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3-10-12 02:48:15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收集(精选15篇)
数据的收集 篇1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会采取合理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加工、整理。进一步了解、掌握抽样调查的优缺点。2)能力目标: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能力。通过调查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真实的素材的调查培养学生的求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团结合作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是怎样采取合理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难点是抽样调查的时候如何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使收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备用。(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让学生欣赏音乐《发如雪》问:你能写出歌名吗?让学生在同学和听课老师中分别开展调查,把调查数据在课件上展示。学生调查表                              老师调查表
  回答情况
  人数
  百分比
  答对
  答错
  回答情况
  人数
  百分比
  答对
  答错2。在全班学生中开展调查,每个同学每年去肯德基(或麦当劳)消费的次数。并把调查结果和老师在课前在郊区中学的同年级的学生中的调查结果做对比。学生调查表                        某郊区中学八年级某班学生调查表一年中消费的次数人数从来不去1—6次6次以上一年中消费的次数人数从来不去371—6次116次以上2问题:1)同样的调查,为什么有不同的统计结果?答:调查的对象不同,也就是我们抽取的样本不同,他们的情况就有所不同。2)上面两个调查结果能否反映在全体师生中调查同样问题的情况?答:不能,因为他们不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3)下面的表格能反映全国所有的八年级学生进入肯德基(或麦当劳)消费的情况吗?4)简单分析一下以上两个问题的原因。二.新课: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准备怎样收集数据?学生答:抽样调查.下面分别是小明和小颖的调查结果:小明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
  小颖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如图:
  提问:比较一下两个人的数据的差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面是小华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他们一年中生病的次数在下表:
  你同意他的做法吗?学生:他调查的人数太少,不能用来推断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对他们三个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讨论交流,给出自己的理由,老师给予鼓励.)结论:上面三个同学的做法都没有注意到抽样是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那么我们在抽样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你怎么理解?(让学生继续讨论交流,老师引导)议一议: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你认为该怎样收集数据?(分组讨论,合作完成,老师引导学生从调查目的,总体,个体,样本几个方面来思考,让学生自己想出抽样的方法.)如果没有讨论出类似的方案,就提问:小华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即调查了该地区的10%的老年人,发现他们一年中平均生病3次左右,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想一想:(学生边讨论边让他们小结)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时候应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吗?(让学生能说出抽样调查的优点和缺点.)就你举的例子说说抽样时应该注意什么?做一做:在你们举的例子中选一个例子,设计一个方案来调查它.在上面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提出抽样只要样本的数量大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这种观点,就给出下面的阅读材料:(或者作为欣赏)
  大样本一定能保证调查结论的准确吗?1936年,美国>杂志根据1000万户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大丢面子,原因和在呢?原来,1936年能装上电话或订阅>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而收入不太高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作业:1.为了完成任务,你认为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更合适?    (1)了解你们班的同学周末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2)了解一批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3)了解我过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2.电视台需要在本市调查节目的收视率,每个看电视的人都要被问到吗?对一所中学学生的调查结果能否作为该节目的收视率?你认为对不同的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所做的调查结果会一样吗?
数据的收集 篇2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
  数 据 的 收 集(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调查与收集数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数据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是有用的,学会收集数据,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利用数据解决问题。
  过程和方法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课堂上集体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感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兴趣于探究活动,愿意和他人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质疑,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据的重要性,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
  难点:如何收集数据,利用数据来解决问题。
  教
  学
  策
  略
  教法选择
  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参与交流,发表意见。
  学法引导
  通过详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了解收集数据的过程、方法和用途并收集数据。
  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活动课: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参与辩论,课堂展开调查,师生共同小结。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导入
  寓言小故事:通过寓言小故事引入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课堂的活动中,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认识到数据的收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二、分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六个讨论小组,每位同学把自己经历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想法,介绍收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修改认证。
  三、集体分享
  选派代表发言:每一个讨论小组派一至三位代表把本组有代表性的数据收集公布,阐述调查的问题,数据收集的对象、方法和过程,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数据的作用,分享调查的成果。学生或老师提出质疑,共同评价,达成共识。
  四、课堂调查
  课堂开展调查研究:在分享学生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师生合作交流,通过课堂调查,用唱票的方法,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用数据说话。
  五、反思提高
  活动过程 小结:对整个数据收集的过程做一个小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数据收集的方法,了解到实验次数增多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明白数据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是有用的这个道理。
  六、课后作业
  1、把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写出一份报告。
  2、课本第188页习题5.1 第1、2题,可以到其它班级收集数据。
  3、阅读课本第189~192页
  备注:
数据的收集 篇3  教学目标
  (一)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二)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二)渗透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用具
  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她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学生讨论、汇报后,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投影片或电脑图)
  学生口答填表后,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学生口答填图,教师用活动投影或电脑图演示填出直条。
  (二)学习新课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
  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这个方法吗?
  教师用抽拉投影片或电脑动画录像演示(各种车通过路口,然后消失)各车辆数同例1。
  教师: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老师用电脑图演示或抽拉投影片演示。)
  教师:请说出你收集的数据?(学生汇报)
  教师: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教师肯定用画“正”字的方法较好。请同学作好准备。教师再次演示,学生作记录,然后汇报。(如统计结果,统计数不准的同学还较多,可以再演示一次。)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2.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出示统计表,请学生口答填表,教师在投影片上填出。)
  出示条形统计图(表格。)
  教师: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学生口答后教师再说明:
  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学生口述填图,教师用电脑图或活动投影片填出。
  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教师行间巡视,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练习:
  投影出题:(同课本第5页练习一,1)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投影出表:
  请一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书上。用学生的投影片订正。
  (三)巩固反馈
  1.课本第5页练习一,2,填书上。
  2.请同学们看电脑动画图,作好记录,再完成统计表。
  森林里开迎春联欢晚会。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负责各项服务的小动物都陆续来了,有小兔、小松鼠、小猫、小狗、小熊、小猴。请你在大门口作好记录,这些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并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出1,2,3。)
  2.作业 :课本第5页练习一,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认识到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中每格代表的数是多少,都要根据具体的条件来确定。
  新课教学在提出问题后,设计电脑动画图或活动投影图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的现实情景,激发学生寻求合适的收集记录方法的积极性。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思考、讨论,再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现和掌握这个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要尊重实践、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第二部分学习整理数据,分为两层。对收集到的数据分类后填统计表和填条形统计图;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数据分类与统计表的分栏的关系。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 篇4  教学目标
  (一)初步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并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复式统计表表头的设计。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电脑动画。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①教师: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②出示四张统计表,请学生说一说根据每张表格,你能观察出哪些内容?(表1)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这四张表格各自表示一项小组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各个小组中人数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吗?(分组讨论。)
  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四个小组活动人数情况放在一个统计表里?学生尝试把四个统计表绘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提问:制作这个统计表时,要反映哪几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再分组讨论,回答。)明确:这个统计表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分的小组,另一方面是各组的人数情况,并用电脑出示下表。(表2)
  2.教师:
  ①这个统计表中还有哪些项目不清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②如果想要统计每个小组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
  ③如果想要反映出每个小组的总人数,又应该怎么设计?
  分组讨论、尝试独立设计表头及其它各项内容。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先介绍表头中各项内容,再介绍合计和总计栏。(电脑逐项出示。)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出示表头,启发学生想,这样的表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引导学生看表头,表内的数据要反映四个小组的情况,所以表头的竖向分栏中
  写出了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同时表内还要能看出各小组男、女生
  人数,所以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出了性别与合计。左上角一格用斜线
  分成三部分。(表3)
  “1”说明横栏类别,“2”说明竖栏类别,“3”说明表头右下方的
  空格是填写数据的(有时还注明数据的单位)。
  复式统计表的各项准备好后,学生独立把数据填好,老师巡视指导。(表4)
  重点强调:①先填整理好的数据;②再填合计、总计,根据这两项结果检查所填数据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③检查统计表的名称和填表日期是否填写完整了。
  3.出示填空题:
  从合编以后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①这四个小组共有学生________人,其中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
  ②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
  ③男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
  ④女生人数最少的是________小组。
  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评。
  提问:从表中还能观察出什么内容?
  4.做一做。
  一个书店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售出:文艺书1620册,科技书2087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售出:文艺书4763册,科技书4262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售出:文艺书2835册,科技书2247册,工具书363册。(表5)
  教师注意巡视,检查①栏目设计;②各项数据是否正确。
  5.教师: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是什么?
  (先讨论,再回答。)
  教师明确:
  ①先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编制的统计表要分几项,横着和竖着各应该画几个格;②填好表头中各项的名称,有单位的要注明单位名称。在填写表头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为了查表方便和醒目,“总计”和“合计”一般要放在统计表的最上面和最左面;③在画好的表格上面要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④把统计好的数据一一填入表内;
  ⑤把统计的材料与表中填好的数据核对一下,看有没有漏写或误写的地方,合计和总计计算得对不对。
  (三)巩固反馈
  1.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做练习。
  (1)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填入下面的统计表。(表6)
  填完表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
  ②全校学生有多少人?全校女生有多少人?
  ③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④你还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情况?
  (2)调查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的职业情况,填入下表。(表7)
  填完表后,提问:你能从表中了解到哪些情况?
  2.我国1978年和1988年人口总数和粮食年产量如下表,按要求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表8)
  (1)我国1988年比1978年粮食年产量增加多少亿吨?
  (2)我国1988年粮食年产量是1978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我国 1978年和 1988年平均每人各占有粮食多少吨? 1988年比 1978年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增加了多少千克?
  (四)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
  教师:制作复式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制作复式统计表的5个步骤。
  作业 :课本P10练习二: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式统计表是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教学的,为以后六年级学习统计图表作准备。重点讲解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关键是表头和各栏的设计的教学。运用电脑逐项出示各栏目,使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分组讨论表头和各栏的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主体意识。
  本节新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四个单式统计表引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重点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共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设计表头和各栏目内容;
  第二层:填写数据。第三部分:根据统计表可以观察出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并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表头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2、请学生说一说根据每张表格,你能观察出哪些内容?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22
  14
  8
  人数
  15
  7
  8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17
  13
  4
  人数
  24
  12
  12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提问:
  1、四张表格各自表示一项小组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各个小组中人数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吗?(分组讨论.)
  2、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四个小组活动人数情况放在一个统计表里?
  (学生尝试把四个统计表绘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3、制作这个统计表时,要反映哪几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再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个统计表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分的小组,另一方面是各组的人数情况.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 月 日
  男生
  女生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4、这个统计表中还有哪些项目不清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如果想要统计每个小组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
  6、如果想要反映出每个小组的总人数,又应该怎么设计?
  (分组讨论、尝试独立设计表头及其它各项内容.)
  教师说明:表内的数据要反映四个小组的情况,所以表头的竖向分栏中写出了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同时表内还要能看出各小组男、女生人数,所以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出了性别与合计.左上角一格用斜线分成三部分.)
  “1”说明横栏类别,“2”说明竖栏类别,“3”说明表头有下方的空格是填写数据的(有时还注明数据的单位).
  (二)学生独立填表
  (三)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小组人数统计表
  年月   日
  教师强调:
  1、填整理好的数据;
  2、再填合计、总计,根据这两项结果检查所填数据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3、检查统计表的名称和填表日期是否填写完整了.
  (四)做一做
  一个书店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售出:文艺书1620册,科技书2087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售出:文艺书4763册,科技书4262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售出:文艺书2835册,科技书2247册,工具书363册.
  (五)教师提问: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明确:
  1、先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编制的统计表要分几项,横着和竖着各应该画几个格;
  2、填好表头中各项的名称,有单位的要注明单位名称.在填写表头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为了查表方便和醒目,“总计”和“合计”一般要放在统计表的最上面和最左面;
  3、在画好的表格上面要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4、把统计好的数据一一填入表内;
  5、把统计的材料与表中填好的数据核对一下,看有没有漏写或误写的地方,合计和总计计算得对不对.
  三、巩固反馈
  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做练习.
  (一)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填完表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
  2、全校学生有多少人?全校女生有多少人?
  3、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4、你还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情况?
  (二)调查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的职业情况,填入下表.
  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职业情况统计表
  教师提问:你能从表中了解到哪些情况?
  (三)我国1978年和1988年人口总数和粮食年产量如下表,按要求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国1978年、1988年总人口和粮食年产量统计表
  1、我国1988年比1978年粮食年产量增加多少亿吨?
  2、我国1988年粮食年产量是1978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我国1978年和1988年平均每人各占有粮食多少吨?1988年比1978年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增加了多少千克?
  四、课堂总结
  制作复式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我国1998~2000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如下:
  1998年:粮食51229.5万吨,棉花450.1万吨;
  1999年:粮食50838.6万吨,棉花382.9万吨;
  2000年:粮食46251.0万吨,棉花435.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统计表.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调查: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率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对爱看什么电视栏目的收集、整理及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意义.
  2.学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建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儿童电视片头片段的录像带、录像机、几种表格.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各种节目片头.
  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大风车》、《东方儿童》、《东芝动物乐园》、《小神龙俱乐部》…… 】
  二、展开.
  1.师: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学们喜欢看什么栏目的电视,你准备怎么做?
  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一问.
  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调查.
  生:可以在班级里问一问.
  师补充:还可以设计项目,让被调查的人来填写.这种方法叫“问卷法”.
  2.小组合作.
  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案(包括对象、方法、内容),说明自己组的方案及其优点,别的组进行质疑.
  (1)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小组1:用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步骤是:随意地找同学,碰到一个同学问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有“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哪个栏目的电视?”
  小组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情况比较准确,同学们填问卷时也比较方便.
  小组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还有一点补充,在问卷下面增加了备注栏,让同学们挑选后还可以写一写问卷中没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如《新闻》等.
  小组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下面增加了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个栏目?
  (2)评价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三、用谈话法收集电视栏目的收视情况.
  1.师:现在我们用谈话法来了解我班同学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1)收集数据
  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姓名   性别   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原因
  (2)整理数据并制成表.
  2.回答问题.
  (1)看各类栏目的人数各占全班的百分之几?男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女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
  (2)哪个栏目的收视率最高?你从该栏目里学到了一些什么?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你看电视与你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冲突?你是怎样解决的?
  3.小结.
  数据的收集跟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失学率等,国家重大的决策的制定,都要参考有关的统计数据.
数据的收集 篇6  教学目标
  (一)初步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并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复式统计表表头的设计。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小黑板、电脑动画。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①教师: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②出示四张统计表,请学生说一说根据每张表格,你能观察出哪些内容?(表1)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这四张表格各自表示一项小组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各个小组中人数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吗?(分组讨论。)
  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四个小组活动人数情况放在一个统计表里?学生尝试把四个统计表绘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提问:制作这个统计表时,要反映哪几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再分组讨论,回答。)明确:这个统计表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分的小组,另一方面是各组的人数情况,并用电脑出示下表。(表2)
  2.教师:
  ①这个统计表中还有哪些项目不清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②如果想要统计每个小组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
  ③如果想要反映出每个小组的总人数,又应该怎么设计?
  分组讨论、尝试独立设计表头及其它各项内容。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先介绍表头中各项内容,再介绍合计和总计栏。(电脑逐项出示。)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出示表头,启发学生想,这样的表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引导学生看表头,表内的数据要反映四个小组的情况,所以表头的竖向分栏中
  写出了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同时表内还要能看出各小组男、女生
  人数,所以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出了性别与合计。左上角一格用斜线
  分成三部分。(表3)
  “1”说明横栏类别,“2”说明竖栏类别,“3”说明表头右下方的
  空格是填写数据的(有时还注明数据的单位)。
  复式统计表的各项准备好后,学生独立把数据填好,老师巡视指导。(表4)
  重点强调:①先填整理好的数据;②再填合计、总计,根据这两项结果检查所填数据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③检查统计表的名称和填表日期是否填写完整了。
  3.出示填空题:
  从合编以后的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①这四个小组共有学生________人,其中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
  ②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
  ③男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
  ④女生人数最少的是________小组。
  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评。
  提问:从表中还能观察出什么内容?
  4.做一做。
  一个书店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售出:文艺书1620册,科技书2087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售出:文艺书4763册,科技书4262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售出:文艺书2835册,科技书2247册,工具书363册。(表5)
  教师注意巡视,检查①栏目设计;②各项数据是否正确。
  5.教师: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是什么?
  (先讨论,再回答。)
  教师明确:
  ①先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编制的统计表要分几项,横着和竖着各应该画几个格;②填好表头中各项的名称,有单位的要注明单位名称。在填写表头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为了查表方便和醒目,“总计”和“合计”一般要放在统计表的最上面和最左面;③在画好的表格上面要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④把统计好的数据一一填入表内;
  ⑤把统计的材料与表中填好的数据核对一下,看有没有漏写或误写的地方,合计和总计计算得对不对。
  (三)巩固反馈
  1.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做练习。
  (1)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填入下面的统计表。(表6)
  填完表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
  ②全校学生有多少人?全校女生有多少人?
  ③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④你还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情况?
  (2)调查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的职业情况,填入下表。(表7)
  填完表后,提问:你能从表中了解到哪些情况?
  2.我国1978年和1988年人口总数和粮食年产量如下表,按要求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表8)
  (1)我国1988年比1978年粮食年产量增加多少亿吨?
  (2)我国1988年粮食年产量是1978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我国 1978年和 1988年平均每人各占有粮食多少吨? 1988年比 1978年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增加了多少千克?
  (四)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
  教师:制作复式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制作复式统计表的5个步骤。
  作业 :课本P10练习二: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复式统计表是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教学的,为以后六年级学习统计图表作准备。重点讲解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关键是表头和各栏的设计的教学。运用电脑逐项出示各栏目,使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分组讨论表头和各栏的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主体意识。
  本节新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四个单式统计表引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部分:重点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共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设计表头和各栏目内容;
  第二层:填写数据。第三部分:根据统计表可以观察出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习新课.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托车
  小汽车
  大客车
  载重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习.
  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三、巩固练习.
  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书设计 .
数据的收集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能按需要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
  2.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小华统计一个停车场里各种机动车的数量.数出有摩托车3辆,小汽车15辆,大客车8辆,载重车6辆.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要把题中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相应的栏目里,再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各种车辆数的多少.从题目的条件中可以看出,要统计的有几种数量?(几种车,每种多少辆.)
  教师:制成的统计表有几栏,每栏多少格?
  教师提问:看一看条形统计图中,每格表示多少?
  二、学习新课.
  (一)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教师:上面复习题中,统计停车场里面的车辆时,由于车辆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可以分类数出各种车的辆数,是用逐项数出数目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如果我们要统计一个路口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数量,还能用逐项数出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教师:收集数据时,根据具体条件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收集.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请同学们作好准备,你们收集过路口的各种机动车数量.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你们收集的数据不统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学生讨论:小组内分工,每人记一种车的数;先把各种车的名称写出来排列好,过车时分别作出“正”字的记录……
  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
  摩托车:正
  小汽车:正正正正正正一
  大客车:正正
  载重车:正正正正
  (二)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1、教师:上面收集的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来,要把这些数据整理,制成统计表.
  机动车种类
  辆数
  合 计
  摩托车
  小汽车
  大客车
  载重车
  教师提问:请看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多少?这个数能不能改变?
  教师说明: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代表多少数量,要根据统计的数据大小而定.
  2、学生练习.
  把课本第2页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补填完整.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1992年到1996年,全国每年增加的人口数依次是1348万、1346万、1333万、1271万和1268万.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教师:统计表要分几栏?为什么?要分几格?为什么?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增加人口数(万)      
  三、巩固练习.
  拿一枚1角硬币,从桌面上约30厘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共做20次,边做边记录落下后的情况,然后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数据,并进行整理填入下表.
  六、板书设计 .
数据的收集 篇9  课型:分析研讨课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
  数 据 的 收 集(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
  教
  学
  策
  略
  教法选择
  学法引导
  课堂组织形式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导入
  二、分组讨论
  三、集体分享
  四、课堂调查
  五、反思提高
  六、课后作业
  备注:
  
数据的收集 篇10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把一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填写完成简单的统计表.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观察、整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制作统计表.
  教学难点
  制作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学生报数据,教师填到表格上.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记录单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钱秀英
  130
  蔡雅平
  141
  冯淑慧
  138
  王华
  140
  秦玲
  152
  杜小芳
  154
  李娟娟
  131
  顾伟芳
  137
  许阳
  134
  张红
  142
  牛爱珍
  151
  朱丽
  144
  李静华
  145
  钱霞
  138
  刘竞蔚
  145
  宋莉
  144
  陆莎
  144
  杨宁一
  139
  朱桂芬
  140
  朱彦
  143
  夏萍
  146
  王丽琴
  142
  陆小梅
  144
  武星云
  148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提问:
  1、根据这张身高记录单能不能很快看出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大多数在什么范围内?
  2、要想看出同学身高分布情况,应该怎么办?(分类整理)
  3、如何进行分类整理呢,学生分组讨论并试分类.
  (二)在学生讨论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出整理数据的方法:
  1、先从记录单上找出所有数据的分布范围.(最矮的,最高的.)
  2、先确定分成身高和人数两栏,再根据找出的数据范围,按5厘米一段,分成五段:然后,用直尺画出表格,填写栏名,并把身高起止的厘米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入“身高”一栏内;最后在表格的上面写明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
  3、统计各段中原始数据的数目.统计时可以按照原始数据记录单上顺序,用划“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然后依次擦去“正”字,填上数目;最后核对一下各段人数有没有错误.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1999年3月
  身高
  (厘米)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合计
  人数      
  教师提问:这个统计表除了横着设计,还可以怎样设计?
  介绍另一种制表方法:
  身高(厘米)
  人数
  合计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三)出示思考题,学生分组讨论:
  1、这个班同学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这个班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3、你还能从这个统计表中观察出哪些内容?
  4、整理后的统计表和原始数据记录单相比,有哪些优点?
  教师提问:
  1、既然整理后的统计表比原始数据记录单有优越性,那么原始数据经过整理以后,原始数据是不是就可以丢弃不要了呢?
  2、如果要计算这个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应该怎样计算?需要怎样计算?需要根据哪个表计算?(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中原始数据非常重要,不能随便丢失.)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1
  优
  9
  达标
  17
  优
  25
  优
  2
  优☆
  10
  达标
  18
  优☆
  26
  优
  3
  达标
  11
  良
  19
  优
  27
  优
  4
  良
  12
  良
  20
  优
  28
  待达标
  5
  优
  13
  优
  21
  达标
  29
  优
  6
  优
  14
  优
  22
  良
  30
  优☆
  7
  达标
  15
  优
  23
  达标
  31
  达标
  8
  优
  16
  达标
  24
  良
  32
  良
  请你把这次考试的成绩按分数高低整理填入下表.
  成绩
  优☆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人数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回答下面思考题:
  1、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优以上的有多少人?
  2、要想从表中反映出总人数应加哪一项统计内容?
  (二)音乐老师记录下来五年级二班的音乐成绩,请同学们帮助音乐教师统计一下这个班的优、良、达标、待达标的人数,看哪个同学统计得快?
  五年级二班上学期音乐成绩记录单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1
  良
  7
  达标
  13
  待达标
  19
  优
  25
  良
  31
  待达标
  2
  优
  8
  优
  14
  良
  20
  达标
  26
  达标
  32
  良
  3
  优
  9
  优
  15
  达标
  21
  良
  27
  良
  33
  达标
  4
  优
  10
  良
  16
  优
  22
  良
  28
  优
  34
  优
  5
  良
  11
  良
  17
  优
  23
  优
  29
  良
  35
  良
  6
  达标
  12
  优
  18
  良
  24
  优
  30
  优
  36
  优
  根据上面的原始数据填写下表,然后说一说每个等级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五年级二班上学期音乐评定成绩统计表
  1997年7月
  成绩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人数   
  (三)下面是五年级二班男同学的体重纪录单.
  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填写下表.填完表后说出这个班男同学体重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体重(千克) 30以下30~34   35~39   39以上
  四、课堂总结.
  制作统计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最大、最小各是多少.
  2、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把数据范围划分成几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编制成表.
  3、统计各组中原始数据的数目,填写统计表.
  五、布置作业 .
  下面记录的是某班同学有课外书的数量(单位:册).
  27 13 25 16 28 17 26 18 19 9 11 7 27
  30 23 6 29 19 16 11 18 21 17 33 29 17
  9 17 28 5 15 19 14 22 16 5 15 14
  根据这些数量填写下表.填完表后再说一说,课外书的册数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并算出全班平均每人有多少册课外书.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石头剪子布
  游戏目的
  使学生学会统计的方法,并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游戏人数
  多于三人.
  游戏规则
  1.让两位小朋友面对面站好,将手藏在后面,在喊完“石头剪子布”后,同时出示“石头”、“剪刀”或者“布”,看看谁的大(石头大于剪刀,剪刀大于布,布大于石头).为了让其他小朋友都知道比赛的结果,每赢一次都得大声地叫一下:“啊,我赢啦!”这样玩6次.
  2.其他小朋友记下他们每人赢的次数,看看最后到底谁赢,并用不同的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最后的结果.
数据的收集 篇11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并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表头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2、请学生说一说根据每张表格,你能观察出哪些内容?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22
  14
  8
  人数
  15
  7
  8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17
  13
  4
  人数
  24
  12
  12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提问:
  1、四张表格各自表示一项小组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各个小组中人数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吗?(分组讨论.)
  2、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四个小组活动人数情况放在一个统计表里?
  (学生尝试把四个统计表绘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3、制作这个统计表时,要反映哪几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再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个统计表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分的小组,另一方面是各组的人数情况.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 月 日
  男生
  女生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4、这个统计表中还有哪些项目不清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如果想要统计每个小组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
  6、如果想要反映出每个小组的总人数,又应该怎么设计?
  (分组讨论、尝试独立设计表头及其它各项内容.)
  教师说明:表内的数据要反映四个小组的情况,所以表头的竖向分栏中写出了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同时表内还要能看出各小组男、女生人数,所以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出了性别与合计.左上角一格用斜线分成三部分.)
  “1”说明横栏类别,“2”说明竖栏类别,“3”说明表头有下方的空格是填写数据的(有时还注明数据的单位).
  (二)学生独立填表
  (三)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小组人数统计表
  年月   日
  教师强调:
  1、填整理好的数据;
  2、再填合计、总计,根据这两项结果检查所填数据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3、检查统计表的名称和填表日期是否填写完整了.
  (四)做一做
  一个书店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售出:文艺书1620册,科技书2087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售出:文艺书4763册,科技书4262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售出:文艺书2835册,科技书2247册,工具书363册.
  (五)教师提问: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明确:
  1、先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编制的统计表要分几项,横着和竖着各应该画几个格;
  2、填好表头中各项的名称,有单位的要注明单位名称.在填写表头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为了查表方便和醒目,“总计”和“合计”一般要放在统计表的最上面和最左面;
  3、在画好的表格上面要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4、把统计好的数据一一填入表内;
  5、把统计的材料与表中填好的数据核对一下,看有没有漏写或误写的地方,合计和总计计算得对不对.
  三、巩固反馈
  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做练习.
  (一)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填完表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
  2、全校学生有多少人?全校女生有多少人?
  3、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4、你还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情况?
  (二)调查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的职业情况,填入下表.
  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职业情况统计表
  教师提问:你能从表中了解到哪些情况?
  (三)我国1978年和1988年人口总数和粮食年产量如下表,按要求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国1978年、1988年总人口和粮食年产量统计表
  1、我国1988年比1978年粮食年产量增加多少亿吨?
  2、我国1988年粮食年产量是1978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我国1978年和1988年平均每人各占有粮食多少吨?1988年比1978年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增加了多少千克?
  四、课堂总结
  制作复式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我国1998~2000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如下:
  1998年:粮食51229.5万吨,棉花450.1万吨;
  1999年:粮食50838.6万吨,棉花382.9万吨;
  2000年:粮食46251.0万吨,棉花435.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统计表.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调查: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率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对爱看什么电视栏目的收集、整理及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意义.
  2.学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建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儿童电视片头片段的录像带、录像机、几种表格.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各种节目片头.
  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大风车》、《东方儿童》、《东芝动物乐园》、《小神龙俱乐部》…… 】
  二、展开.
  1.师: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学们喜欢看什么栏目的电视,你准备怎么做?
  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一问.
  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调查.
  生:可以在班级里问一问.
  师补充:还可以设计项目,让被调查的人来填写.这种方法叫“问卷法”.
  2.小组合作.
  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案(包括对象、方法、内容),说明自己组的方案及其优点,别的组进行质疑.
  (1)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小组1:用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步骤是:随意地找同学,碰到一个同学问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有“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哪个栏目的电视?”
  小组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情况比较准确,同学们填问卷时也比较方便.
  小组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还有一点补充,在问卷下面增加了备注栏,让同学们挑选后还可以写一写问卷中没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如《新闻》等.
  小组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下面增加了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个栏目?
  (2)评价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三、用谈话法收集电视栏目的收视情况.
  1.师:现在我们用谈话法来了解我班同学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1)收集数据
  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姓名   性别   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原因
  (2)整理数据并制成表.
  2.回答问题.
  (1)看各类栏目的人数各占全班的百分之几?男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女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
  (2)哪个栏目的收视率最高?你从该栏目里学到了一些什么?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你看电视与你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冲突?你是怎样解决的?
  3.小结.
  数据的收集跟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失学率等,国家重大的决策的制定,都要参考有关的统计数据.
数据的收集 篇12  课题一:(一)——方法
  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2)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点一名学生上来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其余的学生做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寒假里读课外书的数量情况。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
  (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
  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
  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
  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
  (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空白的条形统计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
  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
  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
  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 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学的的方法进行,并填好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
  做练习一的第1题。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
  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课后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依照他们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是新课程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数据的收集 篇13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并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并能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做题习惯,并结合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难点
  复式统计表表头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如何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2、请学生说一说根据每张表格,你能观察出哪些内容?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22
  14
  8
  人数
  15
  7
  8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性别
  合计
  男生
  女生
  人数
  17
  13
  4
  人数
  24
  12
  12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提问:
  1、四张表格各自表示一项小组活动的情况,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各个小组中人数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吗?(分组讨论.)
  2、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四个小组活动人数情况放在一个统计表里?
  (学生尝试把四个统计表绘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
  3、制作这个统计表时,要反映哪几方面的问题?怎样设计?(再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这个统计表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分的小组,另一方面是各组的人数情况.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 月 日
  男生
  女生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4、这个统计表中还有哪些项目不清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5、如果想要统计每个小组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应该怎么办?
  6、如果想要反映出每个小组的总人数,又应该怎么设计?
  (分组讨论、尝试独立设计表头及其它各项内容.)
  教师说明:表内的数据要反映四个小组的情况,所以表头的竖向分栏中写出了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同时表内还要能看出各小组男、女生人数,所以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出了性别与合计.左上角一格用斜线分成三部分.)
  “1”说明横栏类别,“2”说明竖栏类别,“3”说明表头有下方的空格是填写数据的(有时还注明数据的单位).
  (二)学生独立填表
  (三)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小组人数统计表
  年月   日
  教师强调:
  1、填整理好的数据;
  2、再填合计、总计,根据这两项结果检查所填数据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
  3、检查统计表的名称和填表日期是否填写完整了.
  (四)做一做
  一个书店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售出:文艺书1620册,科技书2087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售出:文艺书4763册,科技书4262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售出:文艺书2835册,科技书2247册,工具书363册.
  (五)教师提问:制作复式统计表的方法是什么?
  教师明确:
  1、先根据统计内容确定编制的统计表要分几项,横着和竖着各应该画几个格;
  2、填好表头中各项的名称,有单位的要注明单位名称.在填写表头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为了查表方便和醒目,“总计”和“合计”一般要放在统计表的最上面和最左面;
  3、在画好的表格上面要写出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4、把统计好的数据一一填入表内;
  5、把统计的材料与表中填好的数据核对一下,看有没有漏写或误写的地方,合计和总计计算得对不对.
  三、巩固反馈
  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做练习.
  (一)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填入下面的统计表.
  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填完表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年级人数最多?哪个年级人数最少?
  2、全校学生有多少人?全校女生有多少人?
  3、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4、你还能从表中知道哪些情况?
  (二)调查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的职业情况,填入下表.
  本班各小组学生家长职业情况统计表
  教师提问:你能从表中了解到哪些情况?
  (三)我国1978年和1988年人口总数和粮食年产量如下表,按要求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国1978年、1988年总人口和粮食年产量统计表
  1、我国1988年比1978年粮食年产量增加多少亿吨?
  2、我国1988年粮食年产量是1978年的多少倍?(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3、我国1978年和1988年平均每人各占有粮食多少吨?1988年比1978年平均每人占有粮食增加了多少千克?
  四、课堂总结
  制作复式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课后作业
  我国1998~2000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如下:
  1998年:粮食51229.5万吨,棉花450.1万吨;
  1999年:粮食50838.6万吨,棉花382.9万吨;
  2000年:粮食46251.0万吨,棉花435.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统计表.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调查:儿童电视节目收视率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对爱看什么电视栏目的收集、整理及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意义.
  2.学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推断和建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儿童电视片头片段的录像带、录像机、几种表格.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各种节目片头.
  你喜欢看什么节目?【《大风车》、《东方儿童》、《东芝动物乐园》、《小神龙俱乐部》…… 】
  二、展开.
  1.师: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学们喜欢看什么栏目的电视,你准备怎么做?
  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一问.
  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调查.
  生:可以在班级里问一问.
  师补充:还可以设计项目,让被调查的人来填写.这种方法叫“问卷法”.
  2.小组合作.
  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案(包括对象、方法、内容),说明自己组的方案及其优点,别的组进行质疑.
  (1)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小组1:用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步骤是:随意地找同学,碰到一个同学问一些问题,问题主要有“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哪个栏目的电视?”
  小组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情况比较准确,同学们填问卷时也比较方便.
  小组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还有一点补充,在问卷下面增加了备注栏,让同学们挑选后还可以写一写问卷中没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如《新闻》等.
  小组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下面增加了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个栏目?
  (2)评价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三、用谈话法收集电视栏目的收视情况.
  1.师:现在我们用谈话法来了解我班同学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1)收集数据
  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姓名   性别   喜欢看的电视栏目   原因
  (2)整理数据并制成表.
  2.回答问题.
  (1)看各类栏目的人数各占全班的百分之几?男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女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
  (2)哪个栏目的收视率最高?你从该栏目里学到了一些什么?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你看电视与你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冲突?你是怎样解决的?
  3.小结.
  数据的收集跟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失学率等,国家重大的决策的制定,都要参考有关的统计数据.
数据的收集 篇14  课型:分析研讨课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
  数 据 的 收 集(2)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调查与收集数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数据在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中是有用的,学会收集数据,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利用数据解决问题。
  过程和方法
  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课堂上集体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感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兴趣于探究活动,愿意和他人交流,学会表达,学会质疑,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数据的重要性,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
  难点:如何收集数据,利用数据来解决问题。
  教
  学
  策
  略
  教法选择
  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展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参与交流,发表意见。
  学法引导
  通过详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了解收集数据的过程、方法和用途并收集数据。
  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活动课: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学生参与辩论,课堂展开调查,师生共同小结。
  教
  学
  过
  程
  一、课堂导入
  寓言小故事:通过寓言小故事引入教学,使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到课堂的活动中,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认识到数据的收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二、分组讨论
  分小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六个讨论小组,每位同学把自己经历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想法,介绍收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选出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修改认证。
  三、集体分享
  选派代表发言:每一个讨论小组派一至三位代表把本组有代表性的数据收集公布,阐述调查的问题,数据收集的对象、方法和过程,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数据的作用,分享调查的成果。学生或老师提出质疑,共同评价,达成共识。
  四、课堂调查
  课堂开展调查研究:在分享学生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师生合作交流,通过课堂调查,用唱票的方法,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用数据说话。
  五、反思提高
  活动过程 小结:对整个数据收集的过程做一个小结,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数据收集的方法,了解到实验次数增多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明白数据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是有用的这个道理。
  六、课后作业
  1、把收集的数据加以整理,写出一份报告。
  2、课本第188页习题5.1 第1、2题,可以到其它班级收集数据。
  3、阅读课本第189~192页
  备注:
数据的收集 篇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要求
  1、回顾收集数据的方式。
  2、回顾收集数据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3、回顾频率。频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4、回顾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5、能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
  2、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3、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发展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
  2、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及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在实际情境中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式。抽样时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频率。频数。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章的内容已全部学完。现在如何让你调查一个情况。并且根据你获得数据,分析整理,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我想大家现在心里应该有数。
  例如,我们要调查一下“上网吧的人的年龄”这一情况,我们应如何操作?
  先选择调查方式,当然这个调查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因为我们不可能调查到所有上网吧的人,何况也没有必要。
  同学们感兴趣的话,下去以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调查,然后再作统计分析,然后把调查结果汇报上来,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一个组表现最好?
  二、讲授新课
  1、举例说明收集数据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2、抽样调查时,如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举例说明。
  3、举出与频数。频率有关的几个生活实例?
  4、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针对上面的几个问题,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可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然后我们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同学们前面知识掌握不好的地方,及时补上)。
  收集数据的方式有两种类型:普查和抽样调查。
  例如:调查我校八年级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我们就可以用普查的形式。
  在这次调查中,总体:我校八年级全体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个体:我校八年级每个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
  用普查的方式可以直接获得总体情况。但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太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普查,此时可用抽样调查。
  例如把上面问题改成“调查全国八年级同学每天做家庭作业的时间”,由于个体数目太多,普查的工作量也较大,此时就采取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通过样本的特征数字来估计总体,例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
  上面我们回顾了为了了解某种情况而采取的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但抽样调查必须保证数据具有代表性,因为只有这样,你抽取的样本才能体现出总体的情况,不然,就会失去可靠性和准确性。
  例如对我们班里某门学科的成绩情况,有时不仅知道平均成绩,还要知道90分以上占多少,80到90分之间占多少,……,不及格的占多少等,这时,我们只要看一下每个学生的成绩落在哪一个分数段,落在这个分数段的分数有几个,表明数据落在这个小组的频数就是多少,数据落在这个小组的频率就是频数与数据总个数的商。
  刻画数据波动的统计量有极差。方差。标准差。它们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稳定性的。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三、建立知识框架图
  通过刚才的几个问题回顾思考了我们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下面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四、随堂练习
  例1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售量占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判断说理型题,它要求借助于统计知识,作出科学的判断,同时运用统计原理给予准确的解释。因此,该电脑生产厂家凭借挑选某城市经销本产品情况,断然说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的销量占40%,宣传中的数据是不可靠的,其理由有二:第一,所取样本容量太小;第二,样本抽取缺乏代表性和广泛性。
  例2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疫情变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请根据下面的疫情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1)图10是5月11日至5月29日全国疫情每天新增数据统计走势图,观察后回答:
  ①每天新增确诊病例与新增疑似病例人数之和超过100人的天数共有__________天;
  ②在本题的统计中,新增确诊病例的人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
  ③本题在对新增确诊病例的统计中,样本是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
  (2)下表是我国一段时间内全国确诊病例每天新增的人数与天数的频率统计表。(按人数分组)
  ①100人以下的分组组距是________;
  ②填写本统计表中未完成的空格;
  ③在统计的这段时期中,每天新增确诊
  病例人数在80人以下的天数共有_________天。
                       推荐阅读:[*]《数据的收集》(通用14篇)[*]《数据的收集》(通用14篇)[*]数据的收集(精选14篇)[*]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数学教案-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精选3篇)
                       
               
               
               
                        数据的收集(精选15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据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