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6 21:09:50

筋“缩”了,一张方子“抻开”!神秘的“缩阳”证,今天讲一讲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1/rfeozq0wt1k.jpg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缩筋”证。
啥叫缩筋证?这是我早年跟师学习的时候,听老师讲的。这是一种男科病,指的是宗筋内缩。也就是说,“二哥”好端端的,突然之间往回缩。
后来我钻研中医男科学,这才知道,我老师当初嘴里的“缩筋”,不过是形象隐晦的讲法。它在中医男科学里头的大名,叫做“缩阳”或者“缩阴”。
这个事儿,你可能第一次听说,甚至会觉得好笑。但是我跟你讲,它是一个常见男科病,而且是令患者恐惧、痛苦的病。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1/qgwn02rw4fu.jpg
给你举个例子。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42岁,姓刘。
这个人,平时身体非常壮实,很少得病。结果有一天,在洗浴之后,大概也就是三小时左右吧,他忽然就感觉到自己腿间宗筋内缩。整个局部地区疼痛、拘挛,阵阵发作,不敢动。
此人当时吓坏了,他从没经历过,甚至没有听说过这种现象。这怎么能往回缩呢?到底是啥毛病啊?
他情急之下立刻到医院做检查、治疗。也许是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吧(就诊时间是1974年10月份),医生用尽办法,连打针带吃药,毫无效果。
等到发病后第三天,此人挛缩之感忽然加重,疼痛不已,宗筋眼看就全缩进去了!患者就赶紧往外牵拉。这一缩一拉,患者的痛苦就难以形容了。
怎么办?看中医吧。说不定,中医有办法。
一开始,此人被嘱咐服用大量温阳之品,比如巴戟天、肉桂、附子等。事实证明,无效。
后来,此人求到一位医家,当时是湖南省东安县的中医前辈,姓唐。
刻诊,见患者舌红多津,舌苔黄腻,脉象弦而有力,整个人心情紧张、烦躁不安。
当时,医家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生地10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白芍30克,柴胡10克,泽泻15克,木通10克,当归6克,黄连5克,龟板10克,甘草10克。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1/kzppblkqnyl.jpg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一剂之后,症状大大减轻。用到第五剂,诸证悉平。
这张案例,出自1987 年的《北京中医》。我当初在集中研究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领域的时候,看到过此案,并一直收录在册。
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
你看,这个人,舌红多津,舌体黄腻,性格相对急躁,精神也紧张,这一看就是有湿热,对不对?而且,这个湿热,在肝。
我们的肝经,循少腹环阴器。所以,当湿热循经下注的时候,就容易导致各种问题,其中就包括缩阴。
也许你会问了:文老师,你说这个不对吧?我们都知道,寒主收引,主凝滞。宗筋往回缩,应该是受寒才对啊,怎么能和湿热搭上关系呢?
最初,我对这个问题也不理解。但是后来,我琢磨出来了——你点过火没?文老师小时候跟大人出去烧纸祭祖,经常点火的。火烧起来的时候,你往里头放个塑料袋,就会发现塑料袋遇热以后很快就皱缩在一起。人也是一样的。湿热这个东西,会灼伤我们的筋脉。筋脉受它的影响,失去了水分、弹性,于是就皱缩成一团,难以伸展。这就导致宗筋内缩了。
当然,我这么比喻,不见得恰当和贴切。我只不过是用这种形象的方式,来帮助你理解。
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清患者肝经的湿热。至于说补阳助阳的办法,肯定是无效的,甚至会加重湿热,让病情变得严重。
那么,如何才能清利肝经湿热呢?我们看看当时医家开的方子——
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生地10克,车前子10克,黄芩10克,白芍30克,柴胡10克,泽泻15克,木通10克,当归6克,黄连5克,龟板10克,甘草10克。
这个方子,很显然,是龙胆泻肝汤的化裁。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基本构成就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医案里头,无非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入白芍、柴胡、黄连、龟板。
龙胆泻肝汤,是清肝经湿热的专方。龙胆草和黄芩,清热燥湿,栀子,泻三焦之火。泽泻、木通、车前子,利水泻热。清热、除湿、利水,这么做有可能伤阴。故而,加入生地和当归养阴血。
可以说,这是治疗肝经湿热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以白芍和柴胡来进一步疏肝凉肝、柔肝潜阳,配黄连清热,配龟板来滋阴。这就进一步提高疗效了。
总之,这么一调养,患者肝经湿热得以清解,宗筋恢复正常,病症就解除了。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希望你能不吝批评。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1/ahbvj3kqgad.jpg
其实,这个缩阴证,形成原因还真就很多。肝经湿热,在里头不算是最突出的。最突出的,老实讲,还是因为寒。寒凝肝脉、脾肾阳虚,这些是主要病因。个别人,还可能源于阴虚火旺。但无论怎么说,它们都是在临床中可以见到的证型,都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也许有人跟我讲,文老师,这么奇怪的病,你说出来,有现实意义吗?我说,作为普通人,你可能觉得奇怪。但是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对此类病症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见过很多例。在我的后台上,曾经就有人问过这个病。而且,正是因为它不被大众所熟知,因此很多患者在发作的时候,特别恐慌、害怕。这就需要我们中医工作者,能够利用一些手段,对大众加以科普宣传。
另外,就肝经湿热这个事儿来说,它离我们大众的生活并不遥远。舌红,苔黄腻,脉弦而有力——这样的肝经湿热的舌脉,在生活中很容易看到。越是中年男子,越容易这样。越是应酬多、烟酒饭局不离身的人,越容易这样。这个状态持续久了,会带来多种多样的疾病,尤其是以下焦疾病为主。这是值得我们当代人警惕的。
好了,关于此,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的一点牢骚话,就当和你聊天了。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1/qhtk1vloi4q.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筋“缩”了,一张方子“抻开”!神秘的“缩阳”证,今天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