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x2020 发表于 2022-2-7 12:25:02

我心安处即吾乡!

事出有因,因必有果。这个我们是知道的。只是时过境迁,世事恍如一梦,就象过往云烟被风吹散,哪还说得清楚!
  但亦很可惜,我们总是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搞得人无所适从,却没有人想过,众说纷纭从何而来!
  任何事情发生,消息未经扩散,外人就能了解情况?一本书不曾流行,人会对它有么反应?
  《红楼梦》即使已流行,可你不读这一本书,众人说啥你也不管,周围发生的种种情况,你一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有的一切,你只当是空气,敢问,你对这一切会有什么反应?
  就算听人传说,所产生的种种舛误咎错,悖谬矛盾,谁又不明?口耳相传,我们听到的并不是文字,而白纸黑字,《红楼梦》读者接触的也不是声音!这本书当时有没流行过,不看读者的反应,难道去相信各种传说?虽众人所言甚见分岐,作者不也有他自己的一些想法?
  其实事实本身也就是这样。《红楼梦》,从它的根本来说,它仅仅是一本书而已。一本书,无非是一些文字!拿程高本来说,谁规定了,有印本,就一定是已经流行了?难道就不兴有个例外?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看来,我们还是没有真正的理解它。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惜以身饲虎,只为慈悲度厄!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道理自应晓得!宝玉为甚要出家?一子成佛,七子升天!由是而观之,《红楼梦》的作者自具一颗佛心,性中自有大光明!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好多人想来并不陌生罢。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我不是你,我是不知道你;可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说看。你刚才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是你已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可惜有些人并没很好的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反倒以此作为了进行诡辩的托词。舆论甚嚣尘上,不也如此吗?今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旧时呢?哪个人的嘴里给人塞上了茄子?言论有绝对的自由,行为呢?明里不行暗地里行,知明不知暗的道理谁不懂?
  常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又说是,防患于未然。这都啥呀?任何新生事物一出现,就把它扼杀在摇篮,这世界还怎样改变,文明还怎样进步?
  君子善观其势,其根本就在于任何一种事物的力量,自会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发展趋向!如果说,当时的《红楼梦》真正已流行了的话,舆论对它的客观反应不也如此吗?
  贾岛是一个刻苦从事诗歌创作力求完美,视艺术为生命的诗人,作诗一向精益求精,反复推敲,实可谓字斟句酌。“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足见一首小诗,作来亦费功夫。何况这一部《红楼梦》!
  再从作者自序内容来看,“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能否自圆其说?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作者从一开始创作这一部作品的时候就这么说呀?未来结果,不可预知!这《红楼梦》的作者,莫不是神仙!
  我心安处即吾乡!所谓众说纷纭,还望众心归一!不是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心安处即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