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回复: 0

【原】天哪,这也被家长指责为体罚?不过好像也有点道理呀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7-2 12: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子上高一,因为选科,重新分了班级,现在这是一个新班主任,姓慎。慎老师很负责,每天早晨都进班看学生读书情况。
学生都是住校的,有些学生很勤奋,早上及早起来,不到六点就进班读书了。慎老师到得也早,看到后就拍个小视频发到家长群。毫无疑问,其用意在于表扬和激励。
自打分过班的两个星期以来,慎老师三天两头发这样的视频或是图片。以前家长对此都是持赞赏态度,但今天却出事儿了,有一个家长指责这是体罚!

ispjfeoznzx.jpg

ispjfeoznzx.jpg

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凌晨5:58分,慎老师发了一个学生读书的视频,有一个家长点赞,但随后6:24分,有一位家长扔了个“炸弹”。
这位家长开宗明义,首先指出“这是体罚”。乍一看我还以为他所谓的体罚是指让学生站着读书(该校早读课一直如此),但看完后文才知是说学生起太早睡眠不足。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位家长的说法感到不可思议,觉得荒唐可笑。老师激励学生早起进班读书,这是好事呀,没打没罚,怎么能指责为体罚呢?不仅我持否定态度,其他家长也多不赞成,不少人发声支持老师。

bba4hiim4dj.jpg

bba4hiim4dj.jpg

这些支持老师的家长的想法,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观点吧。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至今我们的脑袋里还牢记着下面这些诗句: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也在我们的脑海里永不磨灭,而我们又把它传给下一代。我们把“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当成一句真理,去要求学生。这样有错吗?好像没有。
河南一家长给高中儿子缝的励志枕
但是,今天家长群那位家长扔的那颗“炸弹”,似乎把我的脑回路炸出了一个豁口,链接上了他的脑回路。
“好的学习,必须得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并没有错呀,现在高中孩子的睡眠时间也确实严重不足。
科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睡眠时间宜在8小时左右。但据我所知,现在这些高一的学生,大多都是到11点左右才睡觉,而第二天5点多就要起来了,睡眠时间只在6个小时左右。
所以,一些学生早上起不来也是正常的。实际上有些学生即使到了班里,也仍然困意未消。记得上学期冬季时,老师拍的视频里有个学生就困得直揉眼。

xaawbwyoj0u.jpg

xaawbwyoj0u.jpg

所以我又感觉,那位家长说是“体罚”似乎不无道理,孩子可不就是受到发困的折磨吗?精神状态不好,可不就是学不好吗?
但学校错了吗?老师错了吗?也没错呀。现在别说高中了,就是初中、小学,又有多少孩子睡眠是足的呢?
我教六年级,像我们班,语数英科四门作业加起来,每晚都要在两个小时以上,学生大都要做到9点,据说城里孩子要做到10点多。
我问过学生起床时间,大都定闹钟在6点,这样睡眠时间也只在8小时。但这个时候的孩子,合理的睡眠时间应该在9个小时以上。

z2kox2r5atn.jpg

z2kox2r5atn.jpg

然而,无论如何,家长把这种压缩学生睡眠时间的所谓“体罚”归罪于学校或是老师,却是不恰当的,如果这确实可以说是体罚的话。
许多家长支持老师,说明大多数家长参与了这种“体罚”。我相信读者朋友中也一定有很多是支持的。这说明这种“体罚”是社会性的。
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全社会都是支持这种“体罚”的呢?为什么明知孩子睡眠时间不足,还要剥夺孩子的睡眠?问题似乎并不难回答,看看下面的图就明白了。
河南一家长给高中儿子缝的励志被
河南安阳的一位家长,为了激励上高中的儿子学习,别出心裁,也是用心良苦,为儿子缝制了励志的被与枕头。这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孩子将来能幸福一辈子(见下图)。
古时候,在人们心中,读书一直是求取人生幸福的最主要路径。为了劝学,留下许多经典之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
时至今日,读书学习不仍然是通往人生幸福的主要路径吗?“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类似这样的话,哪个家长没对孩子说过?
河南一家长为高中儿子缝制的励志被
古时候说,“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现在你看上图,“苦读三年书,幸福一辈子”。多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求学上啊。
诚然,现在求得幸福的途径远比古时候要多,但是由于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几乎每一条成功途径都离不开知识,所以读书仍然是必需的。
而现在又是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学生之间怎能不比拼?拼什么?拼各种学习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就是时间。于是开头那位家长所谓的“体罚”也就成了必然。所以这说不清谁是谁非,无奈。
但我认为其中有一位家长说得是对的,“该吃苦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高中三年,就是该吃苦的年龄。
[tr]
[t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