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回复: 0

自然教案-燃烧和灭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7: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U]小学五年级自然第十册教案 [/U][/B]
[B]燃烧和灭火 [/B]
[B]一、课文说明 [/B]
本课继《氧气》、《二氧化碳》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的系列。
本课的思路是:先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然后研究灭火的方法。课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这部分内容分为五层:
1.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氧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2.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研讨,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可燃物。
3.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火柴虽然是可燃物,放在铁片上并不马上燃烧,要等把铁片加热到一定温度,火柴才燃烧。)
4.通过讨论炉火(或柴灶)的燃烧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5.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燃烧需要氧气、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就会熄灭。这个结论是对前四层研究的综合,教学时应启发学生自己进行综合,得出结论。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燃烧与人的利害关系——既能为人提供所需的热能,又能造成火灾,危及人畜生命,造成财产损失。这个观点体现了辩证的观点。这部分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借此导入  怎样灭火和预防火灾。
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灭火的方法。课文以图的形式,启发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
1.用水浇: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水受热产生的水蒸气还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左上图)
2.用砂盖:利用砂隔绝空气。(右上图)
3.用灭火器喷射:喷出的泡沫或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可以隔绝空气。(右下图)
4.煤气着火要立即关闭煤气闸门:这样可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左下图)
5.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严:这样可以隔绝空气,使油火熄灭。(中图)
教学时,还可以补充一些方法,例如电器着火要立即切断电源。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学生明白其理由。此外还要讲解一些灭火的注意事项,例如电器着火、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浇,只能用砂等覆盖。
第四部分,结合少年儿童生活的特点,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B]二、目的要求 [/B]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多种燃烧现象的分析与综合,认识燃烧的条件)和推理能力(应用燃烧的条件解释灭火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4.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学习简单的灭火技能)。
[B]三、课前准备 [/B]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酒精灯、铁片、试管夹、火柴。
2.挂图或投影片——灭火的方法。
[B]四、教学过程  [/B]
导入  新课
1.提问:
(1)氧气有什么性质?
(2)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2.谈话:
(1)在前两节课里,我们反复谈到燃烧。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很快会想到需要氧气。)
(2)氧气确实是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能燃烧吗?装在瓶子里的氧气并不燃烧,可见燃烧还需要其他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关于燃烧的条件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
(1)认识燃烧需要可燃物
①讨论:
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说一说,除了氧气外,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
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哪些物体能燃烧?哪些物体不能燃烧?
没有可燃烧的物体,燃烧能进行吗?
② 讲解:可以燃烧的物体叫做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2)认识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① 讨论:
有了氧气与可燃物,是不是就能发生燃烧现象?例如空气中有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烧吗?(学生回答后强调,即使把火柴放在纯氧中也不会燃烧。)
怎样才能让火柴燃烧起来?(用火点燃或在火柴盒上摩擦)摩擦起什么作用?(摩擦可以提高火柴的温度)以上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一定的温度)
② 讲解:为了更好地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我们来做个实验。取一根火柴,不用火点燃,也不摩擦,把它放在铁片上,用试管夹夹住铁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
③ 分组实验。
④ 汇报实验结果。
⑤ 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⑥ 教师小结:
把火柴放在铁片上,它并不马上燃烧,而是被加热到一定程度,它才燃烧。可见燃烧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这是燃烧必须具备的第三个条件。
各种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温度是不同的,例如汽油、酒精、纸、棉絮、木材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较高。在比较低的温度时就能燃烧的物体叫做易燃物。
(3)综合认识燃烧的三个条件
① 提问:现在你知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② 讨论:这三个条件是否是燃烧必须具备的呢?我们还可以结合炉火的燃烧来分析一下:
如果不继续往炉里添煤,炉火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可燃物。)
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儿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缺少氧气。)
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炉外温度低,达不到煤燃烧所需的温度。)
③ 讲解: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我们总结的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是正确的,而且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就会熄灭。
④ 填空:课本第27页的空白。
2.指导学生认识燃烧与人的关系
(1)讨论:
① 我们所以要研究燃烧的条件,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燃烧的规律,因为燃烧与人有密切的关系。那么燃烧与人有什么关系呢?
② 我们掌握了燃烧的条件有什么用呢?
(2)教师小结:燃烧有对人有利的一面,例如做饭、取暖,在工业上高温加热、炼钢等,都需要燃烧产生的热能。燃烧也有对人有害的一面,火灾会烧毁财物,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的损失。我们掌握了燃烧的规律,在需要燃烧的时候,就要努力创造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在不需要火和灭火时,就要设法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指导学生认识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1)讲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灭火的知识。
(出示灭火方法图。)
(2)讨论:
① 人们有哪些灭火的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能灭火?
② 炒菜时,有时锅里的油自己会燃烧起来,这是怎么回事?怎样把锅里的油火扑灭?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灭火?往锅里倒水行不行?为什么?
③ 如果厨房里的煤气着火了,首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
④ 如果电线或电器着火了,首先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往电线或电器上喷水行不行?为什么?
(3)教师小结:我们掌握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才能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将火熄灭。如果家里不小心着了火,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慌乱,要根据着火物体和原因正确地选择灭火方法。如果火势比较大,要赶快拨“119”电话报警。
4.向学生进行防火教育
(1)讲述: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很多是由于麻痹和不慎引起的,还有的是由于小朋友玩火引起的。
(2)讨论:
① 在生活中,哪些做法容易引起火灾?
② 小朋友的哪些游戏或活动容易引起火灾?
③ 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
(3)教师小结:预防火灾,人人有责。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玩火;在城市内,禁止燃放鞭炮;在农村,不要在草堆和其他易燃物附近燃放鞭炮;不要在火炉旁烤东西,不要使易燃物离炉灶太近;煤气灶用过要及时关闭闸门。总之,要时时提高警惕,事事按照安全用火的要求办。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火灾。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提问:
(1)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要使燃烧进行得好,应该怎么办?
(3)要使火熄灭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用什么方法隔绝空气?
(4)在草原上救火,有时用这样的方法:在大火周围迅速割掉一圈草,就能使火熄灭。这是怎么回事?
布置作业  
调查灭火器的种类及其用法。(同时教育学生:学校和公共场所的灭火器,平时是不准动的。)
[B]五、课后小记 [/B]
  
  • 自然教案-燃烧和灭火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