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y_贫僧253

何谓禅

[复制链接]

8

主题

321

帖子

12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8
发表于 2020-9-6 19: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正智正念,佛陀已经有定义了,你们要学祖师的法我不反对,到请不要用你们祖师的法来给佛陀已经定义的东西,从新定义。
  ………
  世尊遥见庵罗女来,语诸比丘:“汝等比丘,勤摄心住,正念、正智,今庵罗女来,是故诫汝。
  “云何为比丘勤摄心住?若比丘已生恶不善法当断,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未生恶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习增满,生欲、方便,精勤摄心 ,是名比丘勤摄心住。
  “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
  “云何正念?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
  你们的“念”是指什么东西,我不知道,但是肯定和佛陀说的“念”不是同一个东西。既然大家学的东西都不是出自同一个佛陀,也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2

帖子

5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7
发表于 2020-9-6 20: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又来了: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正与么时成了植物人抑或闷绝?
  @老脓 @御师
  两位研究坛经精神可嘉,可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441

帖子

13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36
发表于 2020-9-6 21: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含经287经是我最喜欢的。
  这篇经文在我的理解中,与心经没什么不一样。
  经文中的正思维与八正道就是禅法。
  另请教: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这种统统灭的状态是个什么状态?经文说是等正觉,等正觉又是什么状态?
  这个状态在凡夫眼里是个什么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1505

帖子

377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
发表于 2020-9-6 22: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无助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心无住2017 2020-09-03 01:56
  于六入处如实知见!即是无念!
  ————————————
  @心无助这货对他引用的经文从来都是看不懂?还要骂人丢人现眼。老农你是逗比吗,你能不能有点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52

帖子

5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7
发表于 2020-9-6 2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于六入处如实知见!破一念无明!即是六祖禅法之无念为宗!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441

帖子

13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36
发表于 2020-9-6 2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获取验证码2020:2020-09-03 08:50:55  评论
  评论 bindu2013:是啊。经文中说正思维、八正道的起点是“静处”、“阿兰若处”,终点是“等正觉”,过程是“灭”。说实话,“等正觉”的状态除了“空”之外,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的。
  ---------------------------------------
  再请教:“静处”、“阿兰若处”是个什么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441

帖子

13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36
发表于 2020-9-7 00: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老农的人品、智商而言,
  老农引用的经文是很具有参考价值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1505

帖子

377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73
发表于 2020-9-7 01: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农  原文是这样滴,你不要夹杂私货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36

帖子

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86
发表于 2020-9-7 02: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