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2-6-13 02:38:48

数学活动《10元小超市》反思

在这里记录的是一次数学活动。活动的名称是《10元小超市》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习用钱换去相应数量的物品,同时感知数字与物体个数的关系。
 活动一开始,我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幼儿当营业员,一组幼儿当顾客。然后我布置任务:请营业员布置商店:文具店,并请顾客制作钱,一角钱当印模印制一元钱,每人制作10枚。商品价格我请营业员自己商量决定,一般规定一样商品一元~八元,顾客花完10枚一元钱,买回商品。
 孩子们分头行动:营业员们忙起来了,他们将各个店张罗起来了,顾客们也紧张地制作着硬币。马上商店也正常营业起来了,部分顾客成功地买到了商品。我了解后发现是他们的商品价格太高了,书和毛笔店价格比较高,他们的单价为4元,很少有孩子去买。书店的营业员任正马上降价,最后书被买地差不多了。而小予和阿慧的毛笔总共只卖出了两只。
  看孩子买地差不多了,我请花完10元钱的孩子回到位置上,并点数自己的商品的数量。部分商店开始清理。活动结束前幼儿相互交流了自己的商品。
    本次活动有点类似于创游活动,那么在创游的基础上进行,使得孩子扮演地角色井然有序。整个活动进行地比较流畅,我在活动前也详细地分析了活动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根据教案也做了一些调整,但是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边制作边卖的商店的人手的分工问题是没有设想到的,所以许多孩子挣抢起“卖”的角色,还有孩子挣抢收钱的工作,一家店里在比谁的钱收地多,出现了混乱。发现情况后,我也进行了调整,请了负责人,总算让活动进行下来了。但是马上有出现了新情况因为价格的高低,出现了几家商店比较冷清的场面。任正的降价虽然使他的“生意”好了,可是我们在最后的清算上出现了同样的钱买来的同样东西数量不一样的结果。原本想请孩子点在点数并一一报价的活动只好改成只点数,比比谁买的商品多了。
    孩子们很喜欢这个活动,我也打算在平时的活动里继续开展使用钱来换物,并一步一步把钱分为一元、五元等不同的面值。让孩子们尝试着付钱、找钱。[*]数学活动《10元小超市》反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学活动《10元小超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