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黄昏2021 发表于 2021-12-1 05:16:58

《微雨读诗经》——愿得樛木,有枝可依

诗经.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樛是个很温暖的字。以樛木来比喻男子,清朗,疏阔,叫人觉得可亲,可敬,可感,更可依靠。若是写文艺小说,南樛会是很不错的男主名字。感觉两个字搭配起来,一位温润如玉的谦厚君子形象,淡淡地映入眼来。
  自古以来,男子的形象入诗,如山,则壁立千仞,仰之弥高,教人徒有敬仰之情。如玉,则至德坚韧,隐忍克制,让人尊崇而不敢妄生生亲近之意。
  诗经中也常以花草、藤蔓等喻女子,以高木、日月等喻男子。《樛木》据说是首祝福新婚的诗歌。诗中用 “樛木”指代新郎,用“葛藟”来比拟新娘,表达感情克制而平和的优雅,充满喜悦和祝福之情,将祝福之情宣泄的兴奋和浓烈,表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婚礼习俗。这样的隐喻,让人似乎目之所见,触手可感。相对就可亲得多。是以,诗经中这如樛木般清雅温厚的男子,才尤稀释珍宝般地尤为难得。因此诗中的男子才这般地让人向往。他像南方茂盛的树木,伟岸高迈,枝条却又披拂下垂,愿意以佛祖般悲悯俯就的姿态,照拂着身边的葛藟藤蔓一样的女子,让她安心在身边驻扎下来,给她依靠,任她攀援,而他像是善良慈悲的君子,用善心或善行去安定人心,扶助他人,成就他人,安抚妻儿。这样的男子该是温煦如阳光般的男子,注定有幸福、美满的生活。
  说到这儿,不由得想起阿娇和她那位英俊的医生夫君,看着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可惜到底不是良配。嫁了他之后,阿娇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反而因他流连花丛,徒生许多烦恼,几年的婚姻不仅损失许多钱财,也浪费了青春和心情。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古时女子,无不想嫁个好郎君。但真正能称心如意的,恐怕从古到今数得出的没几个。就算侥幸嫁得才貌仙郎,能够地久天长,善始善终的,也是少之又少,多少美貌多情的女子的一不小心就将春心错付。才高如卓文君,回文诗写了一大箩筐,白头吟换回来的只怕也再不是当初那琴心如水的司马相如。
  当年号称澳门第一美女的赌王原配黎婉华,据说堪称风华绝代的美女,不顾一切阻挠,嫁给年轻英俊的赌王后,助他事业发达,坐拥金山银山。可惜自己年纪轻轻莫名其妙染上怪疾,继而出车祸,被冷藏,仅有几个子女,疯的疯,死的死,甚至到死都不敢怪罪当年那个薄情郎。
  聪慧剔透如张爱玲,文字如刀似剑,字字入骨三分。当年恋上胡兰成,那个许她“岁月静好,一世安稳”的男子,可谓有才,可谓有情,可惜花了她无数的钱财,许了她蜜语千言,又何尝给了她安稳静好的生活?幸亏她醒悟得早,即使抽身,才能精彩地把自己一生的传奇续写下去。
  作为现代的女子,比古时女子,多了很多权利和自由,除了身体条件不如男性,拥有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和自由。爱别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自尊自爱,有着健全的身体,更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
  特别欣赏舒婷《致橡树》中表达的观点。真正的灵魂伴侣,无论从身体到精神都是平等的,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情投意合,女人依靠男人,靠来靠去,到最后怕只好希望落空,落得个倦倚西风独自愁。
  所以女人要想过好这一生,绝不能像只会攀缘的植物,依附别人,贬低自己,也不能过于痴情,爱别人的同时,要学会爱自己。做你爱的人的身边那个既亲密,又有着独立人格和生活能力的人。才是最好地忠于自己。最好的关系是,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微雨黄昏2021 发表于 2021-12-1 05:28:56

《诗经.螽斯》:处在食物链的底层,群体发展才是硬道理。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被蛰兮。
  ——《诗经.周南.螽斯》
  相信前几年《甄嬛传》大热的时候,大家看过的,一定记得皇后一次被太后罚站螽斯门思过的情节。那么我想请问下伙伴们,螽斯是个什么东东呢?皇后被罚螽斯门思过,是受得什么惩罚,思得什么过呢?
  我们来学习下诗经中的《螽斯》,了解下螽斯在古人心中指代的含义,大家就都明白了。
  原来螽(zhōng)斯,又叫斯螽,,名字听着挺高大上的,其实它就是我们小时候常常逗着玩的“蝈蝈儿”,这么一说,大家能想象它的样子了吧。
  那么蝈蝈这东西何德何能,会被郑重其事地取如此古朴高雅的名字呢?换句话说,它身上哪一点是值得古人如此看重的呢?
  蝈蝈是一种螽斯科直翅目昆虫,体型较大,全身鲜绿或黄绿色,触角褐色。它还是所谓的益虫,主要以捕食昆虫及田间害虫为生,是田间的卫士,捕捉害虫的能手。蝈蝈耐旱皮实,叫声响亮,小孩子向来喜欢拿它来当玩具。最关键的是它繁殖能力超强,常常一窝一窝地生。中国自古以农耕文化为主,加上古人向来注重香火绵继,认为多子多福,所以蝈蝈繁殖能力这一点是让古人最为推崇的。
  难怪《螽斯》这样描述它:
  蝈蝈张开翅膀,聚在一起齐飞翔。子孙多又多,家族真兴旺。
  蝈蝈张开翅膀,聚在一起嗡嗡响。子孙多又多,世代绵延长。
  蝈蝈张开翅膀,聚在一起挤满堂。子孙多又多,和睦多欢畅。
  作为一种低等动物的昆虫,螽斯有着较为本能的自觉性,那就是最大可能地繁衍自己的后代,发展自己的群体,而作为人类何尝不是呢!
  现在我们再来看甄嬛传中的皇后,被罚站螽斯门所为何事。
  宜修皇后貌似端庄贤惠,实则心狠手辣。对于抢了她皇后地位的人,哪怕是亲姐姐都能痛下毒手。杀了姐姐纯元皇后和未出生的皇子之后,她作为太后仅剩的娘家人得以成功上位,可惜也付出了不孕不育的代价。为防止后宫嫔妃怀孕后威胁到她的地位,她对待众嫔妃,不是拉拢就是打击,拉拢几个头脑简单或是没有背景的嫔妃为做她喽啰,成功地实施并完成了一次次的打胎计划。
  太后虽是她的娘家人,是她强有力的后盾,但也不能任由着她胡来啊。毕竟,皇帝是她的亲儿子,杀的可都是太后的亲孙子啊。所以,太后为了家族着想,固然能保她皇后之位,却不能容忍她继续荼毒皇孙。罚她去螽斯门站着,只是个小惩大诫的意思。毕竟在后宫,不能为皇上开枝散叶,绵延子嗣,就是犯了天大的过,何况还残害皇嗣,这一点太后是决不能容忍的。只有子孙绵延,皇朝稳固,她这个太后才会坐的安稳啊。
  
http://img.biiyy.com/tyimg/202112/01/05/323197061.jpg

微雨黄昏2021 发表于 2021-12-1 05:34:1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终于轮到写这篇《桃夭》。
  三百篇的诗经,文风大多质朴淡雅。唯有这篇《桃夭》,用了浓墨重彩的笔触。隔着近3000年的历史,扑面而来的艳丽秾华,扑面而来的风情热烈。
  桃花开的时候,尽情绽放的花瓣,照眼明媚,真秾华到了极致。满树娇红烂漫,万枝丹彩纷呈。桃花隆重热烈的美,本就像一个女人情爱正浓、青春鼎盛的时候,等不急地要把满腔的情意尽数倾吐,是那样的恣情纵意,不管不顾。或开怀大笑,或敛首莞尔,怎么样都是美。
  而《桃夭》中,除了描述桃花灿烂的外形之外,更赋予了桃花女子一样“宜室宜家”的美好德行。比起《关雎》中直白朴素的表达,《桃夭》中对恋慕女子形象的描述更加浓烈生动,那桃花一样艳丽的女子对待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分外饱满热烈,让人一见倾心,难以忘怀。
  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从这一朵被人们寄予宜室宜家厚望的桃花开始,三千年来读书人心中最美的女子形象逐渐变得清晰可感,充满生机。三千年来这一树桃花深情地摇曳在历代文人红袖添香的梦里,始终娇艳饱满而鲜活丰盈。
  经过了三千年的风风雨雨,那份鲜活美丽,始终热烈地绽放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历史长河里,留下别样的感动与温暖。
  
http://img.biiyy.com/tyimg/202112/01/05/323215109.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雨读诗经》——愿得樛木,有枝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