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3-10-16 01:33:51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通用16篇)
《短文两篇》教案 篇1  一、字词天地:
  不休:不停止。
  铱( ):一种稀有金属,银白色,质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
  潮汐( ):通常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期涨落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指海潮。
  尘埃( ):尘土。
  抵( )达:到达。
  劫( )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排斥( ):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
  趋( )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陨( )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
  膨( )胀( ):由于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增加或体积增大。
  追溯( ):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二、主题归纳:
  这篇事理说明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定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观点,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三、课内达标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潮汐(xī) 劫难(jué) 遗骸(hái)
  B、褶皱(zhě) 深渊(yuān) 衍射(yǎn)
  C、陨落(yǔn) 地壳(ké) 追溯(sù)
  D彗星(huì) 两栖(xī) 排斥(chì)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组是(C)
  A大约经历(经过)了一亿年。
  B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C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悲壮)得多。(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悲壮:悲哀而壮烈。)
  D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动的防御盾牌行动对平民来说是一场无法躲过的劫难(灾难)。
  3、填空。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选自美国作家阿西莫夫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科普作品。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研究,证明了外星体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4、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举例子)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打比方)
  (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列数字)
  5、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几乎”是“十分接近差不多”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业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2)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似乎”是“仿佛、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此处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符,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解析:先解释词语,然后分析其在句中对说明事物所起的作用。
  6、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中加点的“驮”字换成“背”或“扛”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驮”是指“负载”着许多大陆。“背”“扛”指承担着东西,不能准确地说明大陆漂移的情况。
  解析:结合句意分析“驮”“背”“扛”的表达效果,进而确定是否可换。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
  A、驻足 制裁 因地制宜 张惶失措(皇)
  B、肃穆 琐屑 天衣无缝 物竟天择(竞)
  C、追测 帷幕 大庭广众 无动于衷
  D、推崇 颠沛 日薄西山 世外桃园(源)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C)
  A、警察的计划是天衣无缝的,不管小偷怎么狡猾,都逃不出警察的手掌心。
  B、宪法赋予了公民权利,并非让我们为所欲为,而是提供一个最高的行为准则。
  C、随着校运会的临近,我们班篮球队正紧锣密鼓地训练,准备死灰复燃,为班争光。(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此处可改为“东山再起”。)
  D、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但也别具匠心。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D )
  A、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而造成的。(句式杂糅,可删去“其原因”)
  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语序不当,“很困难”和“相当危险”应互换位置。)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成分残缺,应在“奏章”的后面添加“的地方”。)
  D、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短文两篇》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诵读较之一般朗读,更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体现声律气韵,体味文意文采,进而领悟情感旨趣,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如能多角度多形式灵活的引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教与学势必呈现新气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简介作品。
  二对照注释读,读准读顺。
  三设疑式读,初知解疑。
  默读,随时提出词句理解中的疑问,同学间互相解答。教师点拨重要词句。
  四翻译式读,理解内容。
  同桌合作,读原文,将译文,或说译文,对应读原文,要求逐字逐句的读讲。
  五讲故事式读,体味情趣。
  两篇短文,故事性强,适于以讲故事的口气读。可指名上台,以读代讲,语气语调语速要似讲故事。
  六想象式读,认识人物。
  可拓展的想象点:1夸父的外形夸父口渴之态,夸父饮河渭的模样,手杖化为邓林之景———————2两小儿对话的'表情孔子被笑后的神态辩斗的气氛——————
  七删减式读,思考道理。
  教师删弃其杖,化为邓林和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句范读,引导对比原文,思考夸父的精神及两小儿孔子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八对比式读,深化理解。
  比较两文:1各用一句话概括内容。
  2各用一句话评价人物。
  3各用一句话阐明主题。
  4各用一句话表述人物刻画的方式。
  5用一句话述说读后的共同感受。
  九自由诵读,竟背《夸父逐日》。
《短文两篇》教案 篇3  《敬畏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看到树本飘送种子的现象,受到震撼、折服,赞扬了那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勇于奋斗,重要的是奋斗的历程,而非最后的结果。
  《热爱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应当热爱生活,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两篇短文一重抒情,一重说理,然而主旨是相通的,都是谈的有关生命的问题,语言内涵丰富。
  尽量使内容具体化
  以前所学的课文内容比较实际,这两篇课文谈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之具体化,不要泛泛空谈。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切入课文
  一是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熟悉课文,熟悉语句,并在朗读中体味文章中蕴含着的作者感情和说理力量。
  二是从文章标题入手,理解从“敬畏生命”到“热爱生命”的含义。“敬畏”的本义是又敬重又害怕,本文“敬畏”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折服、赞叹的感情,“敬畏生命”是为生命的力量和精神所折服,并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美。“热爱”的意思是热烈地爱,因为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生的本质,所以他才会热烈地爱着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生命,创造生命。
  三是抓住重要语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通过思考、讨论,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或者在老师的点拨下,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含义。
  四是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总括两文的异同。首先看思想内容,比较两篇文章中心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敬畏生命”敬畏的是什么?“热爱生命”热爱的是什么?“敬畏”与“热爱”的相同与区别在哪里?其次看文章形式,比较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是怎样抒情的?《热爱生命》重在说理,是怎样说理的?
  可以围绕争论进行教学
  这两篇课文有些内容可能引起争论,如生命“不计成本的投资”“生的本质在于死”“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可以围绕这些争论进行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积累掌握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
  纤维 折服 奢侈 蔚然 哲人 丰盈 惊心动魄 躁动不安 稍纵即逝
  2.能体会《敬畏生命》中充满感情的叙述和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层感悟。
  3.了解《热爱生命》的作者蒙田,理解体会他对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的阐释。
  4.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多读、多思考,训练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
  2.找出一些关键句子,让同学们理解讨论,各抒己见。
  3.熟读两篇短文并按要求背诵《热爱生命》的第二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这两篇散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认真把握好每一天。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树木繁殖生命的伟大,接受自然美的熏陶;领悟作者珍惜生命的情操美以及表现出来的智慧美。
  二、学法引导
  运用朗读感悟的方法理解两篇文章的内容,再通过比较法将文章共同学习,加深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把握两位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二)疑点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句引用引自哪里?
  (三)解决办法
  让学生多联系自己生活中所能感知的生命现象来理解把握课文。
《短文两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要先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请老师帮助解决。疏通文意,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在疏通文言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或小黑板l。)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板:(通“版”。)为:(做,使用。)已:(通“似”。)布衣:(平民。)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极为神速(快,迅速。)第二板已具(准备好,齐备。)更互用之:(交替,轮换。)瞬息可就(完成。)以纸帖之(贴上标签,动词。)每韵为一帖(标签,类,名词。)奇字:(冷僻。)旋刻之:(随即,马上。)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动词。)从:(弟侄辈。)’为……所:(被动用法。)
  让一位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
  要求:记住重点字词。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明确:(我认为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第一部分(第l段):交代活版发咀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活版发明时间。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活版下落。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明确:(因为写雕板是为说明雕板的不便,以便进而说明活板“神速”。)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明确:(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是“活”:设一铁板,密布字印是“活”;药熔后,用平板在上面按一下,使字平如砥,是活;做二铁板。交互使用,是活;常用字多备,是活;用后用木格贮之,是活。……这就把活字板的灵活性、优越性和雕板作了形象的、生动的比较,突出“活’’的特点,表现了活板技术的先进性。)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明确:(因为这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活板
  沈括
  一、雕板印刷的发展情况。
  二、活板印刷发明时间及发明者
  制作方法制活字—设铁板—排字成版(排字———炀药—按字)
  功效极为神速
  注意事项
  三、活板的下落
  核舟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②y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三、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短文两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介绍课题、作者
  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注意断句。明确两个“书”的含义。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整体感知,欣赏美点
  1、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视频,帮助学生规范字音和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全班解决。
  2、欣赏美点:
  (1)老师引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陶弘景也描绘了一幅这样清丽的山水画,他描写了那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文中句中,读出了之美,作者写出了它的特点。”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②“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写出了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石壁耸立两岸,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自然美不胜收。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出了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2)欣赏“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问题一:我们欣赏了整篇文章,作者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非常和谐,但这一句中间的“乱”字,让人想到混乱、乱七八糟,这个字是否该换一换,比如用“齐”“共”等等?让学生思考回答。
  (“乱”表现一种自由,一种活力,是一种不规则美,通过“乱”字,写出了山川的早晨万物都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景象。)
  问题二:你觉得这一句还有哪些字也用得特别传神?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问题三:“沉鳞”指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沉鳞”指潜游在水中的鱼,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问题四: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描绘这幅画面吗?学生动笔写,并自由表述。
  四、体悟感情
  有个词叫“文如其人”,也就是说通过文章可以窥出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情,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那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出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文章中可看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强烈感情,也可看出他寄情山水的悠闲和清高,最后一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则表现了他的自豪之感,把自己与谢公相提。)
  五、想象拓展
  1、陶弘景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仙境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梦想的人间仙境,你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人间仙境吗?学生自由表达。
  2、大自然是个广阔的舞台,那么其中的一切事物可就是演员了,他们都想在这舞台上展示自己。如果请你用生活中的一种人来比喻文中所写事物,你看它们像什么人?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你看,那高峻的山峰直入云端,就是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六、作业
  试把本文扩写成一段写景文。
《短文两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导语,默读《行道树》。
  2、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二、朗读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方法:
  《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 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⑵ 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⑶ 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⑷ 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⑸ 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
  ⑴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⑵ 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⑶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⑷ 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⑸ “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
  四、总结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短文两篇》教案 篇7  【教学思路】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应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⑵ 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⑶ 能够进行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⑵ 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⑶ 运用联想与想像,扩写、续写、创写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⑷ 通过自主合作、对比阅读,来欣赏、感悟《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 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⑵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价值的取向。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读课文。
  【教法】
  1、创设情境法;
  2、疑读法;
  3、议读法。
  【学法】
  1、小组竞赛法;
  2、想象法;
  3、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了解巴金的创作经历;搜集有关日月的故事,各准备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作好简要分析。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故事导趣
  1、三分钟讲故事比赛: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2、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目的:设置情境,引发联想)
  3、是否有所启发?有何感悟?(目的:学会自主思考,找寻答案)
  二、欣赏朗读
  1、自由朗读(音准、节奏);
  2、同桌朗读(初步评价感情把握);
  3、教师范读。
  三、深入感知
  1、感知作者,了解文章背景: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学生默读全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
  3、分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
  (教师巡堂,适时引导,并搜集有价值问题或观点。)
  问题如:
  ⑴ 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⑵ 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⑶ 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把握: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
  ⑷ 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
  ⑸ “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什么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⑹ 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第二课时
  四、朗读
  1、各小组派代表感情朗读;
  2、全班感情朗读;
  3、分组朗读,设置评分等级。(师生共评)
  组 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等 级
  A、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准确朗读流利,无错读,有充分感情。
  B、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基本准确,个别误读,有感情。
  C、声音较洪亮,不够整齐,误读,感情平淡。
  D、声音较小,不够整齐,误读,错读,没有感情。
  五、播放《日》朗读flash
  1、小组讨论:
  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2、请你将巴金对“日”的情感进行延续,自由选择《日》中任意一段(句),进行扩写或续写,也可仿照其进行创写。(学生完成后将所写语段读出,师生共评)
  六、播放《月》朗读flash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⑴ 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⑵ 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⑶ 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七、小结
  《短文两篇》是巴金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散文诗。它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炽热的青春气息。《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作者赞颂妲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妲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八、作业
  1、选择你最钟爱或最有感触的物品,仿照《日》,写一篇托物言志的短文。
  2、搜集带“日”或“月”的古诗词,整理归类,工整地抄写在《素材本》中。
  【板书】
  日 月
  发光、发热 冰冷、死光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 姮娥奔月
  死 ──── 不如 ──── 生
  轰轰烈烈 寒冷、寂寞
  (对光明的强烈追求) (对生者的期望)
《短文两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3、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夏天的时候,当同学们午睡时候,如果有几个蝉在窗外聒噪的时候,是不是觉得非常讨厌,好像很少人喜欢蝉,但是蝉是很值得人尊敬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蝉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
  三、问题探讨
  1、作者开始对蝉是怎样一种态度?由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
  2、作者后来对蝉又是怎样一种态度?这从文中哪处可以看出?
  3、是课文哪里一句话转变了作者的态度?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4、作者写蝉,先抑后扬。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5、“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短文两篇》教案 篇9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夸父追日》;
  3、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4、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
  学习资料: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把握。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二、探究品味文章内容。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①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
  ②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三、拓展迁移。
  阅读《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思考: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
  答: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
  译文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两小儿辩日》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2、熟读《两小儿辩日》;
  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资料: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课文内容把握。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4、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⑵孔子不能决也。
  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5、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①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②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拓展迁移。
  庄子欲刺虎
  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③馆竖(shù)子:旅馆的童仆。④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划线的词:
  (1)庄子欲刺虎(想要)
  (2)馆竖子止之曰(劝阻)
  (3)两虎方且食牛(吃)
  (4)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名声)
  (5)两虎果斗(果然)
  (6)一举果有双虎之功(功效)
  2.翻译文中句子。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卞庄子认为这话对,就站着等待它们。
  3.阅读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
  译文
  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短文两篇》教案 篇10  [教学设想]
  针对本次论坛主题“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本文教学意在探讨如何阅读西方随笔,如何从这类文章中汲取精华,学会理性的思考问题,理性的表达见解。
  相对中国传统的散文而言,西方的随笔更富于理性,《短文三篇》所选的三篇: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富尔格姆的《信条》,都能体现这一特点。由于文章表达的都是作者对生命、生活等问题的思考和看法,内容学生并不难理解,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时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对此类文章也是有兴趣的,但他们阅读的思维习惯还不适应这种内在逻辑性很强的作品。因此本文教学主要抓住理解西方随笔的内在逻辑性这一方面,并试着运用这种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随笔的文体特点,以及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会分析西方随笔的说理思路,理解其内在逻辑性。
  3.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西方随笔富于理性的特点,尝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味中国传统随笔
  1、教师导入: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些让我们或悲或喜、或怨或乐的事,尤其到了同学们爱思考,爱思想的年龄,这些事难免会引发我们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或浅或深的思考,但不知大家会不会乐于“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呢?(出示投影:“意之所之,随即记录”随笔简介:在我国,最早给随笔下定义的是南宋人洪迈。他所谓的“意之所之,随即记录”,“纵意而谈,涉笔成趣”准确地概括出了随笔的主要特点。洪迈在《容斋随笔》的卷首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囚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随笔这一充满智性、自由、质朴的文体承载与传递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当我们捧读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会给我们以人生的感悟与启迪。
  2、回味中国传统随笔:
  (1)教师出示《湖心亭看雪》,学生自由品读。
  (2)教师提出问题:张岱“随即记录”这篇短文“意”在哪里呢?他是如何表“意”的?
  这篇随笔(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白描手法,简练笔墨,勾勒了大雪后西湖美景。其意不在雪景,却在情致,排遣孤闷,一洗俗气。张岱不矫情,不做作,不勉强,率性而为,纵情山水,以此表达自己对生命、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品质,遗世独立的个性趋向。
  同样是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感悟,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这三位西方作家又是如何来诠释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短文三篇》,读一读,谈一谈。(出示《短文三篇》)
  二、品读课文感悟西方随笔特点
  1、学生选出最有感悟的语句,读一读,谈一谈。
  2、学生找出每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的语句,谈谈理解。
  教师明确:
  《热爱生命》
  “生之本质在于死。”“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作者将“人”比作“苇草”,形象地指出人是脆弱而不堪一击的(这是就肉体、物质一面而言的)。接着作者转折一笔在“苇草”这个喻体前加了“能思想”的修饰语,强调由于有思想,人就比宇宙还高贵,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从而指出人要“努力地好好思想”。
  《信条》
  “智慧并不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倒是出自主日学校里孩子们玩的沙滩中。”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
  “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是个容量很大的题目,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他举重若轻地以开列“信条”的方式来大题小做,见微知著。这些“信条”不仅适用于幼儿园,而且适用于家庭、社会;不仅适用于孩提时代,也适用于成年时期;人们在生活中,实际上只需要遵守那些在幼儿园里就学过的最基本的规则。作者诚恳地呼吁人们都来积极主动地实践这些充满人性光芒的忠告。
  3、学生讨论分析这些语句如何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
  (出示重要语句)板书:
  板书:辨证
  “度日”:死对比生:热爱
  “苇草”:弱对比强:思想
  比喻
  “信条”:小引用大:践行
  理性
  教师总结:这些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的语句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当我们懂得了死与生的关系时,我们会更加热爱生命;当我们知晓了人如苇草一般脆弱,但有了思想我们变得高贵而强大时,我们看到了思想对于生命的意义;当我们明白度过一生靠的居然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那些信条时,我们不禁感慨看似简单的信条中包含了多少永恒!这些都是由作者运用辨证统一的思想找到矛盾的对立统一点,从而在我们寻常所见中敏锐地捕捉到并加以挖掘出的!
  4、师生共同朗读重要语句,再次感受西方随笔的理性。
  三、拓展延伸理性演绎“湖心亭看雪”
  1、对比中西方随笔特点,借鉴西方随笔的理性思维。
  学生对比《短文三篇》与《湖心亭看雪》,比较中西方随笔的不同。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明确:(出示投影)
  中国传统随笔大多篇幅短小,抒写自由,一般借景、借事抒情议论,含蓄隽永,质朴自然。西方作家的个性张扬外露,因而随笔更敢于坦露作者的内心,更注重表达作者的个性,相比较中国传统随笔,他们较少描写、叙述,而注重说理、议论、思辨、哲理,主要功能是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2、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以《湖心亭看雪》为题材,写一篇小短文。
  教师引导: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感性,如果我们能学习并试着运用西方理性的思维方式,是否可以更丰富我们的阅读和表达呢?(出示投影:理性演绎“湖心亭看雪”)
  例:“粟米”:渺小对比伟大
  比喻
  《人是一粒痴情的粟米》
  “痴”:寂寥对比美丽
  《美丽常在寂寥中》
  四、课堂总结阅读更多经典随笔
  1、学生小结课堂学习的收获。
  蒙田《随笔集》和《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师总结:思想是人类意识的沉潜与澄滤,她以穿越时空的魅力,承传、延续、酝酿着人类的文明进程。今天的文明与进步,是人类历史无数思想者智慧与成果的结晶。
《短文两篇》教案 篇11  【教学思路】
  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诱发学生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老师在这中间应起一种引导和点拨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⑵ 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⑶ 能够进行积累的迁移,培养想象创新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⑵ 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⑶ 运用联想与想像,扩写、续写、创写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⑷ 通过自主合作、对比阅读,来欣赏、感悟《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 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⑵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理想及价值的取向。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姮蛾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读课文。
  【教法】
  1、创设情境法;
  2、疑读法;
  3、议读法。
  【学法】
  1、小组竞赛法;
  2、想象法;
  3、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了解巴金的创作经历;搜集有关日月的故事,各准备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作好简要分析。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故事导趣
  1、三分钟讲故事比赛: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
  2、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目的:设置情境,引发联想)
  3、是否有所启发?有何感悟?(目的:学会自主思考,找寻答案)
  二、欣赏朗读
  1、自由朗读(音准、节奏);
  2、同桌朗读(初步评价感情把握);
  3、教师范读。
  三、深入感知
  1、感知作者,了解文章背景: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学生默读全文,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
  3、分组讨论,互相解答问题:
  (教师巡堂,适时引导,并搜集有价值问题或观点。)
  问题如:
  ⑴ 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⑵ 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进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有关吗?谈谈你的看法。
  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⑶ 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把握: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
  ⑷ 在《月》中,月亮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通过文章中的那些描写体会出来?
  ⑸ “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什么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⑹ 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
《短文两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要先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请老师帮助解决。疏通文意,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在疏通文言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词语。
  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明确:(我认为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活版发咀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活版发明时间。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活版下落。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明确:(因为写雕板是为说明雕板的不便,以便进而说明活板“神速”。)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明确:(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是“活”:设一铁板,密布字印是“活”;药熔后,用平板在上面按一下,使字平如砥,是活;做二铁板。交互使用,是活;常用字多备,是活;用后用木格贮之,是活。……这就把活字板的灵活性、优越性和雕板作了形象的、生动的比较,突出“活’’的特点,表现了活板技术的先进性。)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明确:(因为这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内容。)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短文两篇》教案 篇13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积累掌握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
  纤维 折服 奢侈 蔚然 哲人 丰盈 惊心动魄 躁动不安 稍纵即逝
  2、能体会《敬畏生命》中充满感情的叙述和作者对于生命的深层感悟。
  3、了解《热爱生命》的作者蒙田,理解体会他对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的阐释。
  4、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多读、多思考,训练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
  2、找出一些关键句子,让同学们理解讨论,各抒己见。
  3、熟读两篇短文并按要求背诵《热爱生命》的第二段。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这两篇散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生命、珍视生命,认真把握好每一天。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树木繁殖生命的伟大,接受自然美的熏陶;领悟作者珍惜生命的情操美以及表现出来的智慧美。
  二、学法引导
  运用朗读感悟的方法理解两篇文章的内容,再通过比较法将文章共同学习,加深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把握两位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二)疑点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句引用引自哪里?
  (三)解决办法
  让学生多联系自己生活中所能感知的生命现象来理解把握课文。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本前彩页插图《生命》。
  2、投影片:①两位作者的介绍;②两篇课文比较同异的.表格;③随堂练习。
  3、小黑板:生字词。
  4、两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观察思考生活中所感知的生命现象,以植物中的小草(或别的植物)和动物中的蚕(或别的动物)为例,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2、对两篇课文的要点进行比较。
  3、组织讨论:对于生命,我们是由“敬畏”到“热爱”,还是从“热爱”到“敬畏”?
《短文两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积累相关文言字词,理解两篇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背诵两篇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方法、价值观目标:培养合作精神,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
  教学设想:
  1.重视朗读,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时数。可用两课时,一课时朗读、疏通字词,一课时分析篇章;也可用三课时,把朗读、背诵单列成一课时,疏通字词、积累文言字词用一课时;也可用四课时,两篇课文的分析各用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请学生读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体裁,了解说和序的区别。
  教师补充:
  1 说是古代表议论的一种文体,注重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奇巧而言辩。
  2古代的序,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多为颂赞勉励之辞。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等。序恳切而意长。
  二、朗读:
  1.正音:
  2.领读。(关键句的节奏、重点字词特别是几个食字的读音要强调)
  3.自由读。
  4.接龙读比赛(两篇课文共6段,给每个组指定任务,每组学生按座位顺序依次朗读,读错者坐下,后面学生接着朗读,直至读完全组应读段落。所用人数最少的组获胜。此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纠错使其更准确的掌握字词读音和句子节奏)。
  5.齐读。
  三、疏通字词:
  1.小组合作,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每人负责翻译几节,小组内依次发言,对有争议的或翻译不出的地方,要作好整理,准备提交全班共同解决)。
  2.交流疑难,共同释疑(尽可能发动学生)。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短文两篇》教案 篇15  【教学设想】
  这两篇文言小短文,包含着古人对太阳这一永恒话题的不折不挠的探索精神。由于二文简短,教法可以相近,因此纳入一起设计,课时可以灵活安排。由于课文文字精练而意蕴丰富,学生易于掌握,因此设计A强调指导学生多多诵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引导、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二文文字极其简练,其中的省略之处也就构成了许多空白点,适合于指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想象性的扩写训练,进一步揣摩人物形象,强化对内容的理解,设计B便体现了这一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翻译,掌握基本字词。
  2、能背诵默写二文。
  3、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步骤:
  导入 :人类的生活与太阳息息相关,关于太阳的讨论也进行了几千年,而人们似乎从未因此而停止过对太阳的探索。说说你读到过的有关太阳的故事。
  一、朗读,整体感知
  1、各自大声朗读全文几遍,要求读准字音及停顿,达到流畅的'程度。
  注意重要字词的读音: 河渭(《夸父追日》) 盘盂(《两小儿辩日》)
  2、自己口头翻译两遍短文,在文中注出对关键字词的解释。如有疑难字词,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落实翻译。
  需要重点注意的词:(1)《夸父追日》:逐走 入 欲 得 河 北 大泽 邓林 (2)《两小儿辩日》:东 故 以 去 及 汤 为 决 孰 汝
  3、全班集体朗读,限时背诵,默写。
  二、品读,自主探究
  《夸父逐日》:
  1、你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的行为?(教师提示:表现了夸父宏伟的志向,神奇的力量,英勇的气概。注意引导学生从神话特点出发正面理解,也允许保留个人见解。)
  2、对“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你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提示:力量巨大,勇于追求,死而后已,为人类造福)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教师提示;表现中国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挑战自然的强烈愿望。)
  《两小儿辩日》:
  1、你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教师提示:孔子不能理解,在当时很正常。讥笑反映了学派之争,不值得肯定。)
  2、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师提示: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对同一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古人强烈要求认识自然现象的愿望。)
  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教师提示:博学之人认识能力也有限,人在自然面前也需要不断学习。)
  自主思考,写出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归纳点评。
  三、拓展阅读:阅读《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原文略)
  1、自由、流畅地朗读。
  2、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能翻译全文。
  3、说说这则神话表现的中心是什么。
  四、作业布置
  1、巩固背诵、默写两篇短文。
  2、课外阅读《山海经》。
《短文两篇》教案 篇16  从容说课
  《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不求甚解》是邓拓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采用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教学两篇短文,要从内容、写法两方面进行突破。
  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写法上,应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
  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
  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篇短文的所有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
  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法。
  教学难点
  1.理清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
  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教学方法
  1.批注式阅读法 让学生自读课文,直接在课文上标注读书心得、体会,勾画出阅读的思维流程。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读思结合,读有所获。
  2.朗读法 培根的《谈读书》文辞精美,字字如珠玑,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明其意,晓其理。
  3.讨论探究法
  4.卡片法 通过摘抄名言警句,养成制作卡片的好习惯。
  5.比较阅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录音机 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重点研读《谈读书》,指导学生自读《不求甚解》。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作者的读书观;探究论证过程,学习论证方法;联系实际,回顾与反思;比较阅读,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位功业卓著、胸有韬略或文采斐然、彪炳千古的大英雄、大文豪都是从书中走出来的。抗吉舍夫就有“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知识是人类通向进一步发展的崭新道路”的论述,那英国的大哲学家、作家培根对读书又有何高论呢?我们不妨读一读《谈读书》。
  设计(二)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认为科学的真正目标是给人类生活提供新的发现和力量,他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谈读书》融注了培根许多精辟的见解,至今给人宝贵的启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师生共同研读《谈读书》
  1.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①选3位同学交流各自积累的生字生词,投影显示:
  藻饰(zǎo):修饰文辞。
  狡黠(xiá):狡诈。
  诘难(jié nàn):诘问、为难。
  滞碍(zhì):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cī):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②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文章内容驳杂,谈了读书诸多方面的内容,但一时又难以理清头绪。
  生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谈的是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谈的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谈的是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总而言之,文章的核心内容是读书的功用。
  生3:文章还谈到了读书的态度,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另外也针对读书的方法发表见解,如“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
  教师总结:这篇随笔论述的内容相当广泛,三位同学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与收获,谈得都很好。下一步,通过精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2.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作者的读书观。
  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句,圈点批注课文论述的不同内容,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随时答疑解惑。
  各组选代表发言。
  第一小组:全文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主要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主要论述读书的态度、方法,指出对不同的书应采取不同的读法,提供多读、讨论、做笔记等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主要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鼓舞人们去求知。
  第二小组:基本同意第一小组的看法,另外我们想对局部思路谈一点想法。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然后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再比如第三层,先从正面说明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再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教师总结:两位代表的回答都很精彩:第一小组着眼于宏观,理清全文思路;第二小组着眼于微观,理清局部思路。理清论证思路是阅读议论文的第一步,通过这一步,方可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3.聚焦论证方法,掌握本文灵活多变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本文运用了比喻论证法。“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自然花草”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接”是指人的有目的的行为,用来比喻读书学习,作者用这一比喻来论证读书对人的天赋的功用,读书与经验的关系。“书亦可请人代读……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射箭……漫步……骑术……,”用比喻的方法论证读书可以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比喻论证能够使论说的道理通俗易懂,并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文章第一层和第三层。另外,“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对比鲜明,使读者感觉到“清者更清,浊者更浊”;“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正反结合,强调读书应与讨论、做笔记结合起来。正反对比论证,可以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除了以上两种论证方法,还有一种归纳论证法,如“读史……读诗……数学……科学……
  伦理学……逻辑修辞之学……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这种论证方法叫归纳论证法。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详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会使人信服。
  4.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5.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教师提问:本文富含哲理,论断颇为精辟,警句纷呈迭出。对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请淡谈你的认识与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谈读书》是培根哲学智慧和治学经验的结晶。文中的观点很精辟,见解很深刻,特别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一观点,实乃真知灼见。因为读书,我们从狭隘走向宽容,从无知走向通达,从单调走向丰富,从自我走向宇宙,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我爱读书!
  生2:前几天,看到一则网络消息:“读书无用论抬头,福建农村中学生三成辍学”,青少年厌学现象严重,新读书无用论抬头。青少年往往被眼前的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等现象迷惑,感到读书无用、吃亏,再加上大学收费颇高,家庭不堪重负。辍学现象的产生有社会根源,也有辍学学生自身的因素。读了《谈读书》,我对此现象深感忧虑,缺少知识的滋养,这些辍学的孩子前景堪忧。
  生3:“读书的态度——推敲细思”,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够。书是读了不少,可都是囫囵吞枣,结果弄得自己精疲力竭,而又两手空空,岂不痛哉?
  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联系自己读书的体验来谈,力求使他们在读书和做人方面获得更多的启示。
  三、指导学生自读《不求甚解》
  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多媒体显示: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1)“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只求懂得大意,不求深入理解。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本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3)引证法。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例证法。以普列汉普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
  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
  对比论证法。详见前面有关论证思路的分析介绍部分。
  (4)叶圣陶先生在《读》中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他强调阅读就是顺着作者思路,进入作者胸境,这样甚解可致,原意也不难重逢了。他批评陶渊明“疏狂不可循”。
  叶圣陶先生批评陶渊明,实际上是儒道两种阅读方法之争。儒家对待读书,讲究严谨、精细,“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道家对待读书,讲究意会。
  2.学生自由质疑,互动探究。
  四、比较阅读,内化知识,形成能力
  学生自由选点,比较两文的异同。
  示例:这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两文论证的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不求甚解》是驳论,先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论证的方法略有不同。《谈读书》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归纳论证等论证方法;《不求甚解》运用引用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两文语言风格不同:一精练华美,一严谨质朴:一如夏日牡丹,一如秋菊傲放。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五、说话训练
  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学习运用驳论。
  学生交流。
  六、课堂小结
  《短文两篇》都是作者心智的结晶,读《谈读书》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读《不求甚解》如同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是他们,引领我们在智慧的天地中穿行;是他们,滋润我们求知的心田。
  两文思路清晰,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晶。
  明晓读书的要义,掌握立论驳论两种论证方式,是学习本文不菲的收获。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培根《谈读书》的其他译文,与本文进行比较,体会语言运用的奥妙。
  2.课外阅读邓拓的《燕山夜话》中的其他杂文,体会其创作风格。
  3.模仿《谈读书》,写一篇谈交友的文章。
  4.自创一则关于读书的格言。
  备课资料
  课文补遗
  1.培根其人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
  培根十二岁入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就一直为英国王室服务,曾当过律师和国会会员,担任过掌玺大臣和英国大法官。晚年受宫廷阴谋的连累被逐出朝廷,此后即脱离政治生涯,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1620年)。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论说随笔文集》(有的译本标题为《培根论人生》或《人生论》)。
  2.对于培根《人生论》随笔的评论
  雪莱曾这样赞扬培根的这部随笔集:“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也有评论者把蒙泰涅的《随笔》、培根的《人生论》和巴斯卡的《沉思录》,称作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代表作。
  (何新译《人生论》的前言)
  黑格尔曾指出:“他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关于培根”)
  3.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他在一系列著述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践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他还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培根的散文随笔共有五十八篇。他心目中的理想读者是世家贵族子弟,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人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包括“背叛”),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英国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说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这是中肯的评论。
  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培根是其中之——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那个时代所生成的新思潮,如人本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对科技和“进步”的肯定乃至崇尚等等,正是随后的“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这恐怕就是我们读他的随笔并不觉得生疏隔膜的缘故。
  不过,培根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读他的散文,我们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毫不隐瞒的贵族立场、男权视角和某些近乎市侩哲学的功利主义思想。而且,如果我们不把“知识”和“力量”都想成超越历史、文化、阶级的神圣的东西,甚至连“知识就是力量”(在英语里“力量”也即“权力”)这类至理名言也是可以讨论的。读经典作家的作品,最正确的态度也许还得用那句老话概括,叫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荐阅读:[*]《短文三篇》教案(精选13篇)[*]《短文》优秀教案(精选17篇)[*]《短文两篇》教案(精选15篇)[*]《短文两篇》教案(精选17篇)[*]《短文三篇》教案(精选14篇)[*]《短文两篇》教案(精选12篇)[*]短文两篇教案[*]短文二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通用16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短文两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