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原】岗位评价的方法:工作排序法、职务分类法、因素比较法等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2 10: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岗位评价的方法岗位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工作排序法、职务分类法、因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等,而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报酬要素来量化排列的。中小企业可根据企业情况,选择其一进行。如表所示。
表常用的报酬要素

p5yvlrst4lp.jpg

p5yvlrst4lp.jpg

排序法岗位评价排序法是由岗位评价人员,根据其对企业各项工作的经验认识和主观判断,对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大小进行整体比较,并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小结:
排序法适合于岗位评价中岗位数量不太多的情况,以及企业中包含差别较大的不同子单位的情况,这时可以对不同子单位内部岗位进行排序;对于某一岗位序列人员,如操作工人、技术工人、基层管理人员等,采用排序法也比较有效。
在对各岗位价值进行比较时,一般要求岗位评价人员充分考虑以下各项因素: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排序法有两种方法:交替排序法和配对比较法。
交替排序法交替排序法是先选出价值最高的岗位,然后选出价值最低的岗位,再选出价值次高的岗位、价值次低的岗位,直到选完为止,这样就得到了所有岗位价值排序结果。现以表为例,说明交替排序法岗位评价过程。
(1)选择岗位评价者。一般评价者要有5~10人。
(2)确定需要评估的岗位。
(3)通过工作分析,形成岗位说明书,作为岗位评价的资料依据。
(4)确定岗位排序因素。综合考虑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
(5)进行评价排序。以评价者B为例,先选价值最高的,在总经理岗位上写上序号“1”,再选价值最低的,在前台岗位上写上序号“7”,依次在市场经理、出纳、项目助理、会计、市场专员等岗位处写上“2”“6”“3”“5”“4”,这样评价者B就完成了岗位评价。
表交替排序法岗位评价

bg2mz0u23bv.jpg

bg2mz0u23bv.jpg

(6)评价结果统计。将各位评价者评价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各岗位得到的平均分,依据平均分进行排序,得到最终评价结果。
配对比较法配对比较法是将所有岗位两两对比,经过统计计算后确定最终排序。以表为例,说明配对比较法岗位评价过程。
(1)选择岗位评价者。一般评价者要有5~10人。
(2)确定需要评估的岗位。
(3)设计评价对比表格,表格形式如表所示。
(4)通过工作分析,形成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评价的依据。
(5)确定岗位排序因素。综合考虑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
(6)进行评价排序。以某评价者为例,岗位1和岗位2相比,岗位1价值没有岗位2大,因此在岗位1所在“行”与岗位2所在“列”交叉位置上记“0”;再比如岗位5比岗位6价值大,那么在岗位5所在“行”与岗位6所在“列”交叉位置上记“1”。把所有岗位两两相比,价值大者在所在“行”位置记“1”,价值小者在所在“行”位置记“0”。
(7)统计计算。将每个岗位得分沿“行”方向汇总,得出总分,将总分进行排序,分高者价值大。由此得出相对岗位价值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岗位7、岗位9、岗位10/岗位5、岗位2、岗位4、岗位3/岗位6/岗位8、岗位1。
表配对比较法岗位评价

5eg1ncbqn5y.jpg

5eg1ncbqn5y.jpg

表中的数据只是一个专家的评价结果,在实际操作中,要对各专家的结果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取各专家对岗位评价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分值越高,岗位越重要。
小结:在配对比较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要比出高低,如果实在比不出高低,就记“0.5”。
分类法岗位评价分类法岗位评价是事先建立工作等级标准,并给出明确定义,然后将各岗位工作与这一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将待评岗位确定到各种等级中去。
特点
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对各岗位等级进行了定义和描述。分类法岗位评价不是凭主观简单排序,但仍然存在较多主观成分,而且不能指出各级之间岗位差距的大小,不能精确度量岗位价值大小,因此不能直接转化为每个岗位具体的薪酬数额。
适用企业
分类法岗位评价适合于小型的、结构简单的企业。
分类法岗位评价过程
(1)通过工作分析,得到岗位描述和岗位规范信息。
(2)建立岗位等级体系,确定岗位等级数量。等级数量没有固定规定,应根据需要设定,同时坚持有效区分、便于操作的原则。
(3)对各岗位等级进行定义和描述。等级描述应根据一定要素进行,比如可依据技能要求、经验要求、领导责任等方面来进行说明。如表所示。
表岗位等级描述

iajfmn5vito.jpg

iajfmn5vito.jpg

(4)建立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成员应对各岗位工作比较熟悉, 一般为5~10人。
(5)将待评岗位工作与确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从而将其定位在合适工作类别中的合适级别上。如表所示。
表分类法岗位评价

uvgj3yshqlf.jpg

uvgj3yshqlf.jpg

(6)数据统计计算,岗位分类得出结果。将各评估者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统计方法可以去掉一个最高等级、去掉一个最低等级后,将其余等级进行平均计算,以四舍五入方法来确定最终等级。
因素比较法岗位评价因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是在确定标杆岗位和付酬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标杆岗位和付酬因素制成的因素比较尺度表,将待评岗位付酬因素与标杆岗位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待评岗位的付酬标准。因素比较法岗位评价过程如下所述。
确定评价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评价因素包括智力因素、体力因素、技能因素、责任因素和工作环境因素。
选择标杆岗位
确定标杆岗位作为比较的基础,标杆岗位一般选择那些组织中普遍存在、工作内容相对稳定,工资标准公开、合理的岗位,标杆岗位一般应选择10个以上。
编制因素比较尺度表
首先,将标杆岗位5个要素进行比较,得到各要素价值最大的岗位,根据公司薪酬水平,将这5个要素赋予不同的工资标准;其次,选出各要素价值最小的岗位,根据情况,将这5个要素赋予不同的工资标准。如表所示。
表因素比较尺度表

kxkg1eybgv1.jpg

kxkg1eybgv1.jpg

在表中,智力因素和技能因素最大的是标杆岗位B,体力因素最大的是标杆岗位D,责任因素最大的是标杆岗位C,工作环境因素最大的是标杆岗位A;智力因素和责任因素最小的是标杆岗位A,体力因素最小的是标杆岗位B,技能因素最小的是标杆岗位D,工作环境因素最小的是标杆岗位C。
智力因素赋予最大值3.5元/小时,体力因素赋予最大值4元/小时,技能因素赋予最大值5.5元/小时,责任因素赋予最大值4.5元/小时,工作环境因素赋予最大值2.5元/小时;智力因素赋予最小值1.5元/小时,体力因素赋予最小值1.5元/小时,技能因素赋予最小值1元/小时,责任因素赋予最小值1.5元/小时,工作环境因素赋予最小值1元/小时。
各要素最大、最小岗位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后,再确定各要素其他岗位对应的工资标准。
进行比较将待评估的岗位同标杆岗位的各项报酬因素逐个比较,确定各待评岗位在各项报酬因素上应得的报酬金额。
统计
将待评岗位在各项报酬因素上得到的报酬金额加总,得出待评岗位的工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