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1 00:52:22

【原】可以对抗个人或派系,但千万不可对抗组织,否则将会成为过街老鼠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四(公元234年)【事由】魏延派人窥探到杨仪等人打算依据诸葛亮既定的计划,各军营相继带领部队撤还,魏延非常恼怒,抢在杨仪尚未发兵之前,率领所属部队径直先行南归。将所过之处的栈道全部烧毁,魏延、杨仪各自上表陈述对方反叛,一天之内,羽书一齐送到都城,汉后主就此事向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询问,董允、蒋琬都担保杨仪而怀疑魏延。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21/00/1wpehdkn4dk.jpg
【解析】1、违抗命令前文职场智谋已经分析,魏延所犯的职场三大忌,虽然犯了大忌,但还不至于丢脑袋,只是影响仕途而已,这次魏延竟然公然违抗命令,军人违抗命令,罪加一等。魏延因为不懂权力规律,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因此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被朝廷诛杀,不但自己被杀,而且还被诛三族,魏延一人犯错连累整个家族,典型的坑货。
2、特大错误朝廷诛杀魏延,为何还要诛杀魏延的三族?因为魏延这次犯的是特大错误,用罪大恶极来形容也不为过,已经成为过街老鼠,是整个蜀国的敌人,魏延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蜀国。为何说罪大恶极?因为诸葛亮深知司马懿的厉害,为了保护蜀国的主力军队,诸葛亮在去世前明确安排退军,杨仪作为第一批退军,这可是蜀国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快速退回蜀国。
3、严重失职魏延违抗命令擅自撤退,如果这时候魏军攻打过来,蜀国将处于被动状态,因为魏延作为断后将军,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前方部队安全撤退,魏延则擅自撤退,这是严重失职。擅自撤退也就算了,还要抢在杨仪尚未发兵之前撤退,而且还将所过之处的栈道全部烧毁,以阻止杨仪的撤退,万一这时候魏国攻打过来,杨仪将无路可退,只有硬抗。
4、涉及国家杨仪带领的又是蜀国的主力军队,如果主力军队受到重创,将会影响蜀国的国力,所以说魏延擅自撤退的行为,涉及到国家命运,魏延拿蜀国的命运开玩笑,皇帝不杀他杀谁?魏延、杨仪各自上表陈述对方反叛,汉后主与董允、蒋琬商量,董允与蒋琬都担保杨仪而怀疑魏延,为何?因为杨仪是诸葛亮安排的接班人,可信度较高,这是其一。
5、蜀国罪人其二就是魏延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影响蜀国的利益,搞不好可能会有灭国的危险,魏延已经是蜀国的罪人,因此谁也不敢保护他,否则将会受到牵连。当然像魏延这种定时炸弹必须要清除,否则随时有可能爆炸,到时候同样会影响蜀国的利益,因为魏延在蜀国混不下去,只有叛变,要么投靠魏国,要么投靠吴国。
6、韬光养晦魏延作为蜀国的高级将领,知道的秘密太多了,这也是存在的威胁,所以朝廷决定杀了魏延,并且诛杀魏延的三族,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魏延最佳策略是韬光养晦,而不是锋芒毕露,魏延完全可以迎合杨仪,等新任丞相上任再做打算,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延在诸葛亮时代得不到重用,说不定可以获得新任丞相的重用。因为新任领导一般都不会重用原领导的人,这是个翻身的好机会,就算得不到重用,也可以保存自己以及族人的性命。
6、以史为鉴搞对抗也得讲方法,你可以对抗个人或者派系,但千万不可对抗组织,否则将会成为过街老鼠,因为组织的人员,都是靠组织这个平台谋取利益。你对抗损害组织的利益,就是损害整个组织人员的利益,到时候就没有人会帮你,但如果只是对抗个人或者派系,那么还有回旋的余地,甚至还可以寻找盟友,为何?因为个人或者派系也有斗争,你对抗个人或者其中的派系,那么他们的敌人就会支持你,拥有盟友的支持,起码可以增加胜算,当然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乱搞对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可以对抗个人或派系,但千万不可对抗组织,否则将会成为过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