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3-10-12 02:50:16

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精选13篇)
家人的爱 篇1  教学目标 :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设计:
  活动过程 :
  一、 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 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 动之以情:
  1、 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 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 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 明理导行:
  1、 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 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 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 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教学点评:
  本课以小兔子贝贝为主线贯穿全课,创设了一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来讲述父母对儿女爱的故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指导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凡是老师要说的话,都通过“小兔贝贝”的口头表达,易于指导。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
  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
家人的爱 篇2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 :
  一、 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 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 动之以情:
  1、 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 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 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 明理导行:
  1、 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 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 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 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教学点评:
  本课以小兔子贝贝为主线贯穿全课,创设了一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来讲述父母对儿女爱的故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指导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凡是老师要说的话,都通过“小兔贝贝”的口头表达,易于指导。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
  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
家人的爱 篇3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过程 :
  一、 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 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 动之以情:
  1、 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 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 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 明理导行:
  1、 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 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 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 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教学点评:
  本课以小兔子贝贝为主线贯穿全课,创设了一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来讲述父母对儿女爱的故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指导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凡是老师要说的话,都通过“小兔贝贝”的口头表达,易于指导。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
  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
家人的爱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
  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如:受到家人的批评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
  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学生准备:
  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
  教学过程
  一、我的成长
  1.导入: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一些物品,现在把它们展示出来吧!谁愿意把自己小时候的物品介绍给大家?
  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物品向大家介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小时候的物品与自己现在的物品的变化中感受自己渐渐长大。
  (1)当学生展示自己小时候的衣服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时候穿的衣服啊?看看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啊?
  (2)当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小手印时,教师提问:这是你几岁的小手印出来的啊?教师发自内心感叹道:好可爱的小手啊!现在请你伸出手,我们也来为它画张像,好吗?
  操作:教师拿出白纸,让学生把手放在白纸上,教师用笔沿着手的轮廓画出手印。然后,学生把现在的手印和小时候的手印摆在一起,教师启发: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衣服变小了,裤子变短了,小手也长成了大手。在这个过程中,你除了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也一定感受到和家人在一起时的快乐了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弓l导学生利用自己儿时的一些物品,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感受自己的成长经历,体会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
  二、我是幸福的孩子
  1.谈话:课前,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自己家人共度快乐时光的照片、视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讲讲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快乐的事情,与同学一同分享快乐。
  2.学生活动
  (1)学生在小组内讲述自己与家人在一起快乐的事情,重点讲述家人是怎样表现爱自己的。
  (2)集体交流:学生推荐各组的代表来讲讲家人是怎么爱护自己的,家人的爱表现在哪里?
  3.学生在集体交流时,教师适时引导。
  (1)当学生出示一张自己和爸爸下棋时的照片时,教师问:爸爸什么时问陪你下棋?爸爸忙了一天了,回来后为什么不休息还要陪你下棋?你觉得爸爸爱你吗?有这么爱你的爸爸,你感觉幸福吗?
  (2)当学生介绍自己小名的来历时,教师引导:名字有什么含义吗?名字中是不是寄托着爸爸妈妈美好的祝愿呢?
  (3)当同学展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小视频时,教师可以引导:这是什么时候录制的,谁录制的?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一家人一起出去游玩,感觉快乐吗?
  (4)师:除此以外,请同学们想一想:妈妈每天上班回来,还要忙着做家务是为了什么?爸爸辛勤工作是为了什么?爷爷奶奶接送我们,每天做出香喷喷的饭菜,又是为了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感情。
  4.小结:家人做的这一切都源于爱,他们承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倾注了满满的爱,他们为家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爱家人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为这样的家人骄傲,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感到幸福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唤起孩子的美好回忆,让学生在回顾这些快乐时光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爱。】
  三、相亲相爱一家人
  1.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你们一家人平时是怎样相处的呢?有没有同学愿意把自己家人平时怎样相互关爱的小故事跟同学们讲一讲呢?
  2.学生在小组内跟同组的小朋友讲述自己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小故事或是感人的小画面。
  3.小组内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在班内跟大家交流,当同学讲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感觉怎么样?有没有特别幸福?
  4.小结:一家人相互关爱,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家人之间是怎么相处的,了解家人之间只有相互付出、相互关爱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同时,启发学生也要学会回报家人。】
  四、我的爱
  1.师:同学们,我从你们的`讲述中,感受到家人对你们浓浓的关爱,那我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有没有对他们表示过我们的爱,或为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呢?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做?
  教师设置情境:
  (1)爸爸妈妈在忙,我……
  (2)奶奶一个人很孤单,我……
  (3)出门前,要……
  3.学生踊跃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4.师:看来,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可能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很有经验,有的同学没遇到过,但是,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希望你们都能够对家人表现出自己的爱。
  5.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家人是怎样给你们过生El的?都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呢?
  6.学生兴奋地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7.你们的生日都有人记得,但是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们是怎么送出自己的祝福的?
  8.教师引导学生回家从侧面了解家人的生日,并记录下来。
  9.师:接下来,我们就为我们即将要过生日的,或是已经过完生日但是被我们遗忘的家人设计一份礼物,送给他们表达我们的祝福与心意。
  10.学生制作贺卡等礼物。
  11.师:想一想,除了记住家人的生日,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呢?
  12.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父母,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懂得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师小结:今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广。我们也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这样,一家人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我的成长我是幸福的孩子
  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的爱
家人的爱 篇5  一、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二、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拓展谈话范围。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爱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
  (2)说一句甜甜的话。
  师:爸爸妈妈今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后,让说一句甜甜的.话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幼儿回答)
  师:大人们听了孩子的话是否很开心?
  4.布置“全家福”专栏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谈话引出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
  师:我们小(二)班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像你们的妈妈,你们也像老师的宝宝,小朋友之间就像兄弟姐妹(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老师知道大家都很爱这个大家庭,希望能天天看见她们,现在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然后把这张大家庭的照片和自己小家庭的照片贴进老师画的别墅里,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贴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让大家每天在进出教室时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讲解粘贴方法:搬出别墅,每个窗户就是一间房间,我们拍完照后,请大人帮忙在塑料筐里拿四枚图钉,孩子拿着照片共同把照片贴进每一个窗户里。
  放录音《我爱我家》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间房间里。
  四、活动反思:
  通过主体活动,充分让幼儿了解、感受到家人为自己劳动的辛苦。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庭”这甜蜜蜜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深化;幼儿与同伴、父母、教师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甜蜜美好的。适时地开展一个与妈妈亲密沟通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加深母亲与孩子的感情。同时“大家庭”的含义也在此时漫漫地延伸,引导幼儿在体会成人、同伴关爱的同时,学习表达自己对成人同伴的爱。
  三、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家人的爱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苦,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
  2.关心、体谅父母长辈,尽量少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天,拉拉家常。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家人的爱。(板书)
  2.齐读课题。
  二、读懂亲人心,感知亲人情。
  1.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你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
  2.那么,你们爱你们的家人吗?(板书:爱)
  3.爸爸、妈妈更爱你们,从孕育你们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关爱就伴随着你们。从你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含义?
  4.学生发言。
  5.老师小结。
  6.过渡:同学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乐乐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咱们来看看,家人怎么养育她长大的?(课件)
  7.看完乐乐的照片,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成长的过程中,家人为你做了哪些值得回忆的事?
  8.四人小组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9.课件,学生介绍。
  10.小结。
  三、感激亲人的爱。
  1.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考考大家。(课件出示)。
  2.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课件)。
  3.学生回答。
  四、学会表达爱。
  1.请学生回忆,一天当中父母都为自己做了什么?
  2.生回答。
  3.父母的爱实在无法计算,出示名言。
  4.送给亲人一首小诗。
  5.在乐曲中说出想对家人说的心里话。
  6.提问:
  a.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
  b.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
  c.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
  7.小结。
  五、齐唱歌曲,升华情感。
家人的爱 篇7  教学目标 :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设计:
  活动过程 :
  一、 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 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 动之以情:
  1、 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 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 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 明理导行:
  1、 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 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 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 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教学点评:
  本课以小兔子贝贝为主线贯穿全课,创设了一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来讲述父母对儿女爱的故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指导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凡是老师要说的话,都通过“小兔贝贝”的口头表达,易于指导。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家人的爱。
  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 篇8  教学目标 :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 :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课前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设计:
  活动过程 :
  一、 创设情境:(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 揭示课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轻音乐中教师讲故事(见扩展资料: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 动之以情:
  1、 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 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 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 明理导行:
  1、 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
  (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
  (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 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 总结延伸:
  1、讲述: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 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教学点评:
  本课以小兔子贝贝为主线贯穿全课,创设了一种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来讲述父母对儿女爱的故事。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指导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凡是老师要说的话,都通过“小兔贝贝”的口头表达,易于指导。
  探究活动
  以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探究目的: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参考家人的爱。
  探究内容及形式:
  1、小组讨论,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
  2、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
  (1)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
  (2)帮家人做家务活。
  (3)不向家人提过分的要求。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制作贺信卡,自己写上祝福的话,表达对父母对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 篇9  主题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2、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活动准备:
  1、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做好观察记录。
  2、学生自做贺卡
  3、采访家长的录音。
  4、多媒体制作。
  活动过程:
  一、感情渲染:
  (课间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引趣揭题:
  1、(出示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媒体播放:边故事,边出示图。
  3、揭题,齐读课题。
  三、动之以情:
  1、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三组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其他学生讲述家人关爱他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得最好的上台讲)
  4、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明理导行:
  1、辨析:
  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录像:妈妈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她为什么不帮我?
  2)录像: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
  3)图三:奶奶会对我怎么说?
  4)图四: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总结延伸:
  1、是啊,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这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我家》)
  2、在歌声中,学生拿出自做的贺卡写上对家人最想说的话。
家人的爱 篇10  教学目标: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3)学会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为自己付出的辛劳。
  (2)学会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
  (1) 懂得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过程:
  导课:
  师询问: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辫子谁给梳的?早饭谁给做的?今天谁送你上的学?家人好不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人的爱》(板书:家人的爱)。
  一、“爱的百宝箱”——回忆成长经历
  1、 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者有意义的物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向同伴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你们的照片,还有家人送给你们的礼物。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这些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吧。
  生:自己介绍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
  (学生分享不同的家庭故事,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引导学生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当学生讲到时平时生活中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时,引导学生体会家人为照顾自己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他们的辛苦和辛劳中体会家人对自己沉厚的爱)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快乐吗?(板书:在爱中快乐成长)
  二、“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家人的爱
  师:对呀,从你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快乐地生长着,(课件图片)妈妈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爸爸辛勤工作是对家人的爱,爷爷奶奶做出香喷喷的饭菜是对家人的爱。
  师:那老师想了解一下,在生活中,你的家人还为你做过哪些事呢?这里有一张调查表,我们来看一下。
  请在相对应的事情后面画“☆”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过渡:家人为你们做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些,数也数不清,他们对你们的'关心和照顾就是对你们的爱,这是一种“疼爱”(板书:疼爱的爱)。那么我们是不只需要这一种爱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和奶奶的对话吧。(课件)
  三、“爱的温度计”——辨析生活中爱生:观察图片。
  师:明明希望奶奶怎样做?奶奶又是怎样说的?
  师小结:明明希望奶奶帮他做一切事情,包括背书包。奶奶虽然很爱明明,但并没有一味地溺爱他,而是鼓励他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独立,才能更好地成长。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生举例:如:和奶奶顶嘴,妈妈会严厉地批评;作业写不工事爸爸要求重写;非要买玩具,妈妈不同意
  师小结:家人对我们的这种爱是一种“严厉的爱”。(板书:严厉的爱)
  师小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既需要家人疼爱的爱,又需要严厉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四、“爱的大喇叭”——表达对家人的爱
  师:家人如此爱你们,那你们爱不爱家人呢?那么,如何让家人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呢?先看一组图片。(课件)
  生:观察图片并说说自己应该如何做。
  师:老师想问一下,有谁记住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的生日了呢?你每年的生日家人都会为你庆祝,那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记住家人的生日呢?那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呢?
  生:写在本子上、在日历上圈出来……
  师:老师相信当你为家人送上生日祝福的时候他们一定非常高兴。那我们还可以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
  生:倒水、做家务、洗脚、讲笑话、看弟弟、陪奶奶散步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了(板书:我的爱)
  五、“感恩进行时”——手写感恩
  过度:孩子们,对家人的爱有很多表达方式,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更深沉的爱。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自天堂的短信。(课件)
  师:这位母亲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全部的爱再一次给了这个孩子新的生命——这样的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是不是也想起了家人关爱的点点滴滴呢?当你生病的时候家人彻夜未眠守在你的身旁;当时蹒跚学步的时候家人不辞辛苦地为你保驾护航;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家人为你遮风挡雨。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们内心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下面请同学们制作一张感恩卡,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
  板书:
  家人的爱
  在爱中快乐成长
  疼爱的爱
  严厉的爱
  我的爱
家人的爱 篇11  一、【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二、【重点难点】
  重点:沟通传递爱。难点:能以恰当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三、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课前活动(调查)
  1、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为什么?
  2、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
  3、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提示:每个家庭中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蕴含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四、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4、亲子冲突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5、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来解决。
  6、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体味亲情
  探究一:教材P77探究与分享找一位你认为重要的家人,尝试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答案提示:第一“碰”:双方有差距说明我们对自己的家人了解不深,关心不够。第二“碰”:知道原因后,我的想法会有变化。因为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第三“碰”:我发现了家庭中存在着割舍不断的亲情。
  探究二:教材P78阅读感悟教材P79阅读感悟“绝症母亲对孩子的爱”
  (1)学生分享这两篇文章。
  (2)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略。(2)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家中有亲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我们的亲情之爱。
  知识模块二爱的碰撞
  探究三:教材P79探究与分享
  (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1)略。(2)想起这些,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父母是爱我们的',可我有时却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反而抱怨父母。
  探究四:教材P80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3)审视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知识模块三沟通传递爱
  探究五:教材P8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
  (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小强和妈妈进行情境表演。
  (2)反思同学们的表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探究六:教材P82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1)分享教材“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2)实践演练:设置情境,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五、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六、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要化解这种“爱的冲突”,我们应该(B)
  A、认真倾听,服从父母的一切安排B、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C、保持沉默,不发表自己任何意见D、积极交流,让父母事事迁就自己
  2、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创建一个和谐家庭(B)
  A、我无可奈何,我父母太固执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C、不是我单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无用D、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3、王丽学习努力,但学习成绩不断下滑。父母误以为她早恋,对她提出了一些她感到苛刻的要求。你认为王丽应该(D)
  A、回避父母,不理不睬B、一切听从父母的意见C、刻苦学习,把怨恨藏在心里D、换位思考,主动沟通
  4、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画书,妈妈又说:“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
  接下来,小雅要怎么办?你认为最恰当的是(D)
  A、放下漫画书,转而打开电脑玩游戏B、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的自由?”
  C、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再理妈妈D、对妈妈说:“我有点累了,想放松一下。”
  5、(1)八年级学生萌萌喜欢写日记、交朋友,可父母总是问东问西,甚至偷看她的日记、信件,家庭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请回答怎样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2)小丽每次用完东西随处乱放,妈妈在收拾时总是提醒她放回原处,小丽很反感地说:“讨厌!真唠叨!”小丽的做法对吗?她应该怎么做?
  答案提示:(1)解决与父母冲突的办法有:认真倾听;善于体谅;主动交流;创造机会;主动道歉;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讨论问题并达成协议。
  (2)小丽的做法错误,没有体谅妈妈的关心。应该:
  ①理解妈妈,多与妈妈沟通,体谅妈妈的用心;
  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让妈妈操心。
家人的爱 篇12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手指偶一个,幼儿自制礼物若干。
  2、事先邀请要家长来园参加活动。
  教学过程:
  一、用手指偶导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他吗?
  2、出示手指偶“开心果”: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开心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哈哈的,我觉得快乐真好。所以,我也总是让我的家人、朋友都快乐,把欢乐也带给他们,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们快乐吗?开心吗?
  3、师:我们的这位新朋友是“开心果”,你们愿意和他做朋友,回答他的问题吗?
  4、师:我们的家人这么爱我们,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人吗?
  二、问答游戏,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了解
  1、师:今天我们还请到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2、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回答几个问题:
  (1)请说出孩子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孩子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7)请说出孩子在家帮助大人做过哪些事情
  2、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小朋友都长大了,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责任分担家务。
  三、家人因我而快乐
  1、请幼儿赠送礼物给爸爸妈妈。
  2、请家长向幼儿谈谈收到礼物的心情和感受。
  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虽然不贵重,但爸爸、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
  3、讨论:在平时,小朋友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四、开心果小结:
  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送给你们一颗爱心,希望你们能把爱心送给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快乐中。小朋友,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主体活动,充分让幼儿了解、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幼儿乐意为家庭成员服务的意识。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庭”这甜蜜蜜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深化;幼儿在体会成人、同伴关爱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对成人同伴的爱。
家人的爱 篇13  【活动目标】
  1、尝试比较和表现人物面部不同的特点,并学习有顺序地作画,不遗漏。
  2、乐于介绍自己的家人,体会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我们的亲人。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印有小手的画面、记号笔。
  2、人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猜猜我家几个人的游戏。
  我们都有一个家,你家有几个人?
  规则:不能说出数字,必须用不同的方式(例如;拍手、发出各种叫声等)请朋友猜一猜自己家中有几口人)
  总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人,真幸福!
  二、欣赏讨论。
  1、今天还来了一位好朋友东东,(出示小手材料)东东把家里的屋子画在哪里,他家的屋子和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东东的小家真特别,小手就像一个家。
  2、猜猜东东家里有几人?家里有谁?(逐一出现爸爸、妈妈、东东)引导孩子仔细观察人物特点。比较人物之间的不同。(说到出示图片:爸爸、妈妈、宝宝、爷爷、奶奶)
  3、爸爸该画在哪个手指上,中指和食指,妈妈喜欢哪一个,东东画在哪里合适。
  4、教师介绍画在手指上的方法。
  重点:把整个手指当脸蛋,头大大的',说说爸爸脸上有些什么,从上往下摸,一起说说。
  三、操作表现。
  1、按各自对家庭成员的认识选择手指。
  2、把整个手指当脸蛋,按步骤地依次表现。
  3、在手心里画画自己的家,联系自己的印象,画出家的特点。
  四、听着音乐,唱唱跳跳,享受家的温暖。
                       推荐阅读:[*]家人的爱(精选9篇)[*]家人的爱[*]家人的爱[*]家人的爱[*]思品教案-家人的爱[*]三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家人的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
                       
               
               
               
                        家人的爱(精选13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人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