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有何为 发表于 2022-4-6 05:00:22

是非对错梦一场——谈谈禅宗的道德标准

由于我那《不悔禅风逾我墙》,正在爬梳如来藏义理,此贴另起,或许回头收入。
  开贴的原因是,和本版的几位闲聊(其实就是吵架),屡屡被质问禅宗的道德标准,并且多次被指责为【双标】。我的回答是【心亦理】,标准是直心是道场。我不以“双标婊”为忤,故此要将禅宗的判断是非的标准,在义理上做个回答。这是此贴缘起。
  一楼献涯叔。

千江月20170720 发表于 2022-4-6 06:00:44

围观

妙有何为 发表于 2022-4-6 06:15:34

要弄清楚禅宗评判是非的标准,我们首先来看看对手是怎么指责的。
  自夸自擂不可取,而我是一贯认为,从对手的指责上,能更好的发现问题,进而阐述出客观的理由来。
  先交代下大背景。禅宗的对手是儒家的理学。起源于宋朝。这宋朝的国教是道教,皇帝是教主。然而此时的道教已经深受禅宗思想同化。北宋的道教为正一教,由龙树山张天师一家统领。而国教则代表着该国理论权威、学术权威。在学理上,是不管你儒释道的。而儒家,只有汉儒被武帝【独尊儒术】,后来也只剩个形式了,【儒术】为术,并非系统教理。这也是世界上,至今不承认儒家是哲学体系的理由。后面会逐次展开。
  正一教本身就深受禅宗影响,而到南宋时代,北方兴起全真教、太乙教、大道教,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全真教,几乎是禅宗理论的翻版。而此时的儒学孟子派之洛川学派,也经过从周敦颐(写爱莲说那位)直到朱熹这八十多年的积累。朱熹成为洛学(理学前身)一派,集大成之宗师。洛学与禅宗理论之最激烈交锋,也便出现在这个时代。
  背景很复杂,这里只简单交代下。而我们来看看洛学对于禅宗的指责。
  首先是理学鼻祖之一,这二程中程颐反对禅宗——“理者真空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传心法要》)的作为无相行根据之理!
  而是必须明确地区别事物是非善恶的实理:
  或问:“何谓实理?”(程)子曰:“灼然见其是非可否也。”(注:《二程全书》卷四~,卷十九。)
  再来些洛学这些货的其他指责:
  今之学禅者,平居高谈性命之际。至于世事,往往直有都不晓者,此只是实无所得也。(注:《二程全书》卷四0,卷十九。)
  仲尼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谓尽心矣。??释氏无障碍,而所欲不能不逾矩。吾知其未见心之全也。猖狂妄行而已。(注:胡宏:《知言》《好恶》。)
  如释氏说心,亦自谓无所不知。他大故做一个光明莹彻底物事看。及其问他,他便有不知处。(注:《朱子语类》卷四五,卷一五,卷四。)
  通过这些指责,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指责这禅宗是没有一个绝对是非标准的【实理】的。第二,他们认为,这心,是该有一个绝对标准,从而判定世间之是非对错的。而禅宗则【未见心之全也】。故此,到了朱熹,便认为,你这些秃子们也就说点理论,说点形而上的【心】,而具体到实际事物,则懵逼了。
  朱熹引自礼记中《大学》的【格物致知】,是要去【道问学】(也来自大学),要格尽世间之具体物理,所谓——【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缺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缺了一物道理。须要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注:《朱子语类》卷四五,卷一五,卷四。)】
  老朱童鞋要诸事诸物都制定判别标准,当然,最后还是要归于儒家至高的忠孝仁义这些【理】上。
  朱熹这种方式,在哲学上叫【预设命题】。就是说你已经定好了标准,而不管你咋去“格物致知”,所格出的道理,都不能偏离这个预设的大标准。就如基督教预设了上帝一样,你神学咋研究,都绝对不许离开了上帝。
  于是乎到了后世,这理学格物,格出来的物理都是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大雁聚义】这些玩意来。乌鸦反哺我也闹不清,没见过这类现象。而羊羔跪乳明明是找乳头,跟孝道没有任何关系。至于【大雁聚义】等云云,更是今天看来的胡扯吧。

妙有何为 发表于 2022-4-6 07:10:31

我们大致聊了下禅宗与理学之争的时代背景,下来我们将二者理论,各自从头简单梳理一下。由于我们的关键是理论之争,因此这些交代过程,简单粗线条,但我不习惯疏漏。
  先从儒家关于善恶标准的由来谈起。
  从孔子开始吧。
  是非善恶标准到底是谁制定的呢?凭什么要去遵守呢?这里我们先看看儒家和墨家的分水岭。
  如果有神,则这一切非常简单,神定的!一句话堵住了各种瞎哔哔。而墨家则是用起了这套。诸子百家中,这墨家是唯一一个,公开宣扬鬼神论的学派。所谓【崇天佑鬼。任侠趋义】是改派座右铭。要想弄清楚墨家理想的社会组成形式,去看看黄金时代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就基本类似。首先是【天】(英国的上帝),下来是天子(国王),其次是三公(首相),再来是诸侯(英国的分封贵族),然后是九卿(大臣),百姓。
  要注意,墨家是宣扬兼爱、非攻的。而兼爱与英国的新教思想也类似,理论是人的灵魂,在上帝面前平等(新教),由于平等,故而应该【博爱】。美国后来的独立宣言,也是基于这个理论,得出“人类生而平等”所谓【天赋人权】。这给天主教基本属于扯淡,天主教哲学理论来自亚里士多德,而希腊三哲都是认为社会结构,决定人们生来就不能平等。
  墨家也认为尽管分天子诸侯什么的必要,但人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是一样的人,则要兼爱。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兼爱是善,是天道的意志。于是和一切有神论一样,这些善恶标准,来自天,鬼神们来执行。
  问题是,对待恶,还要不要兼爱呢?墨家这时候也玩开双标了!作恶者(盗贼等)不是人,故此不用兼爱了,杀掉完事。而杀恶人不是杀人!!这和基督教判断善恶一个套路,由宗教裁判所判断你有没有违背上帝,违背了,烧死拉到。在墨家也一样,谁来判断善恶呢?自然是你们墨家的墨辩、和执行者墨侠了呗!
  这一套,世界史上屡见不鲜,而墨家在中国学术史上被淘汰,只剩下遗风被各路强盗却给继承起来,即所谓【替天行道】大旗。这些【大侠】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比如水浒里,同样吃人肉,李逵就对,一般人就是禽兽。所以,庄子说,墨家这些货用心是好的,却贻害世界。

妙有何为 发表于 2022-4-6 08:06:14

庄子批评了墨家这种崇天佑鬼的道德观。而道家的道德观却是鲜明且独特的。他们的道德观,深刻地烙印在后世的佛学宗派中,禅宗也受到其深刻影响。
  老子的著作,也叫《道德经》。然而是“非常道”。就是说,其有别于世俗所人为建立起的道德观。在道家,其所谓道德,就是被赋予的自然属性。【道】赋予万物以【德】,水有水德,火有火德,鸡有鸡德,狗有狗德。而能遵守各自的德性,遵守被自然赋予的属性,便是道家的道德观。而至于【天】,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才没有什么是非善恶判断,而只以天道运转为准则。至于人类这些所谓的【善】,天地不管那套的。
  由于道家过于强调人类自然属性,则势必忽略了同样应该是道,赋予人类的另一种属性——社会属性。道家鼻祖们,毕竟没有研究过动物学,不知相对论,也不知人类其实是一种群居性动物。群居动物,必然有社会属性,归根结底,也同样是自然赋予。
  于是乎,道家提倡的生活方式,则选择了尽量分散社会化,而过于强调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体现于老子的【小国寡民】,以及庄子的【饱食遨游】。这玩意不是采摘和狩猎的原始时代,不进行社会化合作,你咋“饱食遨游”呢?原始人可能是整天遨游的,但“饱食”可就未必了吧。
  道家还有个杨朱,他提倡【为我】,名言是,别特么跟我提什么高大上口号,要是对我有半点损害,老子连根毛都不给!这就是【一毛不拔】的成语出处。不论后人有没有误读(淮南王书中,描述稍有不同)他,而这鄙夷社会属性,是道家的通病。
  由于这个尊重个体存在,尊重自然属性的学理,因此就势必出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种道德判断。这话的意思是,不要去规定是非对错,一切按照人类自然属性,按照人性来。而提出高大上口号的圣人,往往是盗贼横行的原因。一旦你规定了啥是对的,那么其反面错的,就一定会出现。做人不该执着与对错,而是如水一样,随势而变化姿态。非要说善,则【上善若水】。

心无住2017 发表于 2022-4-6 08:58:58

又是一大串臭屁,哈哈哈,老夫一笑而过。小妙妙到处拾人牙慧,消化不良,一直放屁,,,,

妙有何为 发表于 2022-4-6 10:07:40

孔子那段咋没了?
  从此一句句来!
  孔子,这儒家道德观的确立,则是对于【天意】保持了暧昧的态度。

妙有何为 发表于 2022-4-6 10:39:58

【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敬鬼神而远之】,表明其对于【天命】这种事,将信将疑。

普傻克星 发表于 2022-4-6 11:36:35

妙有兄的佛学知识丰富,但离佛法的正确知见还有一段距离。

妙有何为 发表于 2022-4-6 12:33:20

呵呵,这帖子本来想着,先将儒道墨法,这几家的道德标准之由来,基本简单交代清楚。然后主要围绕理学对禅宗的批判,以及从禅宗世界观,派生出的儒家心学在是非观上与禅宗的异同,从而尽量客观地诠释禅宗的道德标准。
  昨天写完孔子,却不知是被机器还是老农那@#¥给吃掉了。而我最讨厌重写,所以改了主义,直接叙述下我对于禅宗标准的看法~~~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是非对错梦一场——谈谈禅宗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