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青是毒瘤 发表于 2021-10-5 05:01:09

揭露【黄衫女子的身份暴露的差不多了】这个帖子的荒谬(转载)

本以为这个说法只是博一笑尔,没想到这么多人当真了。强调一点,金庸不是曹雪芹,金庸写的是通俗武侠小说,不是红楼梦。何况即使是红楼梦,也存在过度解读的问题,请大家尊重原著,不要把脑补当事实。
  1.耶律齐叛变。
  本人历史不好,但较真,耶律齐他爹耶律楚材不是小人物,特查元史耶律楚材传:至顺元年,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至顺元年为1330年,而南宋亡于1279年,也就是说,南宋灭亡后51年耶律楚材才死后封王,那时早已是元朝天下,耶律齐反叛谁?假设耶律齐出场时为20岁,南宋亡时54岁,他爹封王时耶律齐就已经106岁。就算还没死,百多岁才所谓的叛变以获得父亲封王,那郭芙还能百余岁高龄改嫁跟杨过有后人?当然你要说白素贞千岁还能生许士林,我也没办法。
  有人又要说,这是武侠小说,不能严格按照真实历史的时间来推。我就呵呵了,我要讲历史的时候,你说这是小说。我说这是小说的时候,你们说按照历史推耶律齐父亲封王所以耶律齐叛变。我到底是按照历史呢还是不按呢?
  2.传说金庸本打算把小龙女写死。
  请问这个传说出于何处?事实上,金庸本人曾有回答:【小龙女如果没有活著,我第一个会先哭。】我写小说,【不受读者反应的影响】。我要杨过、小龙女团聚,【不是由於朋友或读者的意见】,而是自己同情他二人的爱情,不舍得这样可爱的一对情侣到死不能相会。
  以上出自王怡仁的金庸妙手改神鵰,有实体书查证。为免影响阅读,电子书截图放本文最后。
  此外,神雕侠侣第三十二回有一段绝情谷底描述:公孙止把握不定,金刀直飞起来,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之下,金刀闪烁,掉入了崖下山谷,过了良久,才传上来极轻微的一响,【隐隐似有水声,似乎谷底是个水潭】。从侧面证明金庸开始就垫了绝情谷底是水潭的伏笔。常看武侠的都知道,悬崖下是水潭,就是主角跳崖不死定律。
  君子剑淑女剑重铸为何能说明杨过娶了郭芙或者小龙女死?这其中因果关系何在?事实上,淑女剑小龙女已送给郭芙成为砍杨过手臂凶器,断臂那日君子剑也遗落在郭府,此后并无寻回的剧情(想必这断臂凶器杨龙也不会想要了),金庸改写只是为了说明杨龙定情信物的归宿而已。
  【小龙女没有用佣人的习惯】,说这话的人一定是没仔细看书的。小龙女的师傅本人就曾是林朝英的侍女,孙婆婆也是佣人,另外,新修版倚天第一回,神雕故事结束后三年左右郭襄去古墓,出来两个【侍女】说杨过夫妇外出未归。
  耶律齐叛变致耶律楚材封王,小龙女身死这是杨郭成亲的两大前提,现在这两大前提已不攻自破。接下来,我就当解释一下脑补文提出来的其他细节以完善此驳文。
  3.郭襄找杨过未果。
  从【逻辑】上来说,郭芙嫁杨过和杨过不见郭襄并无必然因果关系。
  比如我也可以假设1说杨过死了,未免郭襄伤心所以并未告诉原委。我可以假设2说杨过知晓郭襄情愫后,避而不见以免她陷入更深(从杨过十六年来带着面具以免再招情孽的行为,从杨过对陆无双和程英不告而别的行为分析,这个可能性很大)。我还可以假设3杨过杀了蒙哥,为避强大蒙古国的追杀而远避海外(终南山当时早已是蒙古地盘)。以上假设1,3还可以顺便解释倚天中为何没提杨过殉城噢,附带福利。
  总之,郭襄找杨过未果的可能解释多了去了,并且每一个解释都比郭芙嫁杨过可能性大。何况,若郭芙活着,互相就是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会因为一个男人一辈子不见?
  所以很多所谓的证据,都是先假设了郭芙嫁给杨过,然后再找出A、B、C旁证。而A、B、C其实可以有太多其他的理由了。那到底真相应该是假设1还是假设2还是3甚至还有4呢?从逻辑上来说,就像审判不能先假定人犯罪再去找证据一样,而应该顺着证据推理出【唯一】的结果。
  4. 陈墨说杨过爱郭芙,金庸说,陈墨功夫深。
  金庸说陈墨功夫深针对的是陈墨说杨过爱郭芙这句话吗?请问【出处】何在?
  对于杨郭关系,个人的意见是,杨过小时候对郭芙有青春期的悸动和好感,但连喜欢都谈不上。看过不少分析文,主要依据是两点,a杨过对郭芙敏感,b杨过对郭芙宽容。现针对这两点进行简要反驳:
  (1)杨过对郭芙敏感。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郭芙确实看不起杨过,以杨过的聪明,必定可以感觉得到,所以他对郭芙自然敏感些。
  其次,从杨过的性格分析,此人性格傲娇又自卑,偏激又缺爱,所以他真心把疯癫的欧阳锋当父亲,也是他爱上小龙女的重要原因。
  小郭芙,相貌好家世好受尽宠爱,而自己呢,无父无母的孤儿,寄住郭家,想融入又被黄蓉猜忌,被大小武欺负。骄傲又自卑的性格导致一方面看不起郭芙和大小武脑子,心想:哼,你们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一方面心里其实又很清楚:他们还真比自己了不起,不管武功还是家世都比自己强,更重要的是有人疼爱。羡慕嫉妒恨又无能为力啊,从这一点来说郭芙是杨过童年阴影都不为过。所以十六年后给郭襄过生日那么大排场,有一点给郭家看的心思:我出息了!
  引用一位天涯网友所说的:不可否认在任何一个版本的神雕中杨过都对郭芙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关注,但我并不认为这是爱情。因为杨过不仅仅对郭芙十分关注,他对郭家所有人都态度都很矛盾,都很敏感。比如说郭靖因为柯震恶一句话把他送去重阳宫备受欺凌,杨过心里还是认为郭伯伯是世界上真心对他好的人。而他原本对黄蓉有诸多偏见,后来黄蓉只不过稍微对他好一点,他立刻就痛哭流涕对她掏心掏肺(原文第十二回)。其实要分析杨对郭芙有没有爱情,只要设想郭芙是男的就行了。假如郭芙是男的,杨过对他的态度还是一样的,在意他的一举一动,嫉妒他衣着光鲜有人宠爱,忍不住想和他比较。这是郭家和杨家两代人之间无法割舍的恩怨纠葛。其实真正通读了原著的人会发现,杨过对郭芙不是暗恋,而是羡慕和嫉妒。他并不是喜欢郭芙,而是渴望与郭芙交换人生。
  (2)杨过对郭芙宽容。
  首先我想问一个问题,杨过有对谁不宽容了?没错,杨过是性格偏激心思重,但是金老爷子是把他作为一个【侠】来塑造的,性格可以不好但为人要侠义,更不能有道德行为上的瑕疵,又怎么能报复世交的郭家后人。
  杨过出场时还是流浪儿只会粗浅武功的时候,就不顾危险救了程陆二女(原文第二回),足见侠义之心。
  其次,仔细研读原文,按宽容就是真爱的逻辑的话,杨过的真爱必须是大小武啊!杨过对郭芙还只是以德报怨,对大小武简直是舍生忘死啊!
  先看大小武怎么对杨过的:【武氏兄弟自幼练功,拳脚有力,寻常大人也经受不起,若非杨过也练过一些内功,早已昏晕。】【武敦儒大怒,将他脸孔向沙地上直按下去,叫道:“你不服,就闷死了你。”杨过眼睛口鼻中全是沙粒,登时无法呼吸,又过片刻,全身如欲爆裂。武敦儒双手用力按住他头,武修文骑在他头颈之中,杨过始终挣扎不脱,窒闷难当之际……】。此外还有第十二回英雄大宴等情节,不一一细述。总之,以上为了说明,杨过和大小武有【积怨】。
  再看杨过是怎么舍身救大小武的:【杨过在二武伤口上轮流吸了一阵,口中只觉苦味渐转咸味,头脑却越来越觉晕眩,知道自己中毒已深,再用力吸了几口,吐出毒汁,眼前一黑,登时晕倒在地】。虽然杨过当时已中情花毒命不久矣,但为了自己的仇人还舍身赴死相救?一来蝼蚁尚且偷生,解毒也并非全然无望,二来剩下的日子为何不留着和小龙女一起好好过,但是为了大小武他放弃了哪怕见小龙女最后一面的机会,这必须是真爱啊!
  以上纯属搞笑,杨过当然不可能爱大小武,说那么多只是为了表明对谁宽容就是爱这个逻辑的可笑。杨过对大小武尚且如此,对郭伯伯的女儿郭芙怎么会不宽容?杨过为了郭伯伯连杀父大仇都可以放下(那时他可不知道自己父亲是坏人),多次救郭黄一家,为何不能放过郭伯伯的女儿? 事实上,这个理由还是原文中杨过自己说的:
  【杨过恨恨的道:"她将咱们害成这样,我不亲手杀她,已是对得起她父母了"小龙女叹道:"咱们不幸,那是命苦,让别人快快乐乐的,不很好吗?"】
  5.黄衫与桃花岛的证据。
  九阴真经:古墓有残本(注意,原文并没有说残本的内容,所以有九阴白骨爪非常正常。更何况,以郭靖与杨过的交情,传授杨过全本的九阴真经很正常。就算不是郭靖,一灯大师啊老顽童等等都可以传授,可能性多了去了,为什么就一定是跟郭芙有关呢?要知道,原文都还没有说郭芙会九阴真经呢)。
  八卦阵法:杨过小时候在桃花岛住过将近一年,且与金轮法王相斗时黄蓉曾经教过,另外杨过与黄药师私交甚笃
  丐帮有事不找峨嵋。神雕主体剧情大概为1244年(由耶律楚材之死推出),郭襄四十岁创峨嵋,为1284年,南宋亡于1279年,也就是襄阳城破郭家殉城之日还没有峨嵋派!黄蓉自然嘱咐丐帮有事找古墓,难道找当时还不存在的峨嵋么?就算峨眉草创,丐帮这种天下第一大帮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只有四绝级别的高手有可能解决了,而那时候还能存世的,也只能是古墓杨过小龙女了,郭襄还不够级别)
  黄衫女会降龙十八掌,请问原文何在?原文只说了黄衫女让丫鬟下场【讨教】降龙十八掌,而且是在明知是假帮主不会降龙十八掌的情况下。
  萧短琴长衣流黄的暗示,纯脑补。我也可以说,制作不同于俗世的长萧短琴,就是衬托黄衫女不羁如杨过,出尘如小龙女。衣流黄也可以解释为衣钵流传给黄衫女。至于穿黄衣,在大战襄阳那一回里杨过穿的衣服,正好是传承衣钵的意思。【郭襄大喜,凝目望那两人时,但见左首一人青冠黄衫,正是杨过,右首那人白衣飘飘,却是个美貌女子。两人各执长剑,舞起一团白光,随在神雕身后,冲向高台】。
  黄衫处理倚天剑和屠龙刀的时候的口气就像处理自己家的东西一样。首先,倚天剑屠龙刀都是用杨过武器所铸的啊。其次,倚天剑屠龙刀万一落入奸人之手怎么办,以黄蓉之智,极有可能留下一个监察之人,以郭杨交情和杨过的江湖地位,此责交给古墓后人,合情合理,而且郭家没有后人出现在江湖,以郭杨两家的关系,郭家之事由杨家接手照看,也是应该的而且必要的。也侧面解释丐帮有事找古墓。
  至于从名字上说什么巧合,纯脑补。就因为一个姓杨一个名字有芙,杨逍与纪晓芙是一对就能说明杨过郭芙是一对?太可笑。再次强调,武侠不是红楼。
  另外,黄衫和桃花岛有关系很正常,天下五绝本来就有很深的纠葛复杂的关系啊。而且就不能是因为郭黄将毕生所学备份了在古墓么?神雕倚天百余年的空白,就不能是古墓后人娶了郭家后人么(襄阳城破之时破虏公年纪可不小了)?非得是因为杨过娶了郭芙?
  驳了这么多,主观来说说杨过娶郭芙的可能性。杨过等了小龙女十六年,仍然纵身一跃,小龙女若死,杨过殉情的可能性都比娶郭芙大多了。小龙女若是中毒身亡,杨过恨郭芙还来不及呢,找她报仇的可能性都比娶她大。
  黄衫女表明身份: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神雕侠侣这整本书的女一号无疑是小龙女,神雕侠侣这书名无疑是说的杨龙二人!如果神雕侠侣指的杨过郭芙,那金老爷子神雕侠侣这整本书算是白写了。
  有人说郭芙也有雕,郭芙那雕能叫神雕么?金庸笔下可称神物的,只有杨过的雕兄了。何况郭芙那俩雕早死了,杨过跟它们熟么?郭芙那雕严格说还是郭靖黄蓉的呢,咋不脑补杨过娶了黄蓉呢?

粪青是毒瘤 发表于 2021-10-5 06:09:35


  
http://img.biiyy.com/tyimg/202110/05/05/208090539.jpg

粪青是毒瘤 发表于 2021-10-5 07:43:38


  本帖最后由 烛泪~蝴蝶舞 于 2014-9-12 09:05 编辑
  此前有文章称黄衫女子其实是杨过和郭芙的后人,此说实在是荒诞至极。特作此文以反驳之。
  耶律楚材的封王与耶律齐是否叛变无关
  《元史》中记载耶律楚材之死“后虽憾之,亦以先朝旧勋,深敬惮焉。甲辰夏五月,薨于位。年五十五。皇后哀悼,赙赠甚厚 ”。可见耶律楚才与当时临朝称制的乃马真后虽有矛盾,但并没有因此被问罪迫害,而是死于任上,甚至死后还受到皇后的哀悼并给予厚葬。既然没有被问罪下狱,迫害致死,平反之说从何谈起?
  至于耶律楚材被追封为广宁王,并不如那篇文章所言是神雕故事结束后三年的事。神雕结局的襄阳大战中杨过飞石打死蒙哥,蒙哥死去公元1259年,而耶律楚材被追封却是1330年的事,此时距离神雕结局的时间已经过去七十一年了!!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后裔,却深受汉化,是当时的大儒,他毕生致力于汉化元朝的政治体系,对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能在去世近百年后被追封实在是因为他本人的贡献,与其后嗣无关。
  《倚天屠龙记》中也多次提及耶律齐,在三十三回追溯丐帮降龙十八掌的传承中,也承认他是帮主。依照《天龙八部》中丐帮中人得知乔峰身世后的态度,如果耶律齐真干了背叛丐帮,投靠朝廷的事情出来,必然是要被逐出门墙的,但倚天之中却并没有这方面的表示,依然认他是前帮主,所以耶律齐为父亲平反而背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耶律齐被霍都在脸上打了个伤口出来导致毁容是黑化的前兆,更是无稽之谈。金庸《书剑恩仇录》中的余鱼同本是个一表人才的美男子,也是惨遭毁容,满脸烂疮,但并没有因此违背侠义之道,走向黑化之路。《倚天屠龙记》中和杨逍同为“逍遥二仙”的美男子范遥为反元大业,竟毁容卧底,可见在金庸笔下男子毁容根本不是什么黑化征兆,反而是敢于为侠义牺牲的表现。
  “琴短箫长衣流黄”的真意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三回篇名是“琴短箫长衣流黄”。这个回目对照的是黄衫女子出场的架势,四名白衣女子抱着短了一半,窄了一半的瑶琴,四名黑衣女子手持比常见洞箫长了一半的黑箫出现,随后黄衫女子才翩然登场。
  这琴和萧确实奇怪,但随后作者变指出:“八女手中的瑶琴、洞箫似均为金属所制,长短尺寸可做攻防兵器。”正因为琴和箫是做武器使用,自然要与寻常的瑶琴洞箫不同。寻常瑶琴长三尺六寸六分,差不多有一米多长,试问一米长的琴如何做得兵器?而原本细管状的洞箫加长后反而会更加称手,因此琴短箫长完全符合兵器工学,是十分合理的,并没有意味在其中。《倚天屠龙记》里张翠山使得一柄判官笔,这种笔形武器也是金属制造,比书法用的毛笔要长很多,一般能达到二三十厘米长。
  此外,即使琴能代表小龙女,箫又如何能代表郭芙,神雕中并未写明郭芙会吹箫,真正会吹箫并以此为武器的姑娘其实是程英,她既会吹箫,又是黄药师的入室弟子,真按那文章作者的脑洞,说程英嫁给杨过岂不是更加合理?当然这种过度引申本身就毫无意义。
  而“衣流黄”中的“流黄”一词是名词,指褐黄色,李善注引《环济要略》:“间色有五:绀、红、缥、紫、流黄也。”《西京杂记》卷二:“ 会稽 岁时献竹簟供御,世号为流黄簟。” 宋高似孙 《纬略》卷七:“ 颍子颜 曰……中央土,土色黄,黄加黑为流黄,流黄为中央之间色。”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凡地球以上,人种五,其色黄、白、黑、赤、流黄。”即使是那篇文章所引江淹《别赋》“慙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一句,此处流黄一样是指颜色。同时“流黄”也指绢,是一种衣料,《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丑]手执流黄。[浄]你会织作,一发从我罢。”周宸藻 《浪淘沙》词:“玉梭和泪织流黄,蹙得远山眉又浅,怕整残妆。”而“衣”是古文中常用的名作动,表示穿着,因此“衣流黄”可指穿着褐黄色的衣服,或者是绢制的衣服。
  而文中描写黄衫女子穿的是淡黄色,金庸在后记中说“本书的回目是模仿柏梁体一韵到底的七言诗四十句”“柏梁体”又称“柏梁台体”,一般古体诗只要求双句押韵,近体诗则多是首句入韵,隔句押韵,而这种诗每句七言,都押平声韵,全篇不换韵。金庸自言不擅诗词,古体诗写起来加倍困难,为押韵而又词语使用不严谨也并不奇怪,硬要生退“流黄”是指夫妻别离,这却是古诗词里从未见过的用典,属于那篇文章作者的生造。

粪青是毒瘤 发表于 2021-10-5 08:38:34

黄衫女子会九阴真经系出重阳遗刻
  旧版神雕中重阳遗刻是九阴真经的总纲,但新修版中金庸改为王重阳在通览九阴真经之后,精通其要旨破解了玉女心经,他所留遗刻是九阴真经的要旨所在,并且是破解玉女心经的武功,倚天中并未说黄衫女子通晓全本九阴真经,而是说她武功跟周芷若似是一路,并且也会九阴白骨爪而已。在光明顶上,灭绝师太用峨眉九阳功打张无忌,结果对上张无忌体内的九阳神功真气,两人都觉这武功似为一路,是以金庸笔下的武学传承,并不论是否全盘修行与否,只要同出一源,也会有相通相类之处。而黄衫女子会打狗棒法更不奇怪,杨过由洪七公授打狗棒招式,又由黄蓉授其打狗棒心法,古墓一派传承打狗棒法又有何奇?
  古墓派有侍女正恰恰是其门派作风
  有人惊讶于古墓派竟会有侍女,其实小龙女的师傅本就是古墓派祖师林朝英的侍女,而小龙女身边自幼便有孙婆婆照顾。杨龙归隐之后,并不是宅居古墓,而是四处游历,收几位侍女照料起居以及在他们外出时看顾古墓和居住地也是合情合理的。小龙女早期性格不愿下山实则是因为对人世一无所知而感到害怕,她和杨过成亲后已经表示愿意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愿意伴他四海游历,和周伯通、一灯大师等人也相处的融洽愉快,金庸笔下人物性格多为成长型,实在不能以一时的性格来考量整个人物。
  关于小龙女的中毒
  小龙女中毒是被金轮国师和全真七子打伤后,又在疗伤时中了冰魄银针,导致毒入经脉,她的毒难解之处正在于无法把五脏六腑中的毒素排除出来,而白鱼和玉蜂浆恰恰能净化这些脏腑内的毒素,书中描写道:“他(杨过)凝视小龙女,虽见她容颜雪白,殊无血色,但当年中毒后眉间眼下那层隐隐黑气却早已褪尽。”眉间眼下都没了黑气,面容回复白净,显然是浸入经脉的毒素被排出和净化了。
  郭芙的结局
  三十三回追溯丐帮降龙十八掌的传承时说南宋末年,帮主耶律齐得岳父郭靖的帮助而学全了十八掌。如果郭芙真与耶律齐离异改嫁他人,何以还要强调郭靖和耶律齐的岳父与女婿的关系。郭芙的结局虽然在书中没有写明,但并不是留白,郭靖黄蓉夫妇一片苦心,用玄铁重剑铸屠龙刀,以君子淑女二剑铸倚天剑,以此藏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为了的就是反元大业,他们将屠龙刀传给儿子破虏,将倚天剑传给次女郭襄,本意就是希望他们能好好活下去,而并非逼迫他们跟着自己一起死守襄阳,虽然破虏身亡殉国,但长女郭芙存活下来是毫无疑问的,除了郭芙之外,郭靖黄蓉的弟子武敦儒武修文也都活下来,还开枝散叶,他们的后人在倚天中也有登场。再说郭芙此人虽然草包鲁莽,但对父母也的确是真情,虽然任性自私了一点,但始终是郭靖黄蓉的长女,大节不亏,哪里会在家国危亡之际闹着离异改嫁,甚至背着妹妹偷偷跟杨过隐居之人?那篇文章的作者这等写法实在是对神雕人物本性的ooc解读。郭芙最有可能的结局无非是作为丐帮帮主夫人,协理丈夫打理丐帮,最后自然终老。

粪青是毒瘤 发表于 2021-10-5 09:05:44

杨过并未刻意避见郭襄
  神雕最后,杨龙二人与郭襄在华山分别时,杨过对郭襄说:“小妹子,你好生保重,你如何何为难之事,虽无金针,仍可来要我为你办到。”而郭襄三年寻访想过,一为见杨过一面,二为得知他的近况,却并非是因为遇上了为难之事。郭襄前往终南山古墓寻找杨过的时候,只见到两人的侍女,而杨龙二人去外远游未归,这本就是再常见不过的错过罢了,杨过又无未卜先知的神通,郭襄亦没有先行一步的投书问简,两相错过又有何奇呢?如何能说杨过态度改变,开始刻意避见郭襄,若郭襄真遇上为难之事求上古墓,杨过必然是要出手帮助的。
  同时灭绝师太在对周芷若交代倚天屠龙记的秘密时说:
  “因此她聘得高手匠人,将神雕大侠杨过留赠给郭师祖的一柄玄铁重剑熔了,再加以西方精金,铸成了一柄屠龙刀 ”
  可见杨过也是牵挂郭襄的,特意将玄铁重剑留赠于她。这个留赠二字,说明二人本可能有一次见面重逢的机会,却因种种原因再度错过,最终杨过只能留赠玄铁重剑给郭襄。这可能是杨过曾经重新造访襄阳,而郭襄在外游历未归,因而错过,不然一个留字从何谈起。
  假若杨过娶了郭芙,郭襄作为妹妹怎会一无所知,郭靖黄蓉夫妻作为父母,哪会忍心见她苦苦寻访杨过却还要将她瞒在鼓中,是以原文的推测无论逻辑还是情理都是不通的。
  杨过得黄蓉传授奇门八卦
  首先金庸书中并没有说什么古墓外有八卦树阵的表述。
  史红石摇头道:“我从前不识,爹爹死后,妈妈同我,带了爹爹的竹棒儿,坐车走了好
  几天,就不坐车了,上山去。妈妈走不动了,歇一歇,在地下爬了一会,后来到了树林外
  边,妈妈大叫几声。后来一个穿黑衣的小姊姊出来,后来杨姊姊出来,问了妈妈许多话,拿
  这棒儿去了半天。后来妈妈昏了过去。后来杨姊姊便带了我,又带了八个穿白衣裳、黑衣裳
  的小姊姊,坐了车子来啦。”
  这是对黄衫女子居住环境的表述,从这里看并没有什么树阵的说法。
  另外杨过在神雕大胜关乱石阵一役时已得黄蓉指点了奇门八卦之法,他本人对这些法门也非常有兴趣,而郭芙却并不懂这些,即使古墓派后人通晓奇门八卦,也是由杨过所传的。
  君子剑淑女剑
  新修版中将倚天剑改为是由杨过和小龙女的君子剑和淑女剑铸成的,认为杨过之所以献出定情信物是因为小龙女已经去世。然而,不是人不在了才更需要睹物思人,哪里会舍得送走呢?杨过夫妻将君子淑女剑交给郭靖,恰恰是因为两人久别重逢,共结连理,既以相守,又何必执着于物呢?
  再说君子淑女剑被献出,是为了铸造倚天剑来传承郭靖黄蓉夫妻的反元大业,郭靖夫妻对杨过有恩有义,此行此举更是为国为国,杨过奉上自己和小龙女的定情信物襄助郭靖黄蓉夫妻的计划,于情是报答他们对自己的恩情,于义也是为国为民尽一份力。而那篇文章却曲解为旧爱去世,随意处理定情信物,这种无情无义的态度才一直是金庸所批判的,金庸塑造的正面人物素来重情义,而神雕正是一部写情义的小说!!
  至于此文中的其他观点更是不值一提,说殷天正殷野望父子的名字暗示耶律齐背叛更是荒谬之极,殷天正父子与耶律齐,甚至与丐帮都毫无关系,用毫无关系的人物名去影射另一个人物简直毫无道理,纯属那篇文章的作者在胡言乱语,而且金庸在取名上有个习惯,就是借古人之名,像杨过就是借南宋诗人刘过的名和字,郭靖也是借南宋时期同名之人的名字,殷野王之名则是借至恒伊的小名,恒伊小名恒野王,野王一名本也是古人常见的名字,并不奇怪,那篇文章的作者以此附会实在荒诞。
  在神雕的后记中,金庸对理性阅读武侠小说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读小说而采用功利观点或知识观点,读小说时的趣味大减,当然也可以这样批判的态度来读,然而已不是审美的态度,不是享受艺术、欣赏文学的好态度了……读武侠小说要热情洋溢的读,跟随热情、正直而冲动的角色,了解他做热情的事,做正直的、不违自己良心的事,不自私自利,不要老是计算是不是有好处,有利益!!”金庸已表态至此,他确实不是那种喜欢大玩文字游戏,让读者费心解谜的作者,甚至恰恰相反,他希望读者以热情而非理智、功利的态度来读自己的作品,称金庸故意将真意隐藏于春秋笔法中,完全对金庸小说的文字过分意淫,过度引申,对留白之处肆意脑补,这种所谓揭秘式的过度解读实在与金庸本人的意愿背道而驰,正是他最不乐意见到的。《倚天屠龙记》里写金花婆婆的丈夫银叶先生是被西域哑头陀毒害,以至于很多人联想到化名花剌子模高手的苦头陀范遥。为了避免过度解读造成的误会,金庸特别将之改为西域番僧,替范遥彻底解除嫌疑,足可见他对这种行为的不满之情。
  金庸在倚天后记中写杨龙之间的爱情至死靡他,已足见其态度了!!

粪青是毒瘤 发表于 2021-10-5 09:29:52

自顶了。

柳文若 发表于 2021-10-5 11:09:23

这个帖子对于仗剑来讲有着划时代的重大意义!!鉴定完毕!!!

我自横屌向天笑 发表于 2021-10-5 11:24:22

顶一个!有争论才有真相,仗剑需要这样的文章!
  不过对“黄衫女子身份”那位仁兄也要顶一下,毕竟费了不少精力和心血,许多观点也是比较新颖的,算是对神雕的另一种解读。那篇文章我也读了,其中对郭芙杨过从小到大的感情描写我觉得有些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童年对某女孩或男孩既嫉妒又喜欢还讨厌的心理成长过程,有时还会影响一生,不论金庸原意如何,我还是宁愿相信杨过小时候喜欢的对象是郭芙。

歆唐 发表于 2021-10-5 11:34:27

天天刷屏的黄衫女子时代终于要结束了么。。。

粪青是毒瘤 发表于 2021-10-5 12:38:26

@我自横屌向天笑 2015-03-20 11:21:11
  顶一个!有争论才有真相,仗剑需要这样的文章!
  不过对“黄衫女子身份”那位仁兄也要顶一下,毕竟费了不少精力和心血,许多观点也是比较新颖的,算是对神雕的另一种解读。那篇文章我也读了,其中对郭芙杨过从小到大的感情描写我觉得有些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童年对某女孩或男孩既嫉妒又喜欢还讨厌的心理成长过程,有时还会影响一生,不论金庸原意如何,我还是宁愿相信杨过小时候喜欢的对象是郭芙。
  -----------------------------
  那个人的帖子,属于纯粹胡扯来的。
  我给你看原文。
  给你看原著内容啊
  【舟行半日,天色向晚,船只靠岸停泊,船家淘米做饭。郭芙见杨过不理睬自己,既生气又觉无聊】,
  【杨过道:「你说不好玩,问我干幺?」郭芙碰了个钉子,很是生气,转过了头不睬他。】
  【杨过又惊又怒,气血上涌,满脸胀得通红,登时按捺不住,反手一掌,重重打了她个耳光。】
  【杨过厌憎郭芙与武氏兄弟,听黄蓉这幺说,得以不与他们同场学艺,正合心意,当下跟着她走向内堂。】
  【郭芙拍手笑道:「你在这里捣甚幺鬼?」杨过扶着岩石,慢慢支撑着站起,向她白了一眼,转身走开。】
  你觉得这像是男孩子喜欢女孩子应该有的举动吗?根本连见都不想见,一个耳光直接最大力,女孩子和他说话,他也完全不想理
  反而杨过对龙女的表现是真的完全不同的,其实杨过和龙女才是真的青梅竹马。
  但是杨过对龙女可真不是这样,虽然龙女对他也是冷冰冰的。
  【杨过脸上一红,立时收声止哭,低垂了头甚感羞愧,但随即用眼角偷看那少女,见她也正望着自己,忙又低下头来。】,在孙婆婆那里哭不羞愧,龙女来了哭就觉得羞愧
  【杨过恭恭敬敬的跪下,向小龙女咚咚咚的叩了八个响头,说道:「弟子杨过今日拜小龙女姑姑为师,自今而后,杨过永远听姑姑的话,要一生一世照料姑姑周全。倘若姑姑有甚危难凶险,杨过要舍了自己性命保护姑姑,如有坏人来欺侮姑姑,杨过拼了命也要将他杀了。」其实此时小龙女的武功不知比他要高出多少,但杨过见她秀雅柔弱,胸中油然而生男子汉保护弱女子的气概,到后来竟越说越慷慨激烈。小龙女听他语气诚恳,虽话中孩子气甚重,却也不禁感动。】,杨过觉得龙女是弱女子要保护,但是他对郭芙的那一巴掌,可是不留情的,莫非那也是相爱相杀,不如叫SM吧?
  【杨过平时看惯了,向来无动于中,但这天日间为了小龙女赶他不赶而大哭大叫一番,心情激荡,见到这双白足,只觉说不出的可爱,心道:「我只须乖乖的听话,姑姑便不会赶我走。我一生一世在这里瞧着她这对小小的白脚儿,那一生一世就开心得很。」胡思乱想片刻,不敢再想,便即入睡。】,这也是新修的内容,金庸写的是通俗小说啊,我是不懂,你们过度解读意义何在,还是那么恶心的人。
  【杨过按着心经第七篇下段所载,记清了招式之后,与小龙女俩一招一式的试演下来。其时二人修习心经上半部的内功初成,出手迅捷轻盈之极,剎忽来去,尽是奇招怪式,偏又快速无伦。杨过以前与小龙女对招,心中总是存着一份诚敬之意,手掌连她衣衫边缘也不敢碰到。但练到第七篇下段的功夫,每一招每一式皆是由自己奋力回护对方,心中假想敌人出招凌厉凶狠,小龙女难以抵敌,时时处于极大凶险之中,拆招既久,心中自然而然觉得小龙女已不是武功较己为高的师尊,只觉她柔弱可怜,受恶人欺凌,非自己出力保护不可。
  小龙女本来年纪比他大了几岁,但自幼生长于石墓之中,少见天日,所练的玉女神功又有少忧少虑、驻颜缓老之效,因此两人相较,倒似杨过的年纪反大过了她。这套武功一练,杨过到后来只觉小龙女是个依赖自己保护的小妹子,更不当她是姑姑师父,所有拳招剑法,尽用于代小龙女挡架敌招,竟不顾及自己。这幺一来,这第七篇下段的功夫,便练得丝丝入扣,将心经中武功的原意显示无遗,不仅招式相合,更连拳旨剑意,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龙女招式上受杨过代挡保护,时刻稍久,心随手转,不自禁生出依赖顺从之情,师尊的架子尊严忽然尽去,两人目光偶尔相对,一个怜惜回护,一个仰赖求助,突然间心灵相通。这本是心经内功的原意,徒练内功,难达此境,一与外功相结,两人不由自主的内外交融。
  这日练到一招「愿为铁甲」,杨过须得双臂环抱小龙女,似乎化为一件铁甲,将她周身护得不受敌伤,小龙女则须束手受护,自行调匀真气。杨过纵身向前,双臂虚抱,其实并没碰到师父身子,但眼光中脉脉含情,显得决意自舍性命,为她尽受敌人刀枪拳脚。
  小龙女一与他眼光相接,红晕上脸,微感不妥,眼光中露出羞怯之情,轻声道:「过儿,不好!」杨过便即跳开。
  两人在古墓中相处日久,年岁日长,情愫早生,只是一个矜持冷淡,一个尊敬恭顺,即在言语中亦无丝毫越礼之处,此刻所练武功既须全身纵跃出力,更时时刻刻设想处于生死存亡的一线之间,种种礼法提防,早已减弱,自然顺了凡人有生俱来的本性。这日从头练起,练到「亭亭如盖」那一招,小龙女叫声:「啊哟!」一个挫步,向前斜身摔倒。
  杨过纵身向前,凭虚扑在她身上代挡敌招,双足分开撑地,英间使力,上身挺起,不和她身子相触。此时敌人赶将上来,欲待伤害杨过。小龙女便挺长剑从杨过两腿之间的空隙上刺,一剑通入敌人小腹,就此杀了敌人。
  杨过腰背出力撑住身子,不令自己压到小龙女身上,却见她眼波盈盈,满脸红晕,嘴角边似笑非笑,娇媚百端,不禁全身滚热,再也难以克制,双臂抱住了她身子,伸嘴欲在她脸颊上一吻。小龙女年过二十,心中自非全无情欲,给杨过这幺一抱,见到他的眼光,不由得心中动情。但她自幼所练内功是冷漠自制,不论外界如何生变,自己既不惊惧,亦不动怒,动情自然更加不可,蓦地里觉到不妥,出力跳起,脱出杨过的搂抱,顺手重重在他臀部猛击一掌,喝道:「你不乖!不练啦!」奔回石墓。】这是金庸写的新修的内容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揭露【黄衫女子的身份暴露的差不多了】这个帖子的荒谬(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