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6-14 09:25:04

【原】一把洛阳铲,刨开千年书法冤魂!

下面这是某音上很火的一则视频:
老先生讲得是声情并茂,铿锵有力,头头是佛。诚如先生所言,秦隶真由程邈所创?
今天,侠客借一把洛阳铲,带大家一起穿越“秦隶”黑洞。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9/3fwc4spxbds.jpg
秦祚苦短,项羽一把大火,将秦史永世蒙灰。
司马迁也是吝啬,未在秦隶上施舍一管笔墨。
唯东汉许慎在其《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
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成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然秦灭,西汉沿袭秦隶,但在史书文字上对秦隶贡献却有意忽略,“诋秦”是一种政治正确,士子们获益匪浅。如此司马昭之心致使秦隶成为千古之谜。
谁料到,两千年后,一把洛阳铲,方才剥去一丝迷雾。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9/ygtmj4dyjda.jpg
云梦睡虎地
1975年,云梦睡虎地发掘。1100多片秦简出土,均由秦简书体,可惜记录止步于秦始皇33岁,距离横扫六合还有6年。
和传说统一六国后,狱吏公务陡增,为书写便利而创秦隶的程邈显然不符。
因此,谣言不攻自破。
其实,一个人可开创一种书风,但很难创造一种书体。书体演变一定是一项浩大而繁复的过程。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9/fkmzclgv30w.jpg
上面是中国禁止出国展览之文物——商鞅方升,距离横扫六合还有123年。其篆文的长横,已然带有隶书的波磔。这是我们能看到最早带有隶书影子的资料。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9/2h35j1wq3tm.jpg
上面这是青川木牍,距离横扫六合还有88年。虽有篆书遗韵,但隶书线条已初步形成,基本完成了由象形到符号的转换。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9/tk0dwry3lhv.jpg
二年上郡守*(人名)造,漆工衍、丞圂、工隶臣周。
上面这是上郡守戈拓本,距离横扫六合还有76年。乍看通篇篆书,但“守”字俨然已是隶书写法。(原来,每件兵器的都如此详尽,看谁敢假冒伪劣!)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9/1o1mqh3mbe5.jpg
上面这是天水放马滩战国秦简,距离横扫六合还有18年。典型的秦隶,但犹存篆形,体势斜正圆转不拘一格,富有变化。
从商鞅变法到始皇帝横扫六合,秦隶,便是在这一百多年的演变中,逐渐由繁到简,完善成型,为后来的汉隶埋下了伏笔......
感谢这把洛阳铲,为秦隶沉冤昭雪!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9/iyaikrv3tkg.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一把洛阳铲,刨开千年书法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