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回复: 0

上官仪的《王昭君》表达了什么 上官仪的《王昭君》赏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154
发表于 2020-7-26 1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官仪的《王昭君》是一首五言律诗,上官仪的《王昭君》描写了王昭君满心忧愁不得释怀,只能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琴中,下面我们来看看上官仪的《王昭君》。
         
       

ixwptqfatjf.jpg

ixwptqfatjf.jpg

          王昭君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上官仪的《王昭君》表达了什么
          《王昭君》是唐代诗人上官仪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王昭君满心忧愁不得释怀,把自己的情感付之于琴,故琴声悲咽,着之于笛,修一封书信,派一介信使,寄给汉元帝,苦苦的等待信使带来好消息,可是望眼欲穿之后是无尽的失望,只好尽情的将泪水挥洒给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上官仪的《王昭君》赏析
          对于唐诗来说李杜无疑是站在顶峰的,而初唐无疑是一个比较暗淡的时期,还遗留着六朝时期奢靡艳丽的文风,作品大多都是让人不敢恭维的,上官仪虽然也是当时的风格,但是总体来说比起当时的其他人还是有着不少进步的,而这首《王昭君》细细品味之下,也颇有一番滋味。
          这首诗也算是一首律诗,虽然在音律上来说还不算严格,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工整的,也算是律诗成形过程中的经典之作了。首联以写景起,“玉门春色晚”,玉门关外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都是比较荒凉的地方,何况是春色已尽。接下来的那句“金河路几千”则是说前往匈奴路上的艰辛苦难,开局就是营造了一种悲伤荒芜的基调。
          之后颔联又是借助听觉和视觉的交互,凄凉哀婉的琴声飘荡在月桂的枝条上,幽怨缠绵的笛声也是萦绕在柳树的花朵之中,情景交融让人不觉心生悲戚。展现了昭君背心的苦涩,使读者升起惋惜之情。颈联对仗比较工整,“雾,月,风,蝉”等等景物都和昭君相得益彰表现出来昭君的美好。
          全诗的最后则是表现了昭君在匈奴塞外的心情,她修书一封,遣使回乡希望能够等来信使的好消息,但是这样的等待换不来回家的希望,等来的只有深邃的绝望,只好泪流不止,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不甘都诉说给天上的白云,于是乎一个王朝的尊严就压在了一个弱女子的肩上,千古悠悠,时光流转,到了现在回想起孤身塞外的昭君依旧让人怜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