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3-10-16 01:35:39

《钠》教案

《钠》教案(精选6篇)
《钠》教案 篇1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钠的存在形式及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3.通过介绍钠的用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钠的用途,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通过介绍钠的冶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认识钠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总结。
  教法和学法:采用实验贯穿课堂,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掌握并记住金属钠的性质。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教学过程:【导课】介绍生活中钠的化合物的用途,展示一系列含钠的生活图片,引出这节课所学的金属钠。
  【教师活动】演示一个小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用刀片切小片钠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老师所做的实验,思考【教师活动】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活动】讨论出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后逐渐变暗。 【教师活动】将学生的结论书写在黑板上,接着问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提问几个学生,并将结论书写黑板,透彻的讲述这些问题【教师活动】总结上述内容过度到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向一个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取一小块金属钠(约为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液体,并用小刀切去其表面的氧化物薄膜,切下的薄膜仍放回原试剂瓶中,然后把吸干煤油的钠放入小烧杯中,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并思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实验,提问
《钠》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金属钠,能够简要说出钠的物理性质.
  (2)通过分组实验,能够准确无误的阐述钠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3)通过分
  析金属钠的结构,能够推测其性质.
  (4)通过举例,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钠的有关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
  力,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用具】
  1.多媒体课件
  2.仪器及药品:小烧杯、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酒精灯、钠、蒸馏水、酚酞试液、煤油。
  【课堂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广州日报大洋网----《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20xx-7-9):
  【教学过渡】本堂课我们就要通过我们的探究过程来学习钠的性质,从而解开老师的小魔术,为什么能够“滴水生火”。
  【探究活动1】学生观察金属钠的保存,并完成实验1:金属钠的切割实验。
  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取用和切割金属钠,并注意切割过程中截面的颜色变化。
  【教师】设问:如何取钠?取出来之后呢?能把取来的钠整块用于实验吗?
  【学生】回答:镊子;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不能,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
  总结钠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
  【教师】为什么钠放在空气中会变暗呢?由银白色变暗肯定是有新的物质生成,是什么物质呢?
  【学生】我们刚才把钠放在空气中,钠的表面变暗就是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板书一】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
  【探究活动2】Na与H2O反应实验探究
  【教师】请同学按照刚才的钠的取用过程,切一块绿豆大小金属钠投入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猜想可能有什么物质生成?设计方案加以验证。
  【学生】先猜想可能的产物:猜想一:有H2或O2生成?猜想二:有NaOH生成?验证方案:H2观察有没有爆鸣声;O2用带火星的木条;NaOH用酚酞。 完成实验2:Na与H2O的反应实验并观察现象,完成表格。
  【教师】ppt上完成这个表格,和学生所填写内容校对。
  那么通过这个实验能不能得出钠的更完善的物理性质吗?
  【学生】补充钠的物理性质:密度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板书二】
  一、钠的物理性质
  密度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2NaOH + H2↑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学以致用】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其原理就是用铁与硫酸铜反应置换出铜。活泼金属能够把不活泼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Na能置换出CuSO4中的Cu吗?并完成演示实验。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得出结论。
  2Na+2H2O==2NaOH+H2 ↑
  CuSO4+2NaOH==Na2SO4+Cu(OH)2↓
  结论:钠与盐溶液反应时不能置换盐中的金属,因为钠先与水反应。
  【教师】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那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极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也就是说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钠除了能和水反应外,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在我们专题二中氯气与什么反应了呢?
  【学生】与非金属反应:2Na+Cl2 = 2NaCl
  【教师】除了氯气外,钠还能与硫反应,2Na + S = Na2S。还有其它的非金属吗?刚才切割钠的时候钠的颜色变化是和什么反应了呢?
  【学生】被氧气缓慢氧化。4Na + O2 = 2Na2O
  【教师】和氧气缓慢反应是生成了氧化钠,现在老师在点燃的条件下看看钠和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没有什么变化?完成钠的燃烧实验。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成黄色物质。2Na + O2 = Na2O2
  【教师】钠除了这些化学性质外,作为金属还能与酸反应,与熔融盐反应。
  【板书三】二、钠的化学性质
  2.与非金属的反应
  2Na+Cl2 = 2NaCl
  2Na + S = Na2S
  常温:4Na + O2 = 2Na2O
  点燃:4Na + O2 = 2Na2O
  3.钠与酸的反应
  2Na + 2HCl = 2NaCl + H2↑
  4.钠与熔融盐的反应
  4Na+TiCl4==Ti+4NaCl
  【教师】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单质)和化合态(化合物),请同学们思
  考一下,钠在自然界中会以什么形态存在呢?我们工业上如何制取金属钠?
  【学生】以化合态存在,因为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一系列的化合物。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制备金属钠。
  【板书四】三、钠的存在形态及制取
  化合态;制备:2NaCl==2Na+Cl2 ↑
  四、钠的用途
  【图片】归纳钠的用途:1.钠和钾组成的合金在常温时是液体,用于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作热交换液体。
  2.高压钠灯现在已经大量应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蒸气的黄光透雾力强,由于它不降低照明水平而又能减少能源消耗,所以有取代高压汞灯的趋势。
  3.金属钠能从钛、锆、铌、钽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把它们置换出来
  4.钠还用于制造过氧化钠等化合物。
  【小结】总结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板书设计
  一、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质软;密度小于煤油,小于水;熔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2NaOH + H2↑现象:“浮”、 “熔”、 “游”、 “响”、 “红”
  2.与非金属的反应
  2Na+Cl2 = 2NaCl 2Na + S = Na2S
  常温:4Na + O2 = 2Na2O 点燃:4Na + O2 = 2Na2O
  3.钠与酸的反应
  2Na + 2HCl = 2NaCl + H2↑
  4.钠与熔融盐的反应
  4Na+TiCl4==Ti+4NaCl
  三、钠的存在形态及制取
  化合态;制备:2NaCl==2Na+Cl2 ↑
  四、钠的用途
《钠》教案 篇3  钠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 第二章 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 第一节 钠
  [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密度导电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
  [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体)
  [思考]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观察现象是否同上。
  [学生实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融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2O2)。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条件,分析比较Na2O与Na2O2的稳定性。
  [结论]Na2O2比Na2O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O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O====2NaO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 ]1.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钠》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
  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
  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钠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第二章 碱金属
  【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p28页的有关内容进行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板书】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说明】钫是一种放射线元素,在中学化学中一般不讨论。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碱金属中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2-1钠
  【演示】用镊子从盛钠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请仔细观察其断面处的变化。
  【问】描述你们所看到的现象。
  【答】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后逐渐变暗。
  【讲述】纯净的钠是银白色,表面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以致变暗。事实上,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钠反应生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过渡】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观察现象是否和刚才一样。
  【演示实验2-2】把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并罩上一个干燥的小烧杯。
  【问】请大家描述刚才的实验现象。
  【答】钠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在烧杯壁上有淡黄色的固体出现。
  【讲解】烧杯壁上出现的淡黄色固体物质是过氧化钠,它是一种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物质。这说明,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不同,得到的产物也不相同。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有关钠的性质的实验。
  【演示实验2-3】向一个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取一小块金属钠(约为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液体,并用小刀切去其表面的氧化物薄膜,切下的薄膜仍放回原试剂瓶中,注意不要用手接触,然后把处理好的钠块投入小烧杯中,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
  【问】怎样描述以上现象?
  【叙述】现象及原因
  ⑴钠投入水里后,浮在水面上
  ⑵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⑶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而水没有沸腾
  ⑷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钠能在静止的水面迅速游动,说明有气体生成)
  ⑸有嘶嘶的声音,钠球不断地缩小直至小球消失
  ⑹反应后水溶液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比水轻
  钠活泼
  na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na的熔点低于100°c
  放出的气体推动小球,由于受力不匀,故游动
  部分h2和o2反应爆炸结果
  溶液显碱性(应是naoh)
  【分析】根据化合价升降分析产物,钠失电子显正价,那么得电子的必然是水中显正价的氢元素,水中的氧元素为负二价,不可能再得电子而降价了,所以这种气体只能是h2。
  【板书】2na+2h2o=2naoh+h2↑
  2na+2h2o=2na++2oh-+h2↑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以上实验来归纳钠的性质。
《钠》教案 篇5  钠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化学美
  二、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用品
  学生实验用品:钠、酚酞、小刀、镊子、滤纸、烧杯、玻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等
  教师演示用品:钠、酚酞、玻璃钠柱、锥形瓶、漏斗、导管(带尖嘴)、大头针、小灯泡、导线、电源、电极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一类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的活泼金属,由于它们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因此,又将它们统称为碱金属。
  [板书] 第二章 碱金属
  [设问]碱金属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呢?(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后回答,并写出其元素符号)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碱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金属——钠。
  [板书] 第一节 钠
  [学生实验]请用镊子从你们桌上的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注意:不可用手接触),放在玻片上,用小刀切割,并仔细观察新切面的颜色(把切下的一小块钠留在玻片上)。
  [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能用刀切,说明钠的硬度小)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硬度熔点密度导电性
  [展示]用玻管截取的钠的样品。
  [演示]钠的导电性实验。把电极两端插入瓶里的金属钠中,接通电源,可以发现串联在线路上的灯泡发亮,提起电极,灯泡熄灭。(说明钠的导电性很强)
  [学生实验]观察留在玻片上钠新切面颜色的变化(钠表面变暗,失去光泽。)
  [设问]为什么在密封的玻管内的钠能保持光亮的银白色,而我们刚才切割的钠却不能呢?(玻管隔绝空气,刚切割的钠却与空气充分接触,说明钠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
  [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等非金属反应
  [讲解]Na在常温下可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纯净的Na2O是一种白色粉末。
  [教师]请大家写出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白色固体)
  [思考]一块钠如久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改变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观察现象是否同上。
  [学生实验]切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液体,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请一个同学描述所看到的现象,其他同学补充](钠首先融化成球状,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现象分析]钠融化成球状说明什么?(钠的熔点低)生成淡黄色固体说明在加热时钠与氧气生成了一种与氧化钠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过氧化钠(Na2O2)。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思考]根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条件,分析比较Na2O与Na2O2的稳定性。
  [结论]Na2O2比Na2O稳定。
  [讲解]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生成了不同的产物。
  [设问]钠除了能和前面所述的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
  (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讲解]另外,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过渡]钠在空气里很容易燃烧,如果钠着火,能否用水来灭火?
  [实验]向你们桌上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然后投入切下的一小块钠(注意钠块只要绿豆大小,不要用手接触金属钠),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浮、熔、游、红)。
  [教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2.钠为什么会熔化成一个小球?
  3.小球为什么会在水面上游动?
  4.滴入酚酞后溶液为什么会变色?
  5.保存钠的无色液体是否是水?
  [学生讨论及回答]
  [教师]通过以上实验及讨论结果,请大家归纳出钠的性质。
  [板书]2.钠与水反应
  [讲解]由Na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可使酚酞变红可知,Na与H2O反应生成了碱,那么,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和带有大头针、漏斗和导管的胶塞做Na与水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
  [教师]由实验现象可知,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了H2。
  [板书]2Na+2H2O====2NaOH+H2↑
  [投影讨论]1.根据以上实验讨论及分析,你觉得钠的化学活性怎样?并与初中所学金属活动顺序表相比照。
  2.分析上面各反应中,Na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能否从原子结构方面来说明?
  [结论]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设问]通过对钠的性质的讨论,并参阅课本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投影]1.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为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2.怎样保存金属钠?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3.钠有哪些用途?
  [板书]二、钠的存在及用途
  [学生回答,投影并板书]1.钠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存在,主要存在于NaCl、Na2SO4等物质中,由于钠的性质活泼,所以须密闭保存,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的用途
  a.制过氧化物
  b.Na—K合金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稀有金属如Ti、Ta、Ni等
  d.制高压钠灯
  [小结]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有着广泛的用途。
  [布置作业 ]1.钠能否和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说出理由。
  2.钠着火以后能否用水来灭火?
  3.试分析钠在空气中久置所发生的变化及现象。
《钠》教案 篇6  谢尚钢 化学03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同样,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的内容,有些反应现象不是很明显,讲述的内容不是很直观,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使之更加通俗易懂。   
  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钠》是碱金属这章的第一节,作为学习高中化学最重要的金属章节,通过学习钠能对碱金属这章有个大致了解。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对元素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通过《钠》这节的学习,可以了解活泼金属的一些通性,以及保存方法
  。   二 重点,难点   
  这一节的重点就是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还有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难点就是钠与氧气在充足及过量时候的反应,还有就是实验,由于反应速度快,难以观察,最后就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 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能使学生看到没有条件做的实验。在学习中加入乐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对反应速度快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慢放实验的动化,使学生能看清楚过程。
  2 涉及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结合过程,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演示,使反应变得直观,更 容易理解。
  3 对于钠与水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动画来展示实验不当造成的后果。   
  四 教学过程
  1 首先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2 再以水灭火图片给学生观看,然后以钠放入水中为参比,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接着老师通过真实实验,果然如动画所放,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时教师再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先记住一些知识
  3 再通过一些趣味性实验演示,能更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
  五 学法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对金属钠的认识,掌握金属钠的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总结性质,得出结论,布置作业   
  最后总结出钠的一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例如钠是银白色的,其表面颜色是灰暗的,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用线型关系罗
  列出来,这样条理就清晰了,然后再总述一下这节所学的内容,讲述的重点及难点。最后布置2个思考题:
  (1)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2)把钠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钠在水和苯间跳上“水上芭蕾”,为什么?
  再讲一下钠的用途。   
  六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钠
  一、钠的物理性质
  二、钠的化学性质
  1 钠的原子结构
  2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3钠与水反应(重点)
                       
                       
               
               
               
                        《钠》教案(精选6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