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6-14 11:48:07

夜读丨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教育都是无用的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1/iday4vhnsri.jpg
文/枫子
常听到身边不少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就那么难管呢?
上到十几岁的青春期少年,下到只有3岁的小朋友,家长管得越多,孩子越“反抗”;家长管得越紧,孩子越“叛逆”。
不禁让人困惑,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呢?
有人说:“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你使劲特别大,感觉特别累,孩子也特别痛苦,那么一定是方法错了。”
其实,想管好孩子,要先管好自己。有研究发现,孩子是个全然的“感知器官”,孩子的眼睛像录音机,耳朵就像收音机。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照单全收。然后从他们的视角,将真相粗暴地展现在父母面前。
所以,一个家庭最该被教育的,是父母。父母管不好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无用功。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1/aa55q3mmwas.jpg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折射
心理学家杨杰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和同学打架,不写作业,性格孤僻……老师三天两头就找家长,有一次老师更是反映:“孩子上课瞪着老师,眼神很可怕。”
妈妈崩溃了,她不知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管教。
可杨杰在了解情况后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出在妈妈身上。
妈妈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不是吼就是揍。日复一日,孩子也变得暴躁。杨杰建议妈妈停止打孩子,妈妈感到很委屈:“我能用的方法都用了,是因为没招数了才打孩子。”
多少父母,自己病了,却逼着孩子吃药,父母自己不反思,却逼着孩子改变。
孩子的问题只是果,因在父母身上。
就像李玫瑾说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教育时,其实问题很早就有了。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也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的太多》一书中也指出:孩子的表现与父母的问题密切关联。
可悲的是,父母的眼睛只盯在了孩子身上,对自己的错误却毫无察觉。劲都往孩子身上使,只顾大刀阔斧地砍掉孩子的毛病,只管孩子,不管自己。
这样的“双标”教育最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越管越头痛,孩子越来越叛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11/nve33ehroa1.jpg
好的教育,都是往自己身上使劲
杨澜曾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先管理好自己,父母内心充实而丰盈了,才能反过来给孩子带去更好的人格影响。
管好自己的言行,培养孩子的修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标杆”。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要先行。
管好自己的情绪,培养孩子的好性格。父母管不好自己的情绪,孩子遇事也控制不住自己,只会复制父母发怒的样子。父母遇事时只有先控制好自己的脾气,才能看见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引导孩子感知,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此,孩子才能在父母的理解和接纳中学会共情。
管好自己的欲望,培养孩子的自律。父母“管好自己”,比管孩子100次都有效。父母只有先管好自己想玩游戏的冲动,管好自己想玩手机的欲望,孩子才能在父母严于律己的熏陶下习得自律。
管好自己的习惯,培养孩子的坚持。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培养孩子坚持力很难,但父母自身不放弃,孩子便会在跟随父母的脚步中成长。教诲是条漫长的路,唯有榜样是条捷径。
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孩子最有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现在的父母。
教育,就是先自教,而后教人。先自管,而后管子。只有我们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引导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主播:文月
原郑州电台主持人。普通话一级甲等。“全国最美声音朗诵公益大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读丨父母若管不住自己,所有教育都是无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