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6 21:15:51

【原】(6)效验集腋——骨关节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1/emcxccb5wap.jpg.png
1.桃陈膝草汤
【李成年】
此经验源于李成年教授课上所授无名方,笔者暂且称其为桃陈膝草汤。
(1)组成:桃仁、陈皮、川牛膝、生甘草,若证属湿热者加用四妙散。
(2)功用:主治痛风
2.沂蒙三痹五味汤
【张志远】
(1)组成:卫矛、雷公藤(先煎一小时)、络石藤、海风藤、石楠藤配伍,坚持
久服,效果最佳,
(2)功用:治疗风湿、类风湿、尿酸性关节炎。
3.跟骨疼痛浸泡液
【王旭前】
(1)组成:生川乌30g、生草乌30g、麻黄30g、桂枝30g、苏木30g、延胡索
30g、细辛20g、樟脑10g,将前八味药同煎,煎开后再煎药30分钟,倒出药液,
加入樟脑,趁热热敷或热泡,若水凉后再加热,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2次,
可反复加热使用,一般夏季可连用3-4天,冬季可连用4-5天。若寒湿加重,可
加艾叶50g,另外还可选加海桐皮、威灵仙;
(2)功用:祛风止痛,散寒通络,主治跟骨疼痛,肢体关节疼痛,肌肉酸痛,
麻木,遇寒加重。
(3)注意:严禁内服,严禁入口、眼,外用时若有皮肤破损,浸泡时间不宜太
长。
4.骨质增生消退散
【王旭前】
(1)组成:白芥子、大黄、肉桂、吴茱萸、乳香、没药、樟脑、细辛、麻黄、
桂枝各等量,研末后用醋调成糊状,外敷病变部位;若皮肤过敏者,去白芥子;
(2)功用: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治各个部位的骨质增生,疼痛,风湿痹痛。
(3)注意:白芥子可导致皮肤发泡,应用时间不宜过长,若起泡可用消毒针挑
破放水,作用会更好。
5.颈椎舒筋汤
【王旭前】
(1)组成:黄芪30g、桑枝30g(或桂枝10g)、赤芍12g、当归15g、延胡索15g、
鸡血藤30g、威灵仙15g、姜黄10g、羌活10g、葛根15g、天麻10g、三七8g,
水煎服或做成膏剂或丸剂使用;可加用通络止痛之品,如路路通、伸筋草
(2)功用:通经活络,散寒止痛,主治劲椎病、肩周炎所致颈部酸胀,疼痛,
肩周部位疼痛,上肢肢体活动不利,手指麻木,头昏脑胀等。
6.麻桂止痛液
【王旭前】
(1)组成:麻黄30g、桂枝30g、细辛20g、苏木30g、延胡索30g、刘寄奴30g、
威灵仙30g、海桐皮30g、艾叶50g、樟脑10g、冰片3g,煎水外敷,浸泡,每次
半小时,一剂药可连续使用3-4天。可加用温散寒邪之品,如附子、肉桂、木瓜;
(2)功用:温经止痛,活血通络,主治风湿关节疼痛,肌肉麻木、冷痛;
(3)注意:若皮肤有破损,外泡时间不宜过久。
7.六生液
【王旭前】
(1)组成:生川乌30g、生草乌30g、生马钱子10g、生半夏30g、生南星30g、
生狼毒30g、樟脑10g,若多个部位有病变,药物偏少,可加麻黄30g、桂枝30g、
艾叶50g,将前六味药煎开后再煎30分钟,倒出药液,加入樟脑,趁热以毛巾
蘸药液外敷病变部位,或直接用热水浸泡,可反复使用,夏季一般连用2-3天,
冬季可连用3-4天,或制成药液外擦,将前六味药浸泡在麻油中2-3天,在铁锅
中炸枯,去药渣,过滤,加入樟脑搅匀,装瓶备用,每次蘸取药液外擦,直至局
部发热为度。
(2)功用:散寒止痛,消肿散结,主治风湿痹痛,骨质增生,寒性疼痛;
(3)注意:此方有剧毒,严禁内服,严禁入口、入眼,皮肤有外伤者不宜应用。
8.颈肩综合征
【洪子云】
(1)对于颈肩综合征,在辨证处方的前提下加入威灵仙、元胡、忍冬藤三味药,疗效更佳。
温馨提示;上述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6)效验集腋——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