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文 发表于 2022-3-1 05:00:12

做菜

做菜是比较书面化的说法,四川人一般不这么说,而是说炒菜,功夫就在一个“炒”字上。东部一带,做菜做饭则说成是烧菜烧饭,但总给人将米和菜放在火上烧烤的感觉。不过,在四川的一些乡间,则将做饭叫做“烧锅”或“煮饭”,“喂,你们屋头烧锅了没得?”“懒人,都啥子时候了,还没煮好饭!”说的就是“你们家做饭没有”“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没做好饭”。当然这样那样的说法绝无本质区别,仅仅就是说法不同而已。
  我是四川人,当然习惯说炒菜、煮饭,也在一段时间里习惯且喜欢做饭做菜。将米饭做好,到是不需要太多技巧,时间火候都不必费心,电饭煲帮着解决了问题。但做菜,可不就那么容易,姑且不说要做到艺术菜品的地方,单就做出来可口,不仅自己爱吃,别人也真心说做得不错,就得考功夫。只是寻常百姓家,先图的是饱,然后才是味,到了一定的经济水平,才敢图色香味,上升到品位、鉴赏等所谓的带着审美的某种高度、档次或境界。即使钞票将口袋弄得鼓胀鼓胀的,一般老百姓愿意将菜做到绝佳,上升到美食,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等地步的,委实不多。川菜味道霸道,天下皆知道,很多地方的年轻人以吃川菜为时尚,老四川人更是将川菜艺术说成天下第一,但真的要你好生做一道川菜,那是相当麻烦的,比如,作料多,不是一两样,而是几样乃至几十样,事先得准备好,而作料又不是随便配置的,做哪种菜,需要哪些作料,心中一定要有数,极其讲究;之后,就是做菜的程序,火候等等。这些只有厨师级别的人能做到胸有成竹,折腾一阵,便是一道道美味。有一段时间。我将厨师看成是世上真正幸福、有档次和审美风范的人。
  洗衣洗碗洗菜洗脑壳等加了“洗”字的行为,男人多半厌恶,但做菜,却是很多男人的拿手好戏,尽管女人主宰家庭时,下厨做做房炒炒菜,服务一家人,还是颇有功力和功劳的。但真正将做菜做到极致,而且能成为高级厨师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男人贪吃贪喝,自然就喜欢且擅长烹饪。这种说法显得很肤浅,综观人生一世,男人哪有女人贪吃呢?主食零食,女人一样都不拉下,女人心理矛盾之一就是,时刻渴望身材苗条,却又时刻贪恋美食。还有人说,男人天生就喜欢油荤腥臊,桌子上满碗满盏的是他们的菜,旁边一个个窈窕或粉粉嘟嘟的女人也是他们的菜,男人够得意的,一把铲子,一把票子,就把女人搞定了。这种说法稍微朝前迈了一大步,但也不全是道理。还有人说,女人生孩子是本分,男人挣钱和做菜,养好女人,也是本分。这说法有点小幽默的意思,只是女人听得此话多半会不高兴,尽管她们内心还是认可的,至少男人是不可能怀孕生娃娃的,尽管传说某国的某男人曾经一个猛烈的喷嚏,喷出了一个拇指大小的婴儿,仅仅是太小了,其他与正常婴儿无二。还有人说,男人的抽象思维、灵感思维远胜于女人,女人太过感性,难以达到艺术化和思想者的高度,便难以成为美食家,厨师和思想家。这话说来,女人多半又不高兴了,她们多半会回嘴攻击,厨师就是思想家了?老娘呸你们一千次!厨师脑袋大,不是猪头又是什么?当然,男人,尤其是那些结了婚,甘心妻管严的男人,大多乐意让女人喊成“猪头”,卤猪头香,越啃越有味,丈夫猪头,越亲越亲热新鲜,那是爱。其实,女人成不了高级厨师和美食家,无妨,那做品尝家,鉴赏家,享受者,不更好么?既然女人天生好吃,大多是五香嘴,贪吃了大把零食,再抖擞精神,享受男人为自己精心制作的美食佳肴,全然成为一个被呵护着,被爱者,实在是很划算,也很有生活情趣的事情。
  该说说我啦。虽然我吃菜无数,炒菜无数,也常跟家人或朋友说说川菜鲁菜等各菜品的风味,好像真的就是美食家或鉴赏家一样,其实那就跟所有人爱吃爱说却又爱损爱贬谪一样,说说而已,而且自己做出来的菜,大多也只能是自己能吃吃,至于别人吃不吃得下,我就不敢打包票了。在我所炒的菜中,有两样还是基本上能上桌子的,家人和朋友也觉得还行。这两样菜是:活水鱼,啤酒鸭。
  先说活水鱼。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对人类文明做的最伟大的贡献不是四大发明,而是汉字。中国汉字,跟国画书法、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一样,玄妙、深邃与趣味共存。就拿活水鱼来说吧,当初我认为这道菜跟水煮鱼片一样,厨者先端上一钵面上浮满了油子辣椒的鱼片,然后只见他将一勺滚烫的菜油迅速而均匀地泼在肉片上,肉片立即发出滋滋的声音,冒出一股油烟,钵中的水立即沸腾起来,宛若真的是活水起浪(水煮猪肉和牛肉的做法与此相当)。后来,跟人学这道菜的时候,却发现并非完全如此,“活水鱼”仅仅就是一个极诱惑人的名称而已。不过,活水鱼的特点还是极为鲜明的,那就是鲜和辣。四川人所谓的鲜和辣,与外地人不完全一样,比如鲜,舟山人大抵大多将海鲜的原味当成是“鲜”之一类,辣,也与湖南江西等地的干辣不大一样,而是兼顾了其他味道之后形成的辣味,比如最著名的麻辣(如火锅,串串香等),香辣(如各种炒菜,素油海椒等),酸辣(如著名的酸辣粉,或许贵州少数民族的酸汤,也有这个特点),甜辣(如各酱类,还有成都的钟水饺,都有且甜且辣且香的特点)等。做“活水鱼”这道菜,一般以鲫鱼为主,最好是二三两的鲫鱼为最佳,总共两斤左右为宜。需要的作料,一般是家常豆瓣(成都郫县豆瓣也成。不过,将郫县豆瓣说成是川菜灵魂,我觉得有点过了,应该说是成都菜的灵魂才对,因为成都之外还有品种繁多,味美无比的川菜。那个写诗兼研究美食的石光华,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中,带着主持人在宽窄巷子中,操着川味普通话,向观众兴致勃勃地讲解成都的饮食文化。石光华还写过一本关于美食的书,将成都比喻成天堂的厨房。当然,那是诗人的信口之辞,不必完全当真,况且我一直以为天堂是死人住的地方,将人间某地看成是天堂,并不高明。但成都小吃成都菜到底还是有其特色的,在川菜系列中,还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干辣椒若干,并切成筒状,老坛酸菜一碗,大蒜若干瓣,干花椒若干,味精小葱若干。具体做法:先将锅烧热,下菜油(色拉油也行,但色拉油没菜油香),待菜油面上的气泡完全爆裂消失之后,油温正适合,便将切好的酸菜倒进锅内,炒五分钟左右,关键是要炒出香味,然后加水,慢慢烧开,炖上十分钟左右,将炒香的酸菜再炖出香味来,然后再将适量的斗瓣、辣椒、花椒、大蒜等作料放进去,煮上十到十五分钟,便将剥洗好的鲫鱼放进锅里。鱼不能久煮,在估摸鱼熟了时,先下味精,再勾芡,等芡与油水完全融合之后,就可以起锅了,撒上葱花,你便可以尽情享受了。这样做出来的鱼自然很辣,四川人大都喜欢。倘若怕辣,就不必加辣椒或少加,或只用豆瓣便可。记得在宜宾教育学院工作的时候,我常带着我那支叫“罗氏排球队”的兄弟们到学校外面的池塘里钓鱼。那是几块私人承包的鱼池,钓者不管钓多钓少,都必须得全部买下。钓鱼是一种极为时尚和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尽兴之后,再在学校食堂里兴致勃勃地做一盆香喷喷的活水鱼,那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啤酒鸭这道菜,很多地方都有,但做法不一,我学到的是宜宾那一带的做法。但我后来发现,真正喜欢做和吃啤酒鸭的人,并不多。不多就不多吧,只要自己自己开心地做来,开心地吃去,也算是对美食文化有了一点感觉。
  第一次吃啤酒鸭,也是在宜宾教育学院。某天我路过同楼一个姓袁的同事宿舍门口时,闻到了一股夹杂着啤酒味的香味,原来他正与其学生用电饭煲做菜。我进去一看,电饭煲正汩汩汩地响,我便以为是一道红烧菜。过了一个多小时后,那同事给我送来了一小碗菜来,告诉我菜名叫啤酒鸭,一尝,果然好吃,堪称美味,当即便问了他此菜具体的做法。当我某天亲自做这道菜的时候,却并没完全按照那同事的方法来,而是随意做了一些改动,做出来的味道,还算不错。后来又做了一次,请了一个朋友和几个学生来吃,他们都说好吃,尽管他们有给我面子的嫌疑,但那菜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
  啤酒鸭最大的特点一是有啤酒,味道独特,韵味悠长;二是烹制时间长,通常情况下,不花上两个多小时,做出来的啤酒鸭要么没有入味,口感很差,要么鸭肉没烂,吃起来费劲,要么就是有一股苦味。
  做啤酒鸭需要配备的作料一般有:大蒜一小碗,大约二三十瓣,莴笋一至两斤,郫县豆瓣或家常豆瓣二至三两,三斤左右的鸭子(根据个人需要,鸭子可大可小),需配备三瓶啤酒,花椒若干,味精若干,喜欢加料酒的,可以准备两勺料酒。
  具体做法:先将锅烧热,下油,油可以多一些,半斤为宜,等油烧滚以后,将切成块状的鸭肉悉数倒入锅中,反复翻炒,必须将鸭肉中的水分炒掉,时间二十分钟以上,如果火旺,可以控制在十五分钟内。等鸭肉水分没了之后,将啤酒全部倒入锅内,或者先倒两瓶,余下那一瓶备用,比如,火大时,啤酒蒸发过快,便可将剩下的啤酒分两次倒进锅中。啤酒倒进锅内后,盖上盖子,用文火慢慢炖,一个小时后,再开锅查看,如果啤酒不够,再加,如果鸭肉太老,则再炖。估摸时间差不多时,则将豆瓣倒入锅中,反复搅动,汤汁愈加浓酽,面上浮着一层亮亮的红油(红油,也可以说是川菜的一道“风景”,配以红油的川菜就有红油抄手苗条,火锅更是红油的天下,而那油可不是猪油菜油花生油,而是牛油,跟随着辣味,从锅中到筷子,到舌尖,再到食道,即使进入胃部,仍旧是红亮红亮的辣),然后加入花椒。在用盖子盖好。十分钟之后,莴笋就可以放进锅里了。在莴笋熟了时,再将大蒜全部放入。加盖,炖上十五分钟,如果鸭肉烂,莴笋熟,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香味的时候,则放少许味精、精盐,或根据个人口味加几根小葱,便可以起锅了。
  啤酒鸭虽没有活水鱼鲜辣,但因加了郫县或家常豆瓣,也不失辣的劲道。鸭肉性寒,单吃时,行家都要劝食者吃少许生姜,意在祛寒。因此,做啤酒鸭加入大量的豆瓣、花椒或生姜,就是考虑到鸭肉性寒的特点。但这道菜的精髓,自然是啤酒。选啤酒贵在口味,随意,不必追求牌子或价格。比如,用青岛啤酒做的啤酒鸭,就不一定比山城啤酒做的啤酒鸭味道好。不过,没有买到德国或韩国啤酒,不知道用德国韩国韩国泡菜啤酒来做啤酒鸭,是不是真的有一股洋味和江南STLYE的“马”味或“鸟”味。在我们这个将崇洋媚外说成是冠冕堂皇的中西结合的时代里,大凡粘连着洋的东西,都是洋话滔滔,洋屁袅袅。
  在离开宜宾后,我没再做过活水鱼这道菜,倒是有几次回老家的时候,在姐姐和弟弟家做过几次,味道也算将就。在家做菜,图的就是团圆的其乐融融。与朋友在一起,做菜,图的是快乐与放旷。倘若不经意间为爱情做了一道菜,那自然图的是缘分。
  当酒足饭饱之后,望着杯盘狼藉的餐桌,再看看滚滚红尘,再想想无数辛苦与幸福的饮食男女,便觉得,做菜得做出美味,做人得做出人味,美食与人生,就这么吧唧着嘴巴和心灵,消化着生活,也活出了诗意。

余德谦2020 发表于 2022-3-1 06:01:17

文章也挺有诗意。

寻找月亮湾 发表于 2022-3-1 07:15:41

将一勺滚烫的菜油迅速而均匀地泼在肉片上,肉片立即发出滋滋的声音,冒出一股油烟~~~深得吃文化的精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