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6 20:03:08

【教育读书】有效学习的原则、要点和方法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0/jmvesteawof.jpg.gif
【教育读书】
有效学习的原则、要点和方法
作者:丑丑妞
    一,有效学习的原则
    1.自觉性。就是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必须明确,当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时才更有效,特别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觉来完成。如果把学习变成一种被别人压迫的行为,学习的动力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于那些学业不佳的同学应首先检查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如何,一切属于自己的事,必须自觉地去做,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2.主动性。学习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做任何事情,积极主动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恰恰缺乏这一点,不懂的问题宁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开口问一下别人。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同学甚至一年也不会问老师一个问题。这些同学决不是一个问题也没有,而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是十分有害的,必须改变。
    3.独立性。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受群体因素的影响。当别的同学总愿让老师反复讲解时,他们却更愿意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独立的智慧去努力获取知识。正是这种学习的独立性,造就了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如果在学习中没有独立性,就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循序渐进。就是人们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学习要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为:一要打好基础;二要由易到难;三要量力而行。
    5.知行统一。就是要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忌学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因此,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一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二是躬行实践,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有效学习的要点
    1.多读书,注意基础。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课本知识,这一点同学们一定清楚。但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课本的阅读理解,只愿意去多做一些题,因为考试就是做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应当说,课本与习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课本知识是本,做题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
    2.多思考、注重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驭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3.多重复,温故而知新。《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道尽学宗,不断的重复显然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这种重复不能是机械的重复,也不只是简单的重复记忆。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体会,一次比一次获得更深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中得到升华,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三,有效学习的方法
    1.目标学习法。学习内容是由许多知识点构成,由点形成线,由线完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构成彼此联系的知识网。因此明确目标,就要在上新课时了解本课知识点在知识网中的位置,在复习时着重从宏观中把握微观,注重知识点的联系。要明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应该掌握的层次要求,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学习重要目标,即知识重点。有了目标能增强我们学习的注意力与学习动机,即为了这目标我必须好好学习。
    明确学习目标是目标学习法的先决条件。目标学习法的核心问题,是必须形成自我测验、自我矫正,自我补救的自我约束习惯。对应教学目标编制形成性检测题,对自己进行检测,并及时地反馈评价,及时矫正和补救。
    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不同,它比较具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可以使我们比较容易地享受成功的欢乐,增加我们的信心。实现学习目标也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开始,只有使大小、远近目标有机的结合,才会避免一些无效劳动的发生。
    2.问题学习法。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确,这既是有意学习的要求,也是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心理学家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要求预先有自觉的目的,必要时需经过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的事物发生注意。它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问题学习法就是强调有意注意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问题学习法要求我们看书前,首先去看一下课文后的思考题,一边看书一边思考;同时,它还要求我们在预习时去寻找问题,以便在听课时在老师讲解该问题时集中注意力听讲;最后,在练习时努力地去解决一个个问题,不要被问题吓倒,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你进步的过程。
    3.对比学习法。这是一种把具有相似、相近、或相对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的方法。对比法的优点是可以减轻我们记忆负担,相同的时间内可识记更多的内容;有利于区别易混淆的概念、原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知识的再现与提取,也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
    综观中小学课本,可比知识比比皆是,例如,政治内容中的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物质与意识、和平与发展等等;语文学习中的复句与单句、设问与反问、比喻与借代、记叙与议论、实词与虚词等等;数学学习中的小数与分数、指数与对数、奇函数与偶函数、平行与垂直等等;化学学习中的金属与非金属、晶体与非晶体、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酸与盐等等。对比学习法不仅可以用于同一学科内的学习,还可以进行跨学科比较,例如,学习政治可用语文中的句子分析法来分析政治概念;在学习近现代史中的民族解放运动时,又可以利用政治有关民族的基本观点;学习自然学时,可回忆一下有关语文课本中的有关科学家的传记文章,也可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学习。
    4.联系学习法。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同周围的事物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因此,知识之间同样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运用联系法学习,会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知识的相似性有利于迁移的产生,迁移是一种联系的表现。迁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自发的,是有目的地去回忆、检索大脑中的信息,寻找它们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新知识就要想到旧知识,想到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不能迷信权威,克服定势思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发挥右大脑的作用。如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护国战争发生在1915年,护法战争发生在1917年,这四个历史事件依次间隔二年,只要记住这两个历史事件的逻辑顺序,知道其中任何一个事件的年代,就可以联想,推算出其它三个事件的年代。这是联想记忆法。
    5.合作学习法。加强与他人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水平高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我们的老师,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与水平低的人一起学习,我们就是他的老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合作学习组的每位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所在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
    四,名人学习方法
    1.孔子谈学习方法。孔子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要求学生学习要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而不积极思维,就会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会带来知识上的危机。
    2.祖冲之的学习方法。我国南北朝时的数学家祖冲之的学习方法是:“搜炼古今”。搜指搜索,博采众长,广泛地学习研究;炼是提炼,把各种主张拿来研究,经过自己的消化,提炼。它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在天文历法、机械和数学三个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3.爱因斯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上小学、中学时,老师认为他是“笨头笨脑的孩子”。但他后来却为人类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科学界誉为“人类历史上一颗明亮的巨星”。爱因斯坦的学习方法,大致可概括成:依靠自学、独立思考、穷根究底、大胆想象、强调理解、重视实验、弄通数学、研究哲学等八个方面。
    4.朱熹提倡的学习方法。我国宋朝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赞赏《中庸》总结的学习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主张“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他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要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他的弟子将朱子读书法归纳为以下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虑心涵咏、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收心集中注意)持志。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0/dbpblezwisc.jpg.pn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0/olhx2uk0uw3.jpg.pn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6/20/cab4uqnteja.jpg.gi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读书】有效学习的原则、要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