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的是什么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万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2154
发表于 2020-7-26 1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的是什么?汉武帝统治时期进行的币制改革,汉武帝是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不过也是比较暴力的皇帝,下面我们来看看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lqwcxammy1z.jpg

lqwcxammy1z.jpg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的是什么
          汉武帝币制改革指中国西汉武帝统治时期进行的币制改革。西汉自建立以来,币制混乱,郡国铸币失控又是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之一,故汉武帝即位后,为了中央政府在经济管理和政治统治上的需要,便十分重视解决币制问题,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币制问题,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汉高祖下放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汉朝建立之初,承接着秦朝的弊病,国家贫穷困苦。于是汉高祖重税抑商,汉文帝亲耕用俭,汉景帝输粟充廪, 加之山林川泽得以开放,田租赋税得以减免,至汉武帝初年之时,粮仓的粮食堆积腐烂,京城的钱财积累百万,百姓非遇水旱之灾皆可自足。
          然后,随着逐渐殷实的环境,更多的欲望也随之而生。百姓则依仗财富兼并土地横行乡里,衣食用度僭越等级,骄奢淫逸不守法度,攀比之气赫然成风。富商巨贾流于天下,奴役贫者,囤积居奇。
          《汉书·食货志》载,“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孟康曰:「二十两为溢。」师古曰:「改周一斤之制,更以溢为金之名数也。高祖初赐张良金百溢,此尚秦制也。上币者,二等之中黄金为上而钱为下也。」)铜钱质如周钱,(臣瓒曰:「言钱之形质如周钱,唯文异耳。」)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臧,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秦朝币制以黄金与半两二等并行,黄金为上,半两为下。
          西汉建立初期继承了秦朝的币值。汉高帝统治时期,“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此处所说的“令民铸钱”,即《汉书·食货志》曰:「铸榆荚钱。」或称榆荚半两。《史记》三家注曰:“按:古今注云榆荚钱重三铢,钱谱云文为「汉兴」也。”而“一黄金一斤”及其下“马一匹则百金”,可见《史记·平准书》臣瓒注曰:“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汉书·食货志》师古注曰:「复周之制,更以斤名金。」故汉初在货币方面的调整,一是放开民间铸钱,二是黄金单位改溢为斤。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糶,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米一石需要一万钱,马一匹要黄金百斤,可见汉初市场上通货膨胀较为严重。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汉朝统治者的做法是抑制商人。“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伋担刈馑耙岳柚P⒒荨⒏吆笫保煜鲁醵ǎ闯谏碳种桑皇芯铀镆嗖坏檬嘶挛簟!笨杉⒒荨⒏吆笫彼浼跚崃硕陨碳值难沽Γ⒚挥型耆废?
          “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後卒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而铸钱之禁生焉。”汉文帝为取代质量低劣的榆荚半两而更铸四铢半两,但放开了对民间铸钱的禁令,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重大弊端,最後影响到中央政府的统治基础。贾谊曾谏汉文帝勿除盗铸钱令,未果。
          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由於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榖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富商大贾富可敌国,恰与窘困的中央财政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央政府除了靠鬻武功爵等方式快速增加财政收入外,“冶铸煑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打击大商人,此即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