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6-2 16:12:32

【原】挖坑、木艺、学习枪法棍法,明军士兵野外打炮放枪学的手艺可不少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02/16/cmfaztx3vt2.jpg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02/16/tdzm4x1jh4f.jpg
明代是冷兵器和热兵器混用的时期,明代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多用火器的用法都堪称是天马行空,逼着明军士兵学习多种手艺。
比如明朝初年的火炮操作人员就几乎人人都有一手好木匠活,明朝早期经常使用竹制火炮和木制火炮。这些火炮的好处不少,明朝人自己的总结是:不毁崩伤人,不拍出安全事故;敌人缴获无法再次使用;价格便宜,每个价值最多几分银子;移动方便,无需专业人员施工建造等。坏处嘛,也就是它们的优点,那就是这些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火炮,也不需要专业人士建造,需要明朝炮兵自己紧急赶制。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02/16/x15etr3v42i.jpg
明朝最早的竹火炮是洪武年间的竹发熕,它的发明人是刘伯温,发明原因明朝人说的很清楚,就是缺铁(因缺铁炮),拿竹子凑合用。它就是一个竹子制作的RPG,长度为三尺,用铁丝缠绕“坚木为柄”,每次用火药五升,可以一次发射半斤重的石子24个。明朝骑兵一次可带四个竹发熕,遇到蒙古骑兵时可以用它轻易搞定对手的回马箭,因此又被叫做冲锋追敌竹发熕。这种武器特别适合南方的环境,也适合明军农民居多的事实。永乐十年的无敌竹将军是这种竹发熕的改进版,每个长四尺,装上木柄封口,发射时需要要找到大石头压住,一次可以发射竹口大小的圆石一个或者大小不等的铅字若干,它非常轻便,一个一个士兵最多可以背10来个,射程高达七八百步,移动迅速、远程射击时很让蒙古骑兵头大。明朝士兵还制作了这种火炮的火枪版本——小竹将军,他们将三根毛竹绑在一起充当多管火枪。这种竹子火器特别便宜,明军一哨人马就有数百个,都是用完就扔,明朝兵书特意指出这种武器利于远征。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02/16/xfnvansqjly.jpg
到了明朝中后期,挖坑也成了明军炮手的必备技能,这种变化是发熕带来的。发熕和竹发熕毫无关系,它是葡萄牙人带来的后装火炮,在剿灭倭寇的战斗中就被明军仿制,明军非常喜欢它们,给出了“铜发熕,每座约重五百斤,用铅子一百个,每个约重四斤。此攻城之利器也,大敌数万相聚,亦用此以攻之。其石弹如小斗大,石之所击触者,无能留存。墙遇之即透,屋遇之即摧,树遇之即折……”的评价。但这种火炮后坐力大,明朝军队没有发明相关的配套设施,因此每次大战前先挖坑成了明军的常规操作(“放发熕,须挖土坑……)。威力更加强大的红夷大将军火炮引进后,明军依旧要玩土坑。明军也可以靠打多根木桩的方式固定炮位,但为了保险期间明军炮兵都不辞辛苦,因为这些大杀器一般来说一年才能玩一次实弹射击,他们不怕费事。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02/16/jbnkwi3340s.jpg
此外明军还有快枪、夹靶铳、三眼铳、飞火神龙毒火枪等冷热兵器结合的装备,明朝末年出现的鲁密铳上更是出现了类似刺刀的枪刺。就连戚继光也给自己的鸟铳枪手配置了长刀,要他们在敌人袭来时自卫,“以有力伶俐者二名,为一伍长、二伍长,各为鸟铳手,兼双手长刀一把”。这些玩火器的士兵联系的武艺多种多样,玩快枪、飞火神龙毒火枪的哥们要练习枪法,玩火龙神棍的要练习棍法,鸟铳手甚至还要练习双手刀法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6/02/16/jsr2ebqfa40.jpg
明朝的士兵玩火器可不是轻松的活,真的要多才多艺才能玩转,但到了明朝后期火器质量越来越差,再多才多艺的士兵拿着火器也不敢多开火。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挖坑、木艺、学习枪法棍法,明军士兵野外打炮放枪学的手艺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