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x2020 发表于 2022-4-6 05:06:34

你眼里的红楼梦

事实上,文明传承最讲究因果循环!施耐庵《水浒传》,水泊梁山百单八好汉,名字之外,又有绰号。象什么小李广花荣,赛仁贵郭盛…这绰号是打哪来的?
  《水浒传》中郭盛,四川嘉陵人氏,善使方天戟,外号“赛仁贵”,意思是武功赛过薛仁贵。本从事水银买卖,但是船在黄河翻了,回乡不得。后来听说对影山有个善使戟的强盗,便前往挑战。花荣等人救了宋江后,路过对影山,见到穿白衣的郭盛和穿红衣的吕方都在使戟比武,两戟的绒尾却结住了。花荣用箭把结射开,两人便停止武斗。后来二人一同上了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排名五十五,上应地佑星。招安后随征辽国直至江南方腊。在进攻江南方腊占据的乌龙岭时,郭盛被从岭上飞下来的一块大石头连人带马打死在岭边。而花荣为他二人射出的那一箭,有名叫。便是“辕门射戟”!
  辕门射戟,最早是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也就是《三国演义》第十六回,是三国名将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战争。
  薛仁贵则是唐初名将。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丽,受唐太宗拔擢。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成为后世文人们的生活素材。
  从来没有遮天树,只有一物降一物!
  历史的陈陈相因,当然也有它固定不变的一个法则,那就是,一切都不能脱离了生活的基础!
  撒谎骗人,无疑是文人的拿手好戏!但别忘了,人们的知识,都有自身的缺陷。
  正如前人所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凭良心说,凡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眼里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