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7 16:45:38

孩子学习不努力:没有“钱进”的动力,就让他明白“钱途”的重要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话题被争论了很久,到今天一直没有一个详细的结果。但是今天老罗想要告诉大家:没钱的选应试教育,有钱的选素质教育。
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难道没有钱的就应该接受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擦肩而过吗?接下来的话,可能你会接受不了。也可能会让你深度思考重新规划孩子的今后教育方式。
郭文景2015年,被哈佛破格提前录取,被媒体描述成最励志女大学生,文中表示:“她们成功靠的是自己的性格”。
哈佛大学本科校友面试官、哈佛大学中国秘书长汤玫婕今年面试了郭文景,对她赞不绝口。“我在中国区面试6年,她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的计算机水平,放在美国同年龄的女程序员中,也是最顶尖的。爱好:编程、帆船、滑雪、她在美国大学预科考试中5门满分,英语非常流利,颜值还高,简直是近乎完美。”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6/jyqmubkkl2t.jpg
看见没有,这么一个被世界顶尖名校录取的女孩。是多么的优秀,同时也是多少父母心中的孩子。然而就是这样的孩子,在今天老罗看来要想培养出这么一个孩子。思想上是期盼着,但背后的实力却不允许。
别说在15年,就是在如今想培养孩子学习少儿编程,也是一笔可怕的费用。按照小时算每节课100-300元/小时,一年学习费用8000-15000元。如果说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孩子学习编程,学到初三费用将是72000-120000元。最低都需要7万2,最高则是15万。
光一门编程就让多少家长望而止步,更别谈她喜欢的帆船、滑雪等运动。对于老罗来说这两项运动只停留在电视画面以及新闻报告中,哪怕是经过努力学习的英语也是停留在书面上。而她们呢?直接在读书的时候就全世界飞去参加各种赛事。
毒鸡汤的文章为我们保留了梦想,但是却让我们失去了对比的真相。
美国的威漫里的英雄:富人靠装备,穷人靠变异。正好印证了如今的教育选择。顶尖名校的背后都代表了,顶尖的“钱进”动力。如果你也是同我一样希望孩子成才的父母,那么应试教育也许就是我们未来的出路。
现在推崇的素质教育,正在麻痹大多数的家长。可能很多家长到现在都还不明白,现在的书法、英语、奥数、美术、钢琴、跆拳道、搏击、高尔夫,为什么那么流行,让无数家长跟风。其实都是素质教育影响下的产物,没有素质教育的大旗。也就没有这些繁杂的兴趣班,然而他们看不见的是背后所需的成本。
孩子半途而废,中途放弃。不是孩子没有兴趣的天赋,而是家长没有实力跟上他们的脚步。很多孩子半途而废的原因:是家长在学习与兴趣之间的博弈,如果能在培养兴趣的同时,还能付得起家教的钱,那么孩子就没有差的可能。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6/x1csgn2vmo1.jpg
2017年的北京状元熊轩昂,让我们的教育部深深的反思了一下。从那时起就不得在全国宣传鼓励高考状元,为什么?因为他的言论深深的刺激了无数人的心,同时也让无数人对教育产生了更加激进的想法。
一句“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就能击碎无数人的心。可能你不明白什么叫中产家庭,你看看中产家庭的定义你就明白了
家庭年收入50万以上;家庭净资产500万以上且流动资产50万以上,拥有一定的理财知识;家庭年消费8万至20万,其中饮食消费占总消费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拥有宽敞的居住空间以及中高档的交通工具,注重生活品质。
年收入50万就能阻挡多少父母的脚步,在没有物质基础为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的情况下,那么给予我们普通人进入中产家庭的唯一途径就是“应试教育”。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6/whvfajw2neg.jpg
还记得当年韩寒高二辍学时喊出的口号吗?“应试教育贻害万年”,但去年他却改口了,说到:“退学是我的不对,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
是啊,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没有天赋异禀,更加没有头角峥嵘。所以读书才是我们唯一能突破屏障的路。
有的时候不是我们不想看清这个世界,也不是我们眼界太过狭隘,是这个世界的进步脚步已经是飞奔而来。而我们的还在慢慢适应。
只要把30年来的历史仔细梳理,那么你就会发现我国的教育在逐步向世界靠拢。从1996年《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开始我们的教育就开始改革,慢慢地受到欧美的影响。更多的素质教育口号开始越喊越亮,到如今素质教育开始实施时。我们能看到未来吗?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6/ktpreupzejp.jpg
其实答案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写得很明确了,今天只要你上网查询下当年的快乐教育下的儿童。今天他们过的生活是这么样?就会发现其实在所谓的快乐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更多的是服务于金鹰教育下的孩子。看到这里你是否也有一种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读书的目的就是未来博一个“钱途”
普通人要想拥有更多的选择权,那么读书就是唯一的变现条件。然而在这几年全面消除贫困的政策下,基于生存的压力消除时,警惕的心就开始变得麻木。
所有的好都给予孩子,所有的爱都倾灌在他们的身上。从出生时就为他们准备好了金钥匙,一点一滴地去呵护他们成长,然而现实却是很残酷,等刚开始习惯享受时。读书却让他们开始懂得坚持、耐心、毅力、以及家长突然间变化的脸色,甚至体验从来没有过的殴打。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6/urhn3citnbc.jpg
当习惯面临挑战,需要的是改变与坚持。改变的是突破我们的固化思维,坚持的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70年代,我们的父母面临的挑战就是填饱肚子。80年代的面临的是独生子女,经过两代人的固化思想,今天我们的子女受到的就是70-80年代的社会影响。
在吃的方面爷爷奶奶辈希望给予他们最好的,一个个吃得胖胖的才叫可爱。在生活上由于独生子女的金贵,一个个享受皇帝般的待遇。然而就是这些待遇导致了孩子根本不了解这个真实的社会有多么的残酷。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现在的孩子用什么来担当大任,在他们的眼里,只有手机、电视、电脑、不同的玩具。根本没有体会或者感受到任何的苦难,这样的孩子拿什么去攻读负责而枯燥的文字,拿什么去抵抗繁琐而麻烦的数学,更加谈不上理解运用地球另一端的英文。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16/gd5b3j5knwr.jpg
有梦想才能有追求,现在的孩子的梦想是什么。他们的追求是什么?要说孩子没有梦想,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实现梦想的方式却是很简单,根本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只需要用家长的爱来要挟就能实现梦想,但是如此畸形的实现方式,却让孩子屡试不爽。甚至为此而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而这些是谁造成的呢?
2015年1月,东北一个10岁的孩子因为被妈妈批评考试成绩不是最好,从20几楼一跃而下,并留下遗书说自己害怕还会考不好妈妈生气。
2016年5月12日晚8时许,杭州朝晖中学初二女生袁丹(化名)在家跳楼自杀,生前于卧室留书称当日被老师罚写2000字检讨。
2018年4月5日盘锦一初中生,因爸爸将其手机从高楼扔下,竟跟着手机一起跳下,当场身亡。
2018年2月24日,在江西抚州,一位12岁的女孩,因为寒假作业没有完成而从15层坠落。她留下遗书,上面写道:
我恨你们……天天作业作业的!
以上的这些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而这些生命的背后都是一段段破碎的家庭。他们的家庭家与都有一个共同点:不会对孩子说“不”,孩子从小就没有等价交换的原则,有的只是无限的索取。
钱的价值就是自身的价值,当你没有能力花钱购买别人的时间为你服务。那么就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博取今后的“钱途”。
读书是我们当今突破屏障的唯一道路,穷人的孩子要想让孩子今后能拥有更多的选择,那么现在就需要教会他们认清事实,让他们懂得父母的爱并不等于一切。
让孩子明白“钱途”的开始,是从父母的“不”开始。拒绝不等于狠,有的时候相反是一种成长中的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学习不努力:没有“钱进”的动力,就让他明白“钱途”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