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回复: 0

《雨点》导入案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 14: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师:(很认真的板书课题)“雨 点”  小朋友们,写字就是要端端正正认认真真!
生齐读课题。
师:雨点啊,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下雨的时候我们经常能看见。那谁能来说说你看见过的雨点?
生1:雨点我觉得它像一粒粒亮晶晶的珍珠。它们落到地上,在地上跳跃着。
师:真好!从“珍珠”这词上,我知道你很喜欢这雨点。
生2:雨点,像一根细细的线。
师:是啊,无数的雨点串起来,就成了一根根细细的线。
生3:雨点,像一根根细细的针。
师:你的比喻很好!
生4:雨点我觉得像我们小朋友眼里含着的眼泪。
师:是啊,天公公也会像我们小朋友一样会哭的。雨点就是它的眼泪啊!
接下去我们就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来写雨点的。先听老师来读一遍课文。
师范读课文。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现在你对雨点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5:我听了老师的朗读,知道了课文是把小雨点当作人来写的。
师:哦,你怎么知道的?
生5:你看啊,雨点是不会睡觉的,可是课文中却写它“在池塘里睡觉。”而睡觉是我们小朋友才会做的啊。这个就是以前老师你说过的“拟人”的写法。
师:啊,你真了不起!竟然知道文章是用了拟人的方法!鼓掌!
(全班鼓掌)
生6:我知道雨点到了四个地方: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它们的样子都不同。
师:是吗?你听了一遍老师的朗读,就已经知道了这些,那好,那我们全班小朋友就跟你一起去看看吧!
……
接下来,就和学生一起去探究雨点的特点。
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通过雨点坠落的生动描写,展示了水的形态变化,写作上有以下特色:
有小到大,次序井然。
诗歌描写雨点的投注地点,由小小的池塘到长长的小溪,到奔腾的大海,到浩瀚的海洋,诗人如同一位优秀的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风采。
由静到动,变化生姿
诗歌又有雨点的不同投注地点,带出了水的不同状态:池塘的水是平静的,小溪的水是缓缓流淌的的,江河的水是奔腾湍急的,海洋的水是波涛汹涌的,这样由静到动,有小到大生动地写出了自然之水地变化。
在教学时,我力求根据以上的诗歌特点想用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说出水的样子,以使抽象的水在学生眼里能变得透明可爱,于是课的导入就采用“让学生说说你见过的水的模样”,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我渗透了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所以学生能说得出诸如“雨点像一粒粒的珍珠,雨点像一根根线”等比较精彩的句子,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思维很活跃,说出了许多好的句子。老师的合适的鼓励,为学生在后文的学习打下了伏笔。
  • 《雨点》导入案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