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7 00:55:39

【原】设定门槛、降低试错成本,学历是企业设定的门槛,目的是筛选人才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五(公元237年)【事由】明帝非常痛恶那些华而不实的人,下诏令给吏部尚书卢毓说:选拔推举人才时,不要只录用有名之士,名声如同在地上画饼,只能看不能吃。卢毓答复说:依据名声选拔,不足以获得奇异的人才,但是可以获得寻常的人才,寻常的人敬畏教化、仰慕善行,然后才能出名,不应该痛恶这样的人。我既不能够辨别奇异的人才,而主事官员的职责又是依据名次按常规授予官职,只有在以后的实践中检验了,古代凭借上奏陈事考察言谈。凭借实际工作考察能力,如今考绩的办法已经废弛,只是依据赞誉或毁谤的舆论决定晋升与罢免,所以真假混杂,虚实难辨,明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7/00/zldvyzggbyf.jpg
【解析】1、条件筛选魏明帝向卢毓建议,选用人才不一定录用有名之士,可能放宽条件,从普通百姓中寻找人才,卢毓答复说:依据名声选拔,虽然不足以寻找突出的人才,但可以获得普通的人才。人才并非天生,之所以能成为人才,是因为他们勤奋好学自律,所以才能成为人才,在同等条件下,勤奋的人比懒惰的人更有优势,卢毓所说的依据名声选拔,其实就是条件筛选。
2、挖掘人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组织发展的根本,组织里如果没有人才,老板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壮大企业,因为老板也只有双手双脚一个脑袋,根本接应不暇。因此需要把工作交给有能力的下属处理,但寻找人才并非易事,因为人才本来就少,组织如果发现人才,肯定高薪供着,因此人才流动性比较低,要想快速寻找人才,通常只能挖掘。
3、降低成本为何要条件筛选?另外有些人能力平平,为了能获取工作,因此会夸大工作能力,当组织聘用后,发觉只是个庸才,不但浪费金钱,而且还浪费时间。企业为减少试错的成本,因此设置一定的门槛,通过门槛筛选出低价值的人,你只有达到一定的条件,我才会给你机会,条件达不到则免谈。
4、设定门槛例如学历,学历可以作为参考值,虽然说拥有高学历不一定是人才,人才不一定拥有高学历,但高学历出现人才的概率比较大,因此企业招聘时都会设置一定的条件。比方说企业要求全日制本科,你真以为企业看重你的学历?非也,企业只是通过学历筛选合适的员工,站在企业的角度,你连本科都考不上,我凭啥相信你的能力?学历只是敲门砖,并非万能,大部分人用到学历都是应聘的时候,当找到工作后,发觉学历也没啥用,最终仍然要靠能力、关系、资源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设定门槛、降低试错成本,学历是企业设定的门槛,目的是筛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