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回复: 0

二、认识图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4: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29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在他人的帮助与鼓励下,能积极地参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是重点,小组合作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难点。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方格纸、小棒、三角尺、直尺、钉子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内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让学生观察后,交流发现了哪些图形。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长方形?哪些地方有正方形?学生找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交流。
教师:好!同学们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
请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并注意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准备汇报。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点拨,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三、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实验,请大家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情况,汇报时要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有选择地板书汇报的内容要点。
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选用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直尺和三角尺。
(2)利用先数、再量、最后比的方法。
①通过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4条边、4个角。
②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一样长,较短的两条边也一样长。
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长方形、正方形的角,还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
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观察两条较长的边,它们的位置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相对边。同样,两条较短的边也是相对的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尺。
在研究正方形的特点时,是通过折纸得出的。
学生这样折:
正方形的4条边全部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学生这样折:正方形4个角完全重合了,说明正方形的4个角都相等。
(3)选用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长方形长边、短边所占格子个数不同,而正方形的4条边都占相同的格,说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师生共同整理结论,形成以下板书)
长方形边:有4条边,对边相等
角: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边:4条边都相等
角:4个角都是直角
四、巩固拓展
1拼图游戏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你能拼出来吗?试一试。
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交流。
2运用探索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1)请在()内填上适当的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2)对于上面的长方形纸片,你能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吗?如果能折出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 二、认识图形
    (对于(2)题,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3)请你把下边的图形用一条线分成1个长方形和1个三角形,试画出这条线。
    (4)中有()个长方形,()个正方形。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要重视学生学习策略的展示。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了什么?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要用到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例1、例2及第33页的课堂活动,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感受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及与长方形的联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条做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以前认识过哪些图形?
    二、自主探索
    1认识平行四边形
    播放课件,内容设计到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如果没有多媒体,可以展示挂图或举例)
    学生看过课件后教师提问:在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
    学生可能回答有长方形、正方形等,但估计大多数同学会感受到有很多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有的同学说不出平行四边形的名称。这时,教师有意把录像中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突出显示,并用不同的颜色闪动实物中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平行四边形。教师把平行四边形画在黑板上,或显示在屏幕上。
    教师:看一看,想一想,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些角是什么角?学生交流后,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地方有平行四边形?
    学生举例。
    2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教师出示一个用木条钉的长方形。
    教师: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好朋友,它们互相之间可以变换,你相信吗?
    学生分组拿出自己准备的小木条钉的长方形,把他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师:你们发现长方形有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你们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吗?学生再次分组活动。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特性?(容易变形)
    教师:你现在知道生活中有的自动门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了吗?(此点只让学生有一点感受)
    三、课堂活动,深化认识
    (1)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活动第2、3题,然后交流。
    (2)完成练习五第1题,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辨别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3)分组活动完成练习五第2、3、4题。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五第5题,然后交流。
    (5)在小组里讨论怎样做思考题,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四、反思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了解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还有什么想继续探索的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页。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长方形和长方形活动框。
    学具:学具袋。
    教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析
    激趣揭题
    视频:生活中各种平面图形的应用。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 二、认识图形
    观察感知
    问题:在刚才的画面中,你看到有哪些图形?哪些你们认识?哪些不认识?
    组内交流,向全班汇报。
    小结并揭示课题。
    把生活中各种平面图形的应用编成短片,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达到激发兴趣、增强感知、引出课题的目的。
    实践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平行四边形?
    组内讨论并做好记录;向全班汇报。
    通过记录,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长方形框架。
    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评价:在刚才的成果展示中每组都是几个人一起拿出来大家观赏的,这说明同学们非常合作,谁能用一只手拿出来给大家看?
    再次展示,全班观察(哈哈,变了!变了!)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通过成果展示中图形的变化,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
    体验
    (故作惊奇状)变了?什么变了?大家都试试看。
    实践验证。
    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组内交流,汇报。
    深化认识指导学生在钉板上围各种平面图形和用长方形纸片剪出平行四边形。
    组内先讨论怎样做,然后再操作实践。
    通过先讨论,后操作,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多媒体展示各种不同摆放的平面图形。
    在学具袋中取出卡片涂色、分类、展示。
    出示第34页第5题。
    组内交流,汇报。
    通过涂色、分类、数图形,加深认识,拓展学生思维。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应用这么广泛?它到底有些什么特征呢?同学们课后可以向你们的老师、父母请教,也可以到书店或者网上查寻。
    拓展知识的学习空间,把学生的探究兴趣向深处延伸。
    注:学具袋中装有长方形纸片、硬纸条、图钉、小钉板、橡胶圈、剪刀10把、图片等。
    拼组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例1、例2及第36页、第3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三角形、长方形等一些基本的图形拼出组合图形,并能通过想象给拼出的图形取名。
    2让学生经历拼图的活动过程,加深学生对简单几何图形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拼组图形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都准备一些组合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七巧板吗?(学生可能有的说听过,有的说没有)这里有一段录像,介绍了关于七巧板的有关情况,我们一起看一看。
    把教科书第36页的内容制作成课件,播放完后,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情况,并初步感受到用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可以拼组合图形。
    教师:看了刚才的录像,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可以拼成一些有趣的图形,想试一试吗?
    板书:拼组合图形。
    二、自主探索
    1看一看,拼一拼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1中的树、鱼、帆船图。
    教师:这些你们都认识吗?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可能有的说是这样形状,有的说是那样形状,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指出:其实,它们可以看成是一些基本图形的组合,你能想象出它们是由哪些基本的图形组合的吗?请用你们的图形拼一拼。
    学生独立拼,拼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学生拼的不一定与教科书上的完全一样,只要学生说得出道理,看起来又像就可以。如鱼可以这样拼: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 二、认识图形
    2拼一拼,说一说
    教师:生活中你喜欢哪些动物?
    学生自由说一说。
    教师:想象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闭眼自由想象。
    教师:你能把你喜欢的动物用几何图形拼出来吗?
    请试一试吧。学生先独立拼,拼好后与同伴交流,说一说拼的组合图形像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拼的图形像什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37页第1、2、3题。
    (2)拼图比赛:我心中的航天飞机。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总结。共4页,当前第4页1234
  • 二、认识图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