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x2020 发表于 2022-4-6 05:06:44

生活面面活红楼

语言是众人创造,文化传承有序,小到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有来历的。但我们不可能一一都了解它们。任何语言,非经文人使用,我们要考究它们的起源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即使有生活的范本,我们所了解到的事实,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一切都是相对而言。没有正确的标准,你分什么是非对错?更别说什么真假黑白!
  《红楼梦》是一本书,仅仅也就是一本书而已!没有文人们把它传播,那不识字的人,都有谁会了解它呀?难道说,我们是真不明白?从村社到庙堂,下里巴人也好,阳春白雪也罢,任何语言,只有形成文字语言,它才具备了“真”的内涵与外延!
  正如那作者所言:“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一国百姓各民族杂聚,彼此相互沟通与交流,口口相传,因之而产生的各种舛错谬误,难道说,这些事众人会不懂吗?“乐得与二三同志,酒馀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便是所谓的“假语村言”了。纵然是要寻根究底,所宜务求适当。若是泥守不变的规则,能有什么样的结果?一味的,只知道削足适履,刻舟求剑,一味的胶柱鼓瑟,这样的学问,不做也罢!
  生活教人以方法,是叫人举一反三,是叫人学会变通!你一套逻辑,他一套逻辑,众人各行其事,啥事能相提并论,啥事要区别对待,这些道理,还要人教吗?
  《红楼梦》当时流行不流行,你应该相信谁呀?白纸黑字你不信,故老相传当它是宝?象这样的证据,它们靠谱吗?
  做人呀!还是要讲一定的原则。老实依然在,脚踏实地,依老固实,这样不好吗?
  《红楼梦》当时的流行状况,实际如何,不是由我说了算。当然,它也不是由你说了算。那由谁说了算?当然是它的读者!尽管说,并不是它的所有读者都会给我们留下什么文字性的记录,可毕竟,读者愈多,谈者也愈众,这是生活的一种必然!
  那请问,清代的红学资料,我们到底看到有多少?
  再请问,什么资料的确是《红楼梦》读者的反应,什么不属于《红楼梦》读者的反应,真的是不懂吗?
  生活本身,不过是同一个道理。社会分工,自是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无疑的,社会愈是发展进步,这分工也愈益的细致周密。好比成长的一棵树,它会不停的添枝添叶。最初的社会分工不象现在,那时没这么复杂,不过是“士农工商”。伴随生活进步,各行各业,日益繁琐,哪一行哪一业会没有文人参与?
  “工农商学兵”,当今社会组成,无非是这个样子。但是各行各业,早已不再是旧时光景了。敢问所有人,现在的就业渠道,是不是比以前多了?但各行各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
  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也一直在全面的发展。语言的渐渐成熟,艺术的形式多样化…请问,人类文明初始阶段,会不会有大部头的作品产生?
  《红楼梦》,它当然不是很早以前的作品,但要说它是明清之交的产物,得有足够的证据。一般人似乎比较喜欢牛鬼蛇神的胡乱牵扯,殊不知,这里面实在是有太多的误会!甄士隐,贾雨村,谁是因,谁是果,这原本是很清楚的,可惜多数人都不识其意,不知其味。
  《红楼梦》也好,《石头记》也罢,它里面说些啥,你是真不明白?读者的反应,仅仅就是三言二拍?还是片言只语啊?
  尽管说,随着时光的推移,由于消息外泄,秘密的事已不再是秘密,之前呢?
  凡事总有个过程!时间分秒走过,任何事情,所有环节,总是一环紧扣一环!这中间可有罅隙?舆论是无孔不入!果真是空穴来风?
  “事出反常必有妖”,你管它是什么来历。可外界的种种传闻,怎敌这《红楼梦》读者的反应!
  事情有主有次,自有缓急轻重!外面流言四起,我自岿然不动!蜚短流长又算得了什么!
  一直有些疑惑,不知道为何,中国的四大名著,人人都说它们,很早就已流行,而读者的反应却了了!
  当然,跟其他的几部作品相比,《红楼梦》出现的时间应该是最晚!怎么象《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一类作品,至清末都已经流行了四五百年了,我是真不敢想,世人对它们的反应,根本不值得一提!
  退一步来想,就算经过甲申大清洗,以前的文史资料已被人洗劫一空。入清以来,直至清末,历史已走过将近三百年了!大清江山,虽说是满人天下,可世道还算是太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莺莺燕燕,五花八门,语声不断,总有一款适合你!所谓正经年代,产生严肃的生活,狅悖岁月,易见荒唐的文学!《红楼梦》不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面面活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