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6-16 00:03:46

“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社交智慧

自从几千年前的周朝时期开始,中国就有着一套相对完善的餐饮礼仪制度。
经过几千年的发扬和传承,这些餐饮文化可以说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一种基因。
以至于到了当今时代,吃饭、聚餐、应酬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普遍和正常的社交活动——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饭桌上联络感情、商谈事情。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6/00/qucnhljfpbk.jpg
越是重要的地方,需要讲究的细节和规矩也就越多,饭桌上也是如此。
更何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上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中间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谈判、下到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吃饭时都有许多礼仪和规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既然是天大的事情,就要用好餐桌上的礼仪和规范,才能让自己的事业和人际关系锦上添花。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6/00/xhcs1pqani0.jpg
在一张小小的饭桌上,每个人的修养和人品就好像是眼前的杯碗盆碟一样,完完全全地展现在他人面前。
如果不注重饭桌上的礼仪,就会让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影响自身未来的发展。
尤其是作为请客的东道主,更要注意老祖宗总结的“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等社交智慧。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6/00/gqqxgzotsqn.jpg
所谓菜不摆三,就是说在请客的时候,即使客人的人数再少,甚至只有一个客人,也不能上三个菜。原因有三:
其一,聚餐讲究的就是团团圆圆、好事成双,而数字“3”为单数,这与中国人喜欢讨个好彩头的习惯不符;其二,在祭祀祖先或神灵的时候,贡品往往会摆三样,如果招待客人也摆三样菜,有的人可能会比较忌讳;其三,三的谐音为“散”,与“聚”的意义相反,在国人的观念里,多少有些不吉利。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6/00/pegpsagmfh5.jpg
接着就是筷不成五。筷不成五的“五”并不是特指数量,而是指筷子的长短,也就是主人分发给客人的筷子必须长短统一。
如果客人拿到的筷子长短不一,首先就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然后看起来也不美观,最后就是有一些“三长两短”的意味在里面,同样也会让人觉得不吉利。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6/00/wgqlvdohp22.jpg
最后是席不成六。也就是说,饭桌上的人数尽量不要是六个人。这是因为,饭桌的座次通常都是主人和主宾对坐在桌子的两端,其他人分坐在桌子的两侧。如果俯瞰这次六人的宴席,形态就像一只乌龟。
为了避免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况发生,一般聚餐、应酬的时候,都不会选择恰好六个人入席,而是选择八个人、十个人、十二个人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6/00/usbpjuheg5s.jpg
在当今时代,只要一张饭桌上坐了两个人以上,那么就不是单纯的吃饭那么简单。更多时候,吃饭只是一种形式,社交才是重点。
诚然,饭桌和酒桌上有很多繁文缛节,也有很多陋习,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是注重餐桌礼仪的人,越懂得克制和自律。
在那张小小的饭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只顾着大快朵颐——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都有很多双眼睛在观察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如果能在社交应酬中、在小小的饭桌上,表现出大大的修养和得体,就会改善和扭转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为自己建立更宽的人脉、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啥意思?老祖宗留下的社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