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0573 发表于 2021-7-9 17:46:36

沈荡小镇,唱出了在外游子的心声

网上一首歌专唱海盐沈荡镇,歌曲表达出词作者对家乡变化的无奈;记者实地走访发现,镇上曾经繁华似上海南京路的百年老街正在离我们远去——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最近,一首名叫《沈荡小镇》的歌曲出现在网络上。演唱者饱含感情地唱出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这首歌的演唱者唱出了对家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忧虑。这首歌受到不少网友的关注。
  
  网络歌曲《沈荡小镇》
  
  这首网络歌曲出现在国内一个网友翻唱网上,上传这首歌的网友是“方飞2009-”,歌词基本照抄罗大佑的《鹿港小镇》。记者从网友“方飞2009-”的个人主页上了解到,他来自嘉兴海盐,今年30多岁,目前在外闯荡,喜欢上网和音乐。由于他的个人资料非常简单,很多网友都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更不用说与他取得联系了。于是,记者特地赶到沈荡找线索,但没能找到。
  
  网友“方飞2009-”前前后后上传了101首歌曲,大多数是翻唱的,每首歌都很受人关注,其中《沈荡小镇》这首歌最受追捧。在歌名后面,网友“方飞2009-”还写上了“我的家乡浙江海盐沈荡镇”这几个字。这首歌表面上唱的是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实际上表达出词作者对家乡种种变化的无奈。网友“方飞2009-”是这样介绍这首歌的:在秦始皇时期就建立郡县制的千年古镇海盐沈荡镇,如今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
  
  沈荡镇曾经的繁华
  
  沈荡镇是海盐县的大镇。《海盐县图经》记载:“沈荡为大镇,去县二十六里,水四通,如硖石,海盐西北境民皆赴之。列廛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
  
  清末民初,这里已有通往嘉兴、王店、凤桥、苏州、湖州等地的快船。附近几十里范围内的农民经常摇船、肩挑、手提各种物资到沈荡赶集,集市十分繁荣。民国初年,沈荡的营业额超过县城武原镇。人们对当时的沈荡有这样的描述:“东市有木行,中市有钱庄,东西爿两当,还有三十六爿稻米行。”可见当时这里的商业之盛。
  
  实际上,当年沈荡最繁华的就是贲湖东路,有人认为不亚于上海南京路。这里曾是沈荡商业中心所在,商号林立,小桥流水,青石铺街。海盐县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这里存有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人路过沈荡时曾作诗:鸣笛机船日夜过,江湖来往物华多。盒音正响流行曲,何必高吭唱棹歌。
  
  但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水路衰落等多种原因,沈荡的发展和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两三年前,曾有人这样描述贲湖东路:“贲湖东路全长80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几幢清代古建筑分建于街道南北两侧,南侧建筑傍着市河。几扇摇摇欲坠的木格子窗,在寒风中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仿佛诉说着悠悠百年往事。”如今的贲湖东路甚至可以用“没落”来形容。
  
  百年老街何时重生
  
  昨天上午,冬日的太阳显得苍白无力,偶尔从云缝中射出几缕光线,照在临河的贲湖东路上。
  
  临街是一排木房子,雕梁画栋非常讲究,但是住在这里的人很少,绝大部分房子不是大门紧闭就是残破不堪,在寒风中显得异常萧条。穿过狭小的通道,记者推开“陆家厅”的一扇木门,发现里面拥挤且陈旧不堪。陌生人闯入,竟没有人出来。屋顶上有猫,看到人后“喵呜”一声跑进一个破洞。
  
  而《沈荡小镇》这首歌中提到的黄酒厂,如今已经成了“海盐国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不过还在生产黄酒,走在附近能闻到浓郁的酒香。据说这家酒厂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换过几任老板,现在的老板是谁,当地很少有人知道。
  
  酒厂附近有多块大空地。当地人说,以前这里都是古建筑,后来被拆掉了,其中就有非常豪华的“金家厅”。如今,空地上只剩巨大的条石供人想象当年的繁华。
  
  56岁的沈荡人王靖正和一群老人坐在摇摇欲坠的木楼边懒洋洋地晒着太阳。说起当年的繁华,王靖等人来了精神。王靖住在河对岸,他称小时候能到老街上逛一逛是很奢侈的一件事。
  
  “街上酒馆、棉花店、酱油店、烟店应有尽有,什么东西都买得到。河里停满了来自杭州、苏州等地的船只,热闹得很。”王靖说,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关注这条百年老街了,“如此下去,这条百年老街就要消失了。”
  
  王靖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老街周围的公路上车流如梭,但与这里毫无关系。
  
  据了解,当年沈荡户籍人口有3000多人,现在不到2000人,年轻人都去海盐县城、嘉兴市区、杭州、上海等地工作、生活了。现在,百年老街上的房子拆了不少,剩下几名风烛残年的老人住在一些破烂不堪的老房子里。78岁的姜成荣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眷恋故土,他死活都不肯离开。
  
  走在冷清的百年老街上,大部分时候只能看到匆匆而过的路人。当年商贾云集的贲湖东路,在周围林立的厂房衬托下,显得死气沉沉。下转2版
  
  记者离开沈荡时,耳边响起了《沈荡小镇》这首歌,“再度我唱起这首歌,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归不到的家园 家乡的小镇。”
  
  附《沈荡小镇》部分歌词
  
  假如你先生来自沈荡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黄酒厂的后面
  
  竖着烟囱的那家小小庭院
  
  假如你先生来自沈荡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
  
  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 家乡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都市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 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 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
  
  家乡的小镇
  

xx0573 发表于 2021-7-9 19:17:51

家乡的小镇
  

海角老狼 发表于 2021-7-9 19:37:59

沈荡人路过...

荤什锦 发表于 2021-7-9 20:28:40

在沈荡度过最美好的青春时期
  无限留恋与感慨

小洁715 发表于 2021-7-9 20:48:48

沈荡人路过...

raul428 发表于 2021-7-9 21:01:38

政府不给力啊,这样的小镇就没落了。。

83031919 发表于 2021-7-9 21:32:26

这么多沈荡人啊
  

mzx1012 发表于 2021-7-9 22:55:33

沈荡边上。。。于城人路过,到嘎兴气

听风118 发表于 2021-7-9 23:32:32

我也 是 沈荡人呀
  

听风118 发表于 2021-7-10 00:00:06

说起我们 沈荡,我是 从小就在 沈荡长大,看到沈荡兴衰和成长。80年代时,我们还在念中学,其沈荡的繁荣景象就像上面所说如此繁华,每当夜幕降临时,还是一片热闹景象,沈荡当时的 也 生活也主要是电影院,在7点的第一场电影之前,许许多多的人都 聚集在电影院广场上说说笑笑,但还有帮小混混经常找事打架。
  还有最热闹的 是 一年两次的 商品展销会,人山人海,有周边县市的供销社系统都来 搭棚摆摊,热闹似锦,展销的 产品样样是货真价实。对我影响最深的 是彩色电视机,和那些各式各样的 双卡收录机,让我看了 又看,最好我也能买一台呀!
  虽然都是曾经的 往事,但回味时还是那么美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沈荡小镇,唱出了在外游子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