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回复: 0

读懂三国,一次看个够!《三国演义》没告诉你的东西,这些书里都有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11 13: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岁月长河里, 上演过许许多多王朝更替的兴亡故事,也涌现出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在群星闪烁,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的天空中,有一处星光虽不是最为耀眼,但却让人无比亲切,倍感熟悉,它的轮廓被无数人深情仰望,它的故事被世世代代口耳传颂。
它有一个独属于它的名字——三国。
三国,或许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朝代。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春秋五霸,不清楚战国七雄,甚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中国历史上曝光度最高的字眼,人们对他们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课本上。但是魏蜀吴三分天下,刘关张桃园结义,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很多人却能娓娓道来。
三国,或许还是乱世中最有人情味的朝代。
三国中的你死我亡,明争暗斗虽然层出不穷,但是三国却最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不以成败论英雄”。波谲云诡的故事背后,世人最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人物命运背后的生死羁绊和人生无常。
关羽走麦城,世人常叹造化弄人、英雄末路;刘备白帝城托孤,人们为桃园三杰的集体落幕惋惜不已;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人们感叹克复中原的理想从此破灭......
三国,留给世人无穷的遐想,也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三国情节,每个人也都该读一读三国故事。《三国演义》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但是,人们追寻三国故事的脚步却远未停止。
那些《三国演义》里没有告诉你的背后历史和人生道理,这些书里都有!


01《吕思勉说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句《三国演义》的卷首词,一语点明了三国乱世的特性。
那是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
苏轼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杜甫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辛弃疾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上承东汉下启西晋,在不足百年的三国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英豪,也成就了不少传奇,这种现象本就深入人心。 又加上《三国演义》的改编,更是将三国文化带到了“国民文化”的高度。
在这场魏、蜀、吴轮番上演的大戏中,政治、军事、权谋、兵法……精彩异常,无所不包。它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有人把它读成了军事百科,有人当成了职场厚黑,有人从中感悟了人生智慧。
正是人们的不断追捧,让三国文化太过于耀眼,而真正的三国历史却被淹没其中,被模糊、误读、曲解。
作为“史学四大家”之一的吕思勉,对这种现象深有体会,“所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说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
本书是一本写给普通人看的极简三国史 ,包含正史解读与误读纠正。
书由《三国史话》和《三国史论》两部分构成。作者以渊博的历史识见为基础,列举了大量《三国志》、《三国志注》等文献中的证据,对三国有关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整理,深入辨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两句话了解一本书:
总而言之,历史上有许多事情,其内幕是无从知道的。因为既称内幕,断非局外人所能知,而局中人既身处局中,断不肯将其真相宣布。
从魏武帝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局,亦可以说是中国的社会风气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以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

02《水煮三国“三巨头”:曹操、刘备、孙权的CEO之路》
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纷繁复杂的年代,那里有太多的权谋与智慧、兴衰与成败。
在三国历史绚烂的光环下,傲然矗立着三个伟岸的身影:坐领江东的孙权、气吞山河的曹操、横空出世的刘备。他们三人在乱世争霸中,各自将自我所有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从而脱颖而出,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壮观局面。
而当我们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看待《三国演义》时,他们三人之间的武力争霸则变成了商业战场上的你争我夺。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各自带着自己的团队称雄天下,在本质上和当下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搏杀与竞争殊途同归。
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曹、刘、孙,本身就是三家大企业的CEO。事实上,他们已经做到了当今CEO所有能够得到的和做不到的一切,他们是所有CEO的典范。
这本《水煮三国三巨头》将带领读者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在书中曹操、刘备、孙权分别化身为企业的CEO,他们身边的谋臣、将军们则成为了企业中的行政、销售等高管,而孙、曹、刘所经营的业务便是“抢地盘”“争天下”。
本书不是拘泥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情景描绘,而是一本建立在管理学思维框架上的通俗演义。
作者以古鉴今,以前所未有的幽默笔触将历史的细节精心描画,使三位伟大人物的管理智慧和精明策略跃然纸上。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曹操的父亲叫曹嵩,在国家级垄断企业“东汉集团”里算是大人物,先后做过集团总公司的财务经理、行政经理,最后晋升为销售总监。
如此这般的一个人,他什么手段都能使得出来,他可以大义凛然也可以心狠手辣,只要情势需要,只要他想要。

03《闲话三国》
《三国演义》是一本奇书,是一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称得上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历史小说。
其实,自公元184年汉灵帝黄巾之乱起,到公元280年东吴孙皓降晋的九十六年间的这段历史时期,在整个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只能算是短短的一瞬。
然而,这段不足百年的历史,经罗贯中演义之后,便成了普及度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一段历史。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这部《三国演义》,在近五百年来广为传播,深入人心的结果。
本书作者李国文结合史实,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三国演义》,著成这本《闲话三国》。
作为当代文坛的常青树,李国文早年凭借小说出名,驰骋文坛数十年,佳作不断。近二十年来,他逐渐将目光转向历史,作品多为文化随笔,嬉笑怒骂间,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在这本《闲话三国》中,作者结合社会事件和文化现象,古今对照,深入分析《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观点鲜明,思路新颖,帮助读者加深对三国历史的了解。
两千年来,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然而很多道理和精神实质并未改变,解读《三国演义》依然能够让人有所收获,大有裨益。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有一句谚语说:“老不看三国”,生怕人学得更加老奸巨猾。因为再没有一本书,像《三国演义》中炉火纯青的权术如此透露人性之恶。
古往今来,所有的卑鄙的和不那么卑鄙的,以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都会披上一件漂亮外衣的。

04《后汉演义》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定都长安,开启了汉朝400余年的历史。
公元5年汉平帝驾崩,王莽摄政,一年后篡国,僭位18年。
史学家将王莽以前称作前汉,王莽以后称叫作后汉,又云东汉。
若要论起后汉的兴亡,简直比前汉还要复杂得多。
这本《后汉演义》,便用演义体小说的形式,为大家高度还原了这段混战的历史。
蔡东藩对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在“演义救国”思想的指导下,创作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
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始自王莽,终至三国,再现了后汉的争斗。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机智的点评,交代了中华文明历史的演进。
翻开这本书,一起走进波澜壮阔的后汉历史,去感受一段英雄与时势的史诗。
——两句话了解这本书:
正统不正统,也没有甚么一定系绪,败为寇,成为王,古今来大概皆然,何庸聚讼?
天变起,人怨集,盗贼扰四方,不得已简选重臣,出为州牧,内轻外重,尾大不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