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潇潇 发表于 2022-4-6 05:10:06

菲律滨《薪传》文学第589期出刊(《联合日报》)

菲律滨《薪传》文学第589期出刊
  (陈牧雨刊头题字。作者:余境熹、刘献洛、傅玉成、许秀枝。原载2022年4月2日菲律滨《联合日报》。)
  编者按:
  本期《薪传》刊头题字出自台灣知名書畫家陳牧雨先生之手。陳牧雨,原名陳榮輝,台灣台南人,1949年生。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畢業,現為專業水墨畫家。《人間福報》「遊藝筆記」專欄作家,台灣美展評審委員,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典檢委員、申請展審查委員,南瀛美展審查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美展審查委員等。第二十屆吳三連文藝獎得主。已在國內外舉辦個展及參加重要聯展數十次。曾為《花祭》 、《條子阿不拉》、 《阿罩霧風雲》、《想飛》等電影片頭題字。出版《一襟幽事》文集,畫冊《墨楮流月》、《牧雨耕煙》等。作品入藏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歷史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中興大學美術館、中興大學、 鹿港民俗博物館、中正大學等。   
  岛与岛的迴声:王勇「闪小诗」与漫画《老夫子》      
  /余境熹
  香港漫畫《老夫子》除了如〈狐狸仙〉、〈四合院〉等特長篇外,一般來說皆屬精短之作,其中尤以四格、六格的故事佔絕大多數。王勇在〈「老夫子」伴我與快樂同行〉一文中自言是《老夫子》的書迷,他策劃的「第二屆馬尼拉人文講壇」亦邀得王澤(1950- )為講者,分享《老夫子》的傳承和發展。無獨有偶,王勇大力提倡的「閃小詩」也在多方面與《老夫子》十分投契。
  在較小的篇幅中,《老夫子》和王勇皆能為讀者呈現結構上完整的「起承轉合」,讓人緊貼起始、醞釀、轉折、收束的步伐,感受文本豐富的戲劇性。例如〈詩心〉一作,「一把祖先傳下來的 / 雕刀」,介紹了工具,「刻了千年」是寫其動作,「也沒能刻出整條龍」則急轉直下,指陷進逆境,到分節後的「午夜卻總見鱗片發光」,又留下光明尾巴,總結「刻了千年」的追求仍有隱約可睹的成功。另一例是〈出海〉,「用手指頭 / 畫一艘船」是開始展示畫面,「在沙灘上」則作出延伸補充,也預示了後文的重要地景;到「海浪衝上來」,陡然生變,「把船帶走」的尾聲就水到渠成,而手指頭繪出的船也順利轉化為真能遠航之舟,給讀者無限邈遠的聯想——是的,詩就像這首「船」,由作家的「指頭」創造,由讀者的「海浪」接收,行駛在無遠弗屆的意義海洋上。
  《老夫子》的「合」常常是在情理之內、又在讀者意料之外的結局,能給人莫大驚喜。王勇的「閃小詩」亦然,〈詩眼〉寫人們以眼睛互相射擊,「以眼還眼」,似乎凶險殘慘,結尾卻忽然鋪出眼睛射擊出的「滿天星斗」,焯爍有光,何等燦爛——配合題目來讀,有感染力的「詩眼」正正能「射」中讀者的心「眼」,領他們「抬頭」看見美麗的星空。〈詩魂〉寫「屈子」彷彿失去蹤影,後文卻透露不必敲鑼打鼓,「屈子」乃藏在「詩集詩刊」,等待讀者來訪——詩末寫「屈子」巴望世人多來讀詩,特別給他「瞪得好大」的雙眼一個特寫,實頗能震懾讀者的心「魂」。但更特別的是〈代孕〉:「凱旋」的征人驚覺某女生無端被「搞大了」肚子,氣沖沖地追問「是誰」做的好事;其後「繁花」出來揭曉真相,以雙關語「播下的種」取笑征人善忘,既準確呼應了「代孕」的主題,又像《老夫子》般製造出惹笑的效果。
  在漫畫中,老夫子的身份多變,有時是大老闆,有時是失業者,有時是武林高手,有時又手無縛雞之力。與之相對,王勇的「閃小詩」也有不拘一格、出入雅俗的靈活性。這會兒,王勇能夠正襟危坐地說優雅之「詩」,接連譜出〈詩眼〉、〈詩眉〉、〈詩耳〉、〈詩鼻〉、〈詩舌〉、〈詩身〉、〈詩心〉、〈詩魂〉等篇;但一轉身,他又不避俗事,以人體的排泄作用入詩,寫下〈如廁〉、〈尊便〉、〈出恭記〉等,還在〈痔瘡〉描述那不足為外人道之疾。王勇「閃小詩」題材多樣化,恰如隨時變裝的老夫子,為讀者展現出不同階層、不同範疇的景觀。
  《老夫子》的標題不乏四字成語,如「各有千秋」、「冤家路窄」、「自討苦吃」和最耐人尋味的「耐人尋味」等,近年還推出「老夫子笑學成語」書系,起著傳遞文化之功。王勇「閃小詩」同樣交織著傳統符碼,顯豁者如〈詩魂〉提到「三閭大夫」——「屈子」屈原(約前343-約前278),用諧音暗示的則有〈詩鼻〉的「午門:收詩」(午門收屍);〈詩舌〉亦有重組李白(701-762)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與爾同銷萬古愁」的「飛流直下萬古愁」,而〈詩身〉的「浪裡 / 躍起白條條的詩」,實際是出自《水滸傳》張順的綽號「浪裡白條」——忽然想起,《老夫子》也曾戲仿《水滸傳》,製作出《七彩卡通老夫子:水虎傳》等有趣作品來。
  固然,《老夫子》不僅娛樂大眾,在有意無意間,它也折射出香港社會的種種問題,如黑幫橫行、貧富懸殊等。在王勇的「閃小詩」裡,家國事、天下事一樣獲得表現。舉例來說,〈驗孕棒〉一篇寫了日益紛亂的當代社會,國與國的政要或用「口水」攻訐謾罵,或用「主義」針鋒相對,或用「美元」經濟施壓,或用「核彈」武力威脅,以致全球局勢動盪不安,小百姓都擔心將要「生出什麼蛋」——弄出什麼結果來。與之相類,〈孕〉也以「有核」、「凍核」影射核彈大國,以「歷史性牽手」隱喻國際和談,全詩寄寓了對「和平誕生」的盼望。至於〈出恭記〉一篇,王勇則聚焦於文壇上粗率寫詩卻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物,並諷刺了逐臭歌頌的一眾「蒼蠅」幫閑——比照至此,腦袋油然記起《老夫子》那些自以為時髦卻淪於怪形怪相的「臭阿飛」,老夫子常忍不住要教訓教訓他們。
  可以說,王勇的「閃小詩」和《老夫子》漫畫同樣在短小篇幅中含藏精彩技法、多元意義。讀者不必把《老夫子》的全部內容記熟記透,卻能時時在心底重溫那親切、諧樂的氛圍;愛詩人或許無法遍閱王勇的「閃小詩」,不過只消隨時拿起,也能感受作家劃出的一「閃」靈光,久久陶醉。
  2021年9月18日
  (余境熹:香港青年学者诗人、诗评家。香港《刻意》艺文誌总编辑。已出版多部诗评诗论著作。)
  告別生命中的遗憾         
  /许秀枝   
  我曾看过一个访谈节目,當天的話題“跟遺憾說再見”,引起我的興趣,我頓時決定放棄轉臺,聼聼那幾個貴賓如何跟生命中的遺憾說再見。
  貴賓甲敍述他年輕時喜歡打麻將,經常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裏打幾圈,麻將是家裏的舊麻將,有一些牌子已經有些破損,久而久之,他居然能認得大概百分之二十的麻將牌,這無疑使他佔盡優勢,打十次幾乎嬴九次,幾個月下來,就贏了好幾十萬塊。那時候,不但有能力經常出入高级饭馆,打扮更是光鮮亮麗,買名牌貨不再是難題,同事們都羡慕得不得了。現在想起來卻感到十分慚愧,大家都是受薪階級,凴什麽騙人家的錢,這不是詐賭嗎?想著想著,不覺悔恨不已,雖有心向人家表白,可惜其中已有幾個失去聯絡,徒留遺憾。
  貴賓乙是一位男士,他講述自己從小由母親獨力撫養長大,父親一直是自己仰慕的對象。卻在他童年時與他分道揚鑣,自己歸母親照顧,從此不能朝夕和父親相處,未免把過錯歸咎于母親。因此平日總是有意無意地激怒她,每次看到她忙得焦頭爛額,氣得淚流滿面,自己心中總有一份報復的快感。有一次看見同學戴了一只名錶,其他同學都圍著他轉。回家後自己便吵著母親也為自己買一只,母親皺著眉頭,一再解釋最近手頭拮据,得再過幾個月才能實現兒子的願望,但是自己不諒解,賭氣好幾個禮拜不跟她説話,如今母親已在另一個世界,想起自己幼年的不懂事,不覺遺憾萬分。
  貴賓丙是一位藝人,她低著頭回憶三年前,因为公司的指派,到一家兒童癌症中心探望一些病童。進門後, 只見數十個孩子臉無血色,目無表情,看了令人心酸。她克制自己的情緒,盡量用快樂的聲音跟大家打招呼,希望能帶一點點欢樂給這些就快走到生命盡頭的小孩子。只見其中有一個孩子,睜著大大的眼睛,死死地看著自己,雙唇顫抖,費力地想要説話,可惜他剛做完電療,實在沒力氣説話。貴賓丙知道後便承諾過兩天再去看她。可是藝人的生活都是身不由己的,接下來的幾天忙著抽不出時間。一個禮拜後,她聽説這個孩子已經離開了人世,這個消息使她悔恨不已,因爲自己已經無法兌現當時的承諾。
  這個訪談節目進行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主持人最後作了结論:                                          
  “不要讓遺憾繼續困擾著您,盡快想辦法彌補它,如果自己虧欠的人已經往生,則想辦法找到他的親人,該解釋的解釋,該道歉的道歉,該還錢的還錢,不要讓自己生活在悔恨中 。潇潇洒洒,了無遺憾地走完這一生,不是很好嗎?”
  看完這個整整一小時的節目,我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心想:對,人生匆匆數十年,不可能沒有留下遺憾。很多人遺憾沒有好好對雙親盡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孝道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確實佔據極重要的分量。另外,有人說,對於情感最大的遺憾不是失去而是錯過,沒有勇氣在愛人面前表達愛意,卻眼睜睜地看著她戀愛、結婚。這恐怕是無數癡情兒女最大的遺憾吧!還有,許多名人一生追求功名利祿,當有一天自己要離開人世了,可能會對於自己沒有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而感到終身遺憾。更有一些人,因爲追求完美,一生尋尋覓覓,卻總是覺得不夠好,不夠完美。因爲渴望完美,卻使自己的人生留下了許多自己覺得遺憾的事情。而最最讓人遺憾的。莫過於下面幾件事:友情被出賣;愛情被背叛;尊嚴和信任被踐踏,這種讓人死不瞑目的恨,將會是一輩子最大的遺憾。
  我曾經在一本小説裏看到這麽幾句話:有一位古人感嘆生命之無常,十分羡慕天下四種事物:                                                                               一、羡慕蜉蝣朝生暮死,免受人生百年之苦。                                                                                 二、羡慕情侶白頭到老,相愛相敬相惜。         三、羡慕草木無知無覺,免受生老病死之苦。                                                                                 四、羡慕飛鳥來去自如,翺翔江湖,了無牽挂。
  人生的遺憾說不盡道不完,只能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把握昨天,沒有珍惜今天,也不會妥善計劃明天。那麽,肯定會留下許許多多無可挽回的遺憾。
  《会员之窗》
  人生之苦         
  傅玉成
  人们常说,人生有三苦,即放不下,忘不了,舍不得。对我来说其实只有一苦,那就是爱干的事情养不活自己,不爱干的事却成了终身职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上了文字工作,基于对文学家的崇拜,小学时就开始写小说,虽然作文比赛曾经吃过零分,但掩盖不了对文字的热爱,中学时的作文曾经被老师做为范文在同年级中念颂之后,对文字的爱好就更加痴迷了,大学开始在报纸发表豆腐块文章,成为记者站的记者,随之专业文章陆续见刊见报,到研究生毕业,稿费就够了买一台冰箱。
  那个时候的文字是用手写在带格的稿纸里的,错一点就得抄一遍,稿费是2-3分钱一个字,投稿是由信封通过邮局寄出的,三个月没有回复算是不被采用。稿费也是通过邮政汇款单领取,领取稿费的时刻也是最幸福的时刻,不光自己有收入,还能享受羡慕的眼光。40年前,对普通人来说,除了工资收入,还有稿费补贴,那算是有本事的人。确实,一个大学毕业每个月只拿58元工资,百十元钱的稿费已经不是小数。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工资上涨了,稿费标准还是原数,通过稿费增加收入己经不值得一提了,但是自己对写作的爱好并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成了一种习惯,有灵感就写写,有空闲就写写,积累下来,发表的文字已超过了百篇,专业文章还被集结成了书。虽然稿费寥寥几,但读者越来多,朋友也越来越多!
  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文章已经被污化了,莨莠不齐者有之,代人捉刀者有之。其实,写文章也是有规矩的,真正有用的文字应该能够影响一批人或一个行业。那种过目即忘或逗人一笑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若文字能够起到教化的作用,那就具备了应有的价值。
  文字赋予了我生命,成就了我的职业,所以我写文字是用心和生命来写的,记下的是我职业生涯的感悟,既不敢装腔作势,也不能哗众取宠,文字如人,不求天长地久,但愿启迪灵魂。进入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建筑行业,也是因为自己的文字爱好,有幸成了国内一位领导的秘书,从此用心做文,用心做人,让外界见文如见人,见人如见文。
  实话说,靠写文字是养不活自己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和股票的造富速度已经让文人陷入到了末路之中,用流量赚钱让文字变得铜臭,爬格子不再有大的吸引力,所以文字也就成了自己的业余爱好,灵感也被年度指标挤出了脑际,时常作文也只是自娱自乐,结识文友,否则文人的穷酸和拖?会一览无余。
  人生之苦,苦不堪言!
  浅谈“君子以惩忿窒欲”            
  刘献洛   
  最近读《易经》,损卦里有一句话让我有颇多感慨。“君子以惩忿窒欲”,就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包含了多少为人处世的哲理。作为一位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谦谦君子 ,就要有抑制自己的愤怒和克制自己感情欲望的能力。
  不知何时,人们耳边总会响起这个时代怎么样怎么样,这个社会怎么样怎么样。好像错不在己,全是外在的。有人说,你所处的时代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这样看来,好坏全在我们的心态。
  遑论物欲横流,遑论人心浮躁,遑论贪赃枉法,遑论潜规则……经济高速增长,科技不断进步,发展的同时,社会弊端便日益显现,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金钱主义思想便不断深入人心,意志薄弱的人便容易被蛊惑,误入歧途。
  为了自身利益大打出手,导致家破人亡,锒铛入狱。为了面子,忍受不了领导的批评,丢了饭碗,迁怒于家人。与人相处,不懂得包容谦让,妻儿不睦,邻里不宁。这些难道是君子的所为吗?所以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己的健康发展,学会忍让,学会巧妙的抑制愤怒,就很有必要了。
  有哲人说:"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满足便无聊,不满足便痛苦,人生就在无聊与痛苦之间摇摆。"有些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人类本能的一些欲望,如食欲、睡欲、性欲等。俗话说“家财万贯,所食不过一饭。广厦万间,所睡不过一床。”这些欲望适度满足无可厚非,一旦放纵,便会带来很多问题。
  再者,有的人有一些兴趣嗜好,为了满足嗜好也会产生一种后天的欲望。比如喜欢唱歌,就想当歌星。喜欢写作,就想当作家。喜欢拍照,就想当摄影家。喜欢旅行,就去浪迹天涯……还有一些高层次的欲望,比如想实现人生价值,取得社会地位,为国为民谋福利,为了宗教信仰献身等。
  关于欲望 ,也可以说人的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他讲的是人的欲望是由低到高不断递增的,有可能前面几种需求是同时存在的,但是人的至高需求莫过于自我实现了。但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终其一生奔波劳碌,无非是换着花样满足其生理需求而已。
  诚然,人立于天地之间,不能没有欲望,不然一切都会停滞不前。然而,欲望不能膨胀才是关键。所以欲望产生,要疏导,要适度满足,而不是任其无休止的膨胀。有钱的人想更有钱,因为他们享受到了金钱所带来的好处,金钱能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物质欲望,进而沦为金钱的奴隶。有权的人想更有权,因为他们享受到了权力所带来的快感,权力能让他们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能带来别人享受不到的便利。于是他们费尽心机攀登权力的巅峰,却不慎跌落悬崖。
  走过岁月,经过浮沉,我越来越觉得,人的命运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在老天爷手里。不要羡慕嫉妒他人,不要愤世嫉俗, 是你的不必争,不是你的争也没用。有道是“命里有米七八斗,走遍天下不满仓。”
  无论环境如何糟糕,无论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敞亮,要有降服内心魔鬼的智慧和静气,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正义感、责任感、担当以及做人的底线和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所以,人活着心态最重要,一方面要不断的读书明理,自我修炼,把自己修炼成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遇事就不会急躁忿怒。一方面,要懂得凡事适可而止,欲望要疏导,而不是任其不断膨胀。
  我始终相信,人与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一种奇妙的缘分。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2021年11月15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菲律滨《薪传》文学第589期出刊(《联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