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6-14 08:37:03

【原】得罪人,只需一句话,为何不讨领导喜欢?因为你不懂权力规律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六(公元239年)【事由】大将军曹爽率领部队到达兴势后受到抵抗,不能前进,关中以及氐、羌部落转运的军粮供给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当地百姓在路边哀号哭泣,涪县大军及费部队相继到达。参军杨伟向曹爽分析形势,认为应当紧急撤还,不然将大败,邓李胜与杨伟在曹爽面前争执起来,杨伟说:邓、李胜将败坏国家大事,应该斩首!曹爽大为不快。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14/08/gzlx3xl2jty.jpg
【解析】
1、不占优势行军打仗讲究智谋,但并不是说智谋高深就可以打胜仗,因为智谋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两军实力旗鼓相当,就看谁的优势大,拥有良好的外在条件,是打胜仗的必备条件。天时地利人和占据越多,则优势越大,而魏军一个也不占,为何?因为魏军远距离行军,已经不占天时的优势,其次关中地理位置险要,行军极为困难,军粮又供给不上。
2、认请形势因此也不占据地利的优势,现在因为打仗势力,已经影响当地百姓的利益,百姓在路边哀嚎哭泣,没有百姓的支持,想打胜仗几乎不可能,因此人和也不占据优势。杨伟分析当下形势,认为撤军是上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建议曹爽退军,邓、李胜则反驳杨伟的策略,导致争执起来,曹爽因此不爽杨伟,为何不爽?职场智谋分析如下。
3、立功心切魏明帝去世前,安排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则架空司马懿,因此得以独掌大权,掌权后为了增加权威,所以需要打个胜仗立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一仗对曹爽极为关键。曹爽亲率大军攻打蜀国,可见立功心切,曹爽一心要打胜仗,以提高威信巩固权力,但因为不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导致遇到困难士气低下,曹爽此时的心情相当差。
4、影响威信杨伟又建议退兵,正好触动曹爽的痛点,因为退兵意味着无功而返,你让曹爽的面子往哪搁?丢失面子就影响威信,威信不足就不能服众,威信与权力挂钩,威信越高权力越稳定。同时政敌也有可能拿这个事情做文章,到处煽风点火,以诋毁曹爽,你看大将军曹爽打了败仗,说明能力平平,根本不足以保家护国,看来我们要重新选举有能力的领导上位才行。
5、利益冲突杨伟退兵的策略影响到曹爽的利益,所以曹爽不爽,曹爽能混到辅政的特权,说明智谋不简单,杨伟能分析当下的形势,曹爽也能分析,就算曹爽不能分析,其它谋士也可以分析。古代谋士盛行,每个掌权者身边都不缺谋士,杨伟作为参军(军事参谋),提出退兵的策略符合当下不利的形势,但却不符合曹爽的心意,为了工作而影响领导的利益。
6、以拖待变邓、李胜作为曹爽的心腹,已经揣摩到曹爽的想法,所以故意与杨伟争吵,为何说故意?因为争吵可以灭杨伟的威风,这样既可迎合曹爽的心思,又给曹爽台阶下,可谓一举两得。曹爽如果不想退兵,那么就可以拿邓、李胜做挡箭牌,你们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意见产生分歧,就要详细分析探讨,既没反驳你的观点,但又不认为你的观点,以拖待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得罪人,只需一句话,为何不讨领导喜欢?因为你不懂权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