查看: 20|回复: 0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8: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节教材分析
(1)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优势
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分工,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关心国内外时政的良好习惯
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4)教学建议
本课知识主要是从国家制度与政策的角度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与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对来说离中学生的生活较远,但第四课第二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第九课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本框内容作了铺垫,而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近两年中国政府在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实施一系列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影响着每位公民的生活,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所以需要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当然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和疑问,通过课上师生的共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学生阅读教材,搜集相关时政资料,合作探究。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搜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进步与成就,并学习xx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第二小组搜集学习xx年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特别是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等;第三小组搜集学习今年的“两会”热点问题,特别是xx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为课上的理论学习准备鲜活的素材。课上:时事资料汇展,典型问题探究,互动总结提升,回归实践运用。
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一
播放视频《沧桑巨变三十年》——设置探究问题,引入教学情境
探究问题:你认为,三十年来中国发生沧桑巨变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活动: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屏幕显示)
导入二
课上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秩序以及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而任何事物在具有同类事物共性的同时,还有自己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