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14 16:04:32

何为“圣”?何为“圣人”?

答曰:徐仲舒先生,将聲(声)、聽(听)和聖(圣)三字,视作同源,混为一谈。是自作聪明,望文生义,臆今论古,是研判上古史的大忌讳,因小失大,歧路亡羊。用老子十九章的话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圣人】的意思,就搁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中,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疑古派之流,就不要贩卖学问,无中生有了!“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简而言之,《封神演义》及网络修真小说中的“圣人不沾因果(忧愁)”、“圣人幕后玩家(算计)”、“圣人避灾渡劫(超脱)”等大boss,反倒更在揭示【圣人】真谛——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14/16/xcqfpspb2es.jpg
▲【圣/圣人】全解码,甲骨文、金文里的
重新理解文献,真义就不远了《尚书.洪范》曰:“聼作谋,睿作圣。”
《传》云:“于事无不通谓之圣。”
《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易.乾.文言》:“圣人作而万物覩。”
这四条,皆在说:圣人凭易道知天下(吉凶)。
2
《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唐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六籍中,独诗、书、易、象与《鲁春秋》经圣人之手耳。”此亦指孔子。
这两条,反话正说!尤其清圣伯益:伯益在天下归周时,不避斧钺临头,毅然阻路直斥:“武王姜尚,犯上作乱,弑君无道。”
伯益、叔齐不食周粟,他们迂腐吗?不!他们心中门清。『宁折不弯,忠贞无二』 ,此乃天地纲纪。即便是气运鼎盛的周武王,伐纣大胜的姜尚父,遇到伯益、叔齐诘问,也不得不避开锋芒,还不敢秋后算账。
【武王伐纣】是顺应天命,还是弑君谋逆?先秦儒家和法家争论了几百年,没有任何结果。两汉儒家公羊学大行其道,【以有道伐无道,天子一爵论】最终胜出。“天子一爵论”让黄帝从天神,下凡为人。尽管王爵超品,但君王失德,天人感应,得下《罪己诏》;君王无道,天下叛之,自有圣人出,救世济民,取而代之,云云。
3
晋葛洪《抱朴子.辨问》曰:“世人以人所尤长,众所不及者,便谓之圣。故善围棋之无比者,则谓之'棋圣’,……;善史书之绝时者,则谓之'书圣’,……;善图画之过人者,则谓之'画圣’,……;善刻削之尤巧者,则谓之'木圣’”。
此一条,跟今天意思相同:超凡入圣,“无不精通,盖压一世,引领百年”谓之【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何为“圣”?何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