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2-7-25 09:28:39

议论文格式

  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议论文写作始终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怎么写议论文呢?议论文的标准格式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师哈哈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议论文格式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议论文格式  议论文的常用套路约有三十四个,可分为六类,限于篇幅,只能一类中选一式简要介绍。
  1.议证类的比喻论证三层式。
  〔套路特点〕
  通篇比喻 三层分析
  本式要求开篇使用日常生活现象来喻社会哲理,确立全文中心论点。然后使用正面实例来证明阐释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各是什么意思。再针对社会现象分析,指出反面借鉴;进而联系实际,正面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立&&用常见现象,喻社会哲理,确立中心。
  释&&列举实例,正面证明中心,阐释出本体与喻体的含义。
  析&&反面举例,分析弊端。
  联&&联系现实,正面阐发见解。
  结&&深化中心论点,点明本文主旨。
  〔套路口诀〕
  找准喻体才顺利,抓住相似好作比。一释二析三联系,深化做结见真谛。
  2.阐释类的三元归一式。
  〔套路特点〕
  三元归一假设说理
  三元归一是指文题是由三个概念构成,它们之间在某一点上又必然能统一起来。如《立志·工作·成功》三个概念间凭着互相作用这一点统一起来,形成文章的中心论点。
  〔套路模式〕
  总&&分析概念,阐释关系,提出论点。
  分&&逐条证明前文阐释出的关系。
  总&&归结到一点上做结论。
  解&&解决问题,发出号召。
  〔套路口诀〕
  开篇分析抓总提,分条证明抓统一。
  归一作结要严密,号召一定扣主题。
  3.评析类的开篇见旨条分缕析式。
  〔套路特点〕
  开篇见义 条分缕析
  本式要求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然后一条一条地加以论述分析,即条分缕析。
  〔套路模式〕
  述&&简述评论对象,亮出观点。
  评&&恰当引用原句,逐条评析。
  结&&结尾引申,归纳出哲理。
  4.批驳类的摆辩商榷式。
  〔套路特点〕
  对友商榷 互相切磋
  本套路要求全文以摆、辩为主,语气要真切平和,虽自己所持观点鲜明,却带有商量探讨色彩。
  〔套路模式〕
  摆&&摆出对方观点,作为全篇商榷的内容。
  辩&&进行驳论剖析。这是文章主体,又可分如下几层:
  引&&引名言格言作理论根据。
  归&&通过归纳推理提出与对方相异的观点即全文中心观点。
  演&&运用演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把自己的观点发散开去。
  结&&经过反复论证作出结论,使对方论点站不住脚,从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5.启感式。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读后感类可以边读边感,而启示类就不同,它要先引事,后发议。如给材料作文四步式,是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
  引用材料要简,如高中第一册列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积的故事,一傅众休的故事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文章的观点必须从这三则材料中来。而引材料提观点这一大步就得用三小步走完:第一步是用三句话点明三个材料的含义,即最直接的道理,如一傅众休是说语言环境对学语言的重要;第二步是概括出三个材料的共同之理&&都是说的外部环境的重要;第三步是进一步引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一定条件下外因起着重大作用,绝不可忽视外因。指导学生用三步引申法来提出论点,并限制文字,不得超过一百字,大约用一节课,大致可以攻下引用材料、提出论点这一关。
  第二步是证明从材料中已提出的论点,这一步较容易,是议论文的共同课题。
  第三步是联系实际。这一步主要突出文章的针对性,要阐明外因对青少年成才的特殊作用,指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担负着的纯洁环境的重要责任。这一步往往被习作者忽视或联系不准。指导时应审思慎导。
  第四步是总结全文,作出结论,一方面全社会应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好环境,另一方面青少年应努力培养辨识环境的能力,这样才能不堕入唯外因论的险境。
  这一式是极富实用性的套路,学生面对生活时常用到这一式,包括近几年的关于挖井、关于两姑娘论玫瑰、关于如何看待踢碎玻璃瓶的三道高考题中议论部分,都要用到这一式。
  6.杂文随笔类的五字借题发挥式。
  [套路特点]
  借题发挥,借甲说乙。抨击时弊,嘲讽歪风。
  [套路模式]
  述&&简述由头,点破文题。
  例&&举例证明,言在A,意在B。
  析&&分析例证,指出奥妙。
  嘲&&进行嘲讽、批评。
  结&&照应开端,讽嘲议论。
  7.三大三小式
  所谓三大三小式是就议论文的篇章结构而言。其中的三大,是说全文总体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引论部分、本论部分、结论部分;其中的三小,是说本论部分一般又由三小层组成,即从三个不同角度来证明中心论点。这样,全文就形成了匀称的五段式布局。如:邹韬奋的《呆气》就是很典型的三大三小式布局。
  要真正用好三大三小式还涉及到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段头观点句的使用、观点句怎样确立和段内四层式等三个问题。
  (1)三小层要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议论文是向人讲道理的。怎样才能使论点最鲜明呢?在结构上最好的办法是段头段尾采用观点句。所谓观点句,就是能将这一段,这一层或这一篇文章要说的观点概括起来的一句话。它要具有提领性、凝炼性和明了性的特点叫人看了这一句就知道这一段的中心。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的作者巴甫洛夫对青年的三点期望,就用了三个段头观点句:首先,要循序渐进、第二,要虚心、第三,要有热情。每一层都是围绕着这个段头观点句展开论述的。观点显而易见,一目了然,读来干脆痛快。
  段头观点句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性。巴甫洛夫的三个段头观点句是凭文中论题希望二字联系到一起的。使用观点句也必须注意到它们的内部联系,注意到它们排列的先后次序。
  段头观点句主要是用在三小段的开头。段尾观点句则是段头句的升华。段尾观点句不仅要和段头观点句在观点上具有一致性,不仅对全段要具有总结性,而且不能是段头句的简单重复,至少要变换一下语言形式,或是换一个新的角度去总结前文的论说。这就如同一束长长的竹竿子,只有头上捆一下,尾上捆一下,才搬运方便。而段头段尾观点句就像这束竹子两头的捆结,将全段提领收束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所谓的结构紧密。就包括了这一层意思。
  使用段头段尾观点句是名家常用之法,是论文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它不仅适用于平时应用性论文,更适用于各类考试论文。
  (2)用分解法和分位法确立段头观点句。所谓分解,就是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几个分论点既互相联系,是中心论点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相互排斥,各说一个侧面。如说勤这个题目,就可以分解出:勤能成才,勤能补拙,勤能致富等。再如谈贡献这个题目,可以分解出:贡献是社会存在的需要,贡献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贡献不在大小。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分解法是把中心论点拆开来看,它关联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就可以从哪些方面确定分论点。
  所谓分位,就是变换一个角度,变换一个位置来看同一个问题。如《说勤》,用分位法确定分论点,就可以把它分成勤,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丰收,勤,对工人来说就意味着丰产。勤,对学生来说就意味着成业,勤,对国家来说就意味着兴盛。这四个分论点的思想内容不变,而这个思想内容起作用的几个方面变了。
  不论分解还是分位,都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来确定分论点的方法。当然确立分论点的方法有多种,如:还可以正反论证。只不过这两种方法比较容易为人忽视,所以才提出一谈。在使用时,还可二者兼用。如贵在自知一题,就可两法兼用地分析成:自知可贵在能使人不卑不亢,自知与个人、国家都十分重要,自知才能长立于不败之地。其中的自知与个人、国家都十分重要就采用了分位法确定,其余两个是采用分解法确定的。
  (3)用段内四层式保证三小层的充实性。一篇习作有了全文的三大层和本论的三小层,这只是搭起了全文的架子,充实这个架子主要是在三小层上下功夫,即采用段内四层式。三小层的段头段尾已各有一个观点句了,这已是两层了。这两层是全段的骨,其余两层,才是这一段的肉。其余两层或举实例或打比方,或引用一句名言等等。例如《谈毅力》一文的第二小层这样写道:
  毅力是飘越苦海的舟楫。‖你也许听过帕尔曼那优美的演奏而为之赞叹不已,拍手叫绝。然而你可曾知道,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是从小双腿瘫痪的残疾人。他没有像许多同命运的不幸人一样,在残疾人福利院度过一生,而是走上了铺满鲜花的舞台,成为举世闻名的小提琴王子。他靠的是什么?毅力,毅力,还是毅力。‖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打击。在不幸的重压下,天才、信徒和能人心中都有着一股顽强的毅力,促使他们不屈不挠地奋斗,直到成功和胜利,从而获得幸福。而弱者缺乏这种毅力,以至于被压下苦难的万丈深渊而无法抽身。因此,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用你的毅力去战胜它。‖当困难向你认输时,你定会感叹道:我飘越苦海的神舟正是顽强不屈的毅力。(《中学生作文文库》)。
  这是一段很成功的论说。作者除了运用丰富的知识、灵巧的语言之外,他也成功地使用了段内四层式:第一层是全段观点句,是个纲。第二层是个例证。举帕尔曼那凭毅力来取得成功的实例证明毅力是飘越苦海的舟楫这个中心。第三层是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并对它加以阐发说明,从而证明面对不幸,毅力是十分重要的。第四层是照应段头观点句,总结全段。如果这段文字的第三层不采用引用名言论证,还使用实例,不仅行文灵巧度显得稍逊一筹,就连论说的力量也差了不少。因此这四小层中或者举一个例子,引一句名言;或者举一个例子,打一个比方;或者引一句名言,打一个比方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只是上述方法容易掌握,使用率也比较高而已。
  总之,学会三大三小式就可以应付一般的议论文写作了。可以说,它是议论文的通用式。
议论文范文篇1:对体育的思考  鹿特丹的世乒赛,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又让我想到了前不久结束的广州亚运会,中国队几乎也是拿下了大部分重头奖项。这值得中国人庆幸,同样值得思考。
  思考一:体育强国≠体育大国
  在各种大大小小的体育赛事上,中国运动员总是能够过关斩将,最终捧回第一名的荣誉,这为我们国家赢得了体育强国的称号。然而这样一个体育强国,为什么社会上的青少年肥胖症人数只增不减?为什么近视眼人群的年龄越来越小?为什么许多企业白领过早的患上了颈椎病?甚至会有人身体不适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体育强国,而并非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体现在我们国家中有强者,而体育大国是指一个国家中体育的全民化。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为了鼓励全民参与体育,强身健体。而不是去追求名次,追求第一的称号。
  思考二:参与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参与体育就是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有人说参加奥运会就是为了争金牌的。非也,非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对体育赛事的看法过于偏激,金牌观念过于深入,才有了种种惨痛的教训。看吧,16岁的桑兰,为了替国家争得荣誉,在赛场上去挑战那常人难以想象的动作,最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16岁,花一样的年龄。雅典奥运会的跳水冠军胡佳,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克服生理极限,一次又一次的跃入水中,睁开双眼去克服水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最终,不得不以焊接眼角膜的方法重见光明。还有王义夫,赵蕊蕊,陈冲……中国人,我们错误的认识了参与体育的真正目的,他不是为了争夺那所谓的第一,而是让我们强健体魄。
  思考三:包揽冠军的弊端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人更为擅长不无道理。但是,若我国总是独揽这一项目的冠军会使其他国家运动员失去对这一项目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影响了这一项目在世界上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应该倡导在各项体育赛事中让我国的业余选手参赛,既有利于体育全民化,又有助于为别国选手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从而使某种项目的发展逐步壮大。
  总而言之,我们要真正理解体育,理解奥林匹克精神,这才能够有利于国民的身体健康,有利于我国从体育强国向体育大国迈进。
议论文范文篇2:学会爱自己  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逸事。他在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农村为牧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并不着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地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就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灭了自己。
  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力支撑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忍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学会爱自己吧。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垒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议论文范文篇3:这个世界需要你  临行密密缝,缝的是浓浓的亲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的是深深的友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连的是浓浓的爱情;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的是爱国之情……充满真的世界才是美好的!
  情,这世界需要你。情,在这世界的每个角落。在中国,有一位年迈的母亲,她在灯下劳作,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她将浓浓的母爱缝进衣中,伴远行的儿子出行,这是伟大的亲情。
  在外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她叫丘索维金娜,她的儿子患有白血病,为了给儿子治病,33岁的她仍活跃在体操赛场上,她说:一枚奖牌等于几千欧元,多得奖为的是多拿奖金为儿子治病。当看到她33岁仍在体操赛区场上奋力表演的时候,你是否会心生感动?是啊,这是伟大的亲情,它足以感动任何人。
  情,在这世界的每个时代。在中国古代,当廉颇多次侮辱蔺相如时,蔺相如的一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让廉颇无话可说,因为怀有爱国之情才让蔺相如有如此胸怀,也正因为有爱国之情才让廉颇负荆请罪,才会有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在现代,有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当他大学选修历史学后听说九?一八事变。他说:不学历史了,学造飞机大炮。为的是保卫祖国。钱老留学[微博]毕业后,放弃了美国的富裕生活,投入到祖国建设中,他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也为爱国之情,让他弃文从理,让钱老成为我心中的英雄。
  倘若没有情,世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出行的游子身着破烂衣服,饥寒交迫;丘索维金娜的儿子因无钱治疗而离开人世;国家因廉颇、蔺相如的自私而日益衰败,最终国破家亡;钱伟长留居国外,享受优质生活,没有情,世界将毫无生机,人活着将毫无意义。所以,情,这世界需要你,是你让人互相帮助,让亲人互相体贴,让爱人互相关爱,让世界充满温暖。情像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万物,像清净的流水滋润着万物,像柔和的春风抚摸着万物,情穿过岁月的风尘而历久弥新,越过历史的长河而亘古不变。
  情,这世界需要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议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