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6-14 13:21:32

【原】又是一年旗袍送考时:“旗开得胜”为何无法成为传统科举传统纹样?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u0cly3tz4ln.jpg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又到了每年高考奇奇怪怪的迷信时间。当然,对于不上考场的父母、老师而言,在场外能为考生加油的方式也就只剩下这些了,所以更像是讨个好彩头的意思。只不过,这个彩头着实有点“单调”,似乎也只有穿旗袍求“旗开得胜”这一种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ft223l3tca2.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5xamn3ukgvo.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b2abognppcb.jpg
△ 今年高考新闻截图
本文就来梳理一下,古人在科举这件事上的“迷信”,划掉,吉祥寓意纹样。不过吧,所谓寓意,大多是谐音梗!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fivcq5z4oj0.jpg
#一路
“路”的谐音图形一般是鹭或者芦,而“一路”可以组合的词很多,比如“一路连科”、“一路荣华”、“一路福星”、“一路传胪”等等。和高考有“一考定终身”的说法不同(实际上现在高考也不是这样了),古代的科举更像是一路打怪升级,所以在科举之中连续及第不需要考到头发都白了就是个很好的寓意,即为“一路连科”。
“一路连科”的纹样一般是由鹭鸟(路/禄)和莲花(连)组成,有的则用芦苇代替或兼而有之,这个组合形态比较接近大自然,整体的构图都非常动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nciidkb22ti.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4rst4wfcekw.jpg
△ “一路连科”枕顶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xuehtp0klub.jpg
△ “一路连科”绣片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nsgfvndfeiw.jpg
△ “一路连科”被面
由于莲花是一个民间很常用的迹象图像,所以一路连科也经常出现在一些建筑砖雕、家居软装、玉器摆件上。
#二甲
两只螃蟹的组合叫“二甲”,加上芦苇之类的就构成了“二甲传胪”。所谓“传胪”就是公布科举殿试的结果和排名,传胪官会依照结果大声报出一甲、二甲、三甲的名字,这是一个无比荣耀的时刻。同义的还有“黄甲传胪”。
然而这个传胪,并不是只报到“二甲”,又为什么在纹样里却是“二甲传胪”呢?这个似乎没有一个特别合理的解释,有的资料里说,明代将二甲三甲第一名俗称“传胪”,而清代则将二甲第一俗称“传胪”。因为一甲只取三名,就是我们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所以二甲第一就是总榜第四。哪有吉祥纹样不求第一,只求第四的呢?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pioa14ktkr3.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ym4otlbve2b.jpg
△ 二甲传胪
“传胪”作为科举后宣布名单的仪式,是否还作为某个名次的俗称,这种说法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但吉祥纹样是另一回事,用久了人们喜欢这种组合就会在纹样之上再生出一层涵义,“二甲传胪”的组合后期就出现了“谷丰蟹肥”的意思,应用就更广泛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intr5dklb2x.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nlr1lsq3mwm.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k3e2butlvgv.jpg
△ 螃蟹簪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laimfvrqfcg.jpg
△ 二甲传胪与谷丰蟹肥的综合体
#三元
古代最牛的考神可以被称作“连中三元”,也就是得到乡试第一“解元”、会试第一“会元”,以及殿试第一“状元”。然而,中国有科举制度以来,持续一千多年,连中三元的仅有13人(部分人物有争议,上下也不会太大),平均一百年只出一个,难度可想而知。
“连中三元”的纹样一般使用“莲中三圆”的方式表现,就是在莲中摆放荔枝、桂圆、核桃或枇杷三种圆形果实。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k1qoi4y32oj.jpg
△ 连中三元肚兜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m5tbkbwkm3s.jpg
△ 使用果实表现的“三元”
另外也可以用弓箭射中三枚圆形铜钱或元宝的方式来表现,因为钱币与元宝同时也寓意着财富,功利性会更强一些。只摆放三枚元宝也可以,寓意“三元及第”,这个意象的主要构成就是如何谐音“三元”。比如喜鹊与“三元”组合,就可以成为了“喜报三元”,玩得就是创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lr1jxcv2z5e.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5sgc305kdsu.jpg
△ 连中三元(铜钱款)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f1fqo3gj0tm.jpg
△ 喜报三元
#四世·五子
“五子登科”也是常见的与科举有关的吉祥寓意,但它其实更接近多子多福的意思,出自典故窦禹钧生了五个儿子且个个及第成才的故事。和它的“贪念”相似的还有“四世三公”,说的是连续四代人都坐到“三公”之位。其实古人的念想也就那样,多生儿子,儿子有出息,身居高位且家族荣华不衰。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ltun3ayfidv.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opvua0pypc2.jpg
△ 义方教子
“五子登科”的纹样比较直观,一般画五个童子。“四世三公”就比较好玩,因为它会画四个柿子、三个公鸡,这个组合也有“事事大吉”的寓意。
“五子”延伸的寓意也比较多,比如“五子夺魁”,“五子夺莲”,“五子日升”等。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计划生育前,这个题材还在不断注入新的表现形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z3vizjzkprd.jpg
△ 五子登科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nhrmzdgb2tr.jpg
△ 五子夺魁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fv4bw5qgu0f.jpg
△ 五子夺莲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qszkxln0p3m.jpg
△ 五子爱清洁
#鱼化龙
很多说我们的青春片之所以拍得不好,是因为光有早恋、怀孕、车祸,却没有高考。如果看过一些高考相关的纪录片,就会发现视角对准那些背水一战的寒门子弟时才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自有科举以来,从来不乏寒门贵子的传奇,这一阶层晋升的道路也被称作鱼化龙,纹样里也有所表现。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fcssl331kh5.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zkzcd0s10mm.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vabiqhvdl5y.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5mto4jjpiuq.jpg
△ 鱼化龙(鲤鱼跃龙门)
前面提到的“传胪”还生出另一个更有名的吉祥纹样。由于传胪时一甲三人听到自己名字时出列,其中状元所站的位置是宫殿石阶浮雕正中前方,哪里刻有巨鳌,所以中状元或获得第一名又称“独占鳌头”。鳌是一种鱼龙,为了使这一寓意更有神奇色彩,在纹样里会直接将人物立在海中鱼龙的头上,也对应了鱼化龙的期望。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vbhkqo1node.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yk3tsq4sitf.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p0ctmcqehwq.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2zuuavfaen3.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3om0y5fgm3i.jpg
△ 独占鳌头
站在鳌头的除了身穿官服的状元形象,还有一类是面目狰狞如鬼魅的魁星,寓意“魁星点斗”。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nykdg4fnino.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42sbuepitga.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jgltkcqlono.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ylalezdoqlt.jpg
△ 魁星点斗
考试虽然是需要凭借真凭实学,但也多少有些运气成分,而想穿魁星主张文运,他手里的笔一点就可以给人高中的命运。所以魁星点斗与独占鳌头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高中状元的寓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0njb5kuymbr.jpg
△ 戏曲里的《跳魁星》
其实吧,每年高考看起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实际上要考试的人没空参与,没考过的人不知道如何参与,热热闹闹纷纷扰扰的都是考过的人在忆当年。
“旗开得胜”只是最近这几年才在高考话题里开始活跃的,它甚至不算是一个传统的吉祥寓意范畴。因为“旗开得胜”与“马到成功”同义,后者更常用一些。而它们一般只作为口头祝福而很少像上面提到的纹样落在一些器物装饰上,大概是因为不够“贪”吧。不论是图子孙绵延还是求家族兴盛,希冀的目标总是很大更久远,而“旗开得胜”和“马到成功”只是短暂地求开局的顺畅,反倒显得有些“见外”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3/l2qxy5moe4j.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又是一年旗袍送考时:“旗开得胜”为何无法成为传统科举传统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