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13 08:05:26

【原】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13/08/vrwyez0ysvd.jpg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此)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是真的吗?他老先生不言语、不笑、不取钱财?”
公明贾回答说:“那是告诉你的人说错了。他老人家是到该说话时再说话,别人不讨厌他的话;高兴了才笑,别人不厌烦他的笑;应该取的时候才取,别人不厌恶他的取。”
孔子说道:“是这样的吗?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13/08/3e0htczmsz2.jpg
【悟读】
顺自然乃虑虚静,
极高明而道中庸。
人生是一道永远无解的千古难题,总会有太多太多的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在等待和考验着我们。千百年来,人们苦苦思索,有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于是,各式各样的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诸多的学说中,窃以为,夫子的中庸思想是一种不错的处世法则。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13/08/gxgjn5noadv.jpg
长期以来,“中庸”被无数世人所误解,以为中庸就是和稀泥。“中”不代表“中间”,“庸”不代表“平庸”。“中庸”指一种待人接物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
《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此言是对中庸之最好注解。君子中和,有过之而无不及;小人无惧,肆无忌惮,易走极端。无论何时何地,平和宽容都是为人处世之一大法宝。
本章夫子通过和公明贾讨论公叔文子的处世之道,提出了凡事皆要恰到好处的观点。公叔文子颇为了得,他能做到“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即该说话的时候就说话,感到快乐的时候就微笑,付出之后才收取自己应得的一份,这是生命智者的行为。
万千思维输中庸。恰到好处,本质上就是一种中庸思想。万事万物,不偏不倚,适度适中,无过无不及,不厚此薄彼。她是一种以包容平和之心态,在微妙的时空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寻求平衡的人生大智慧,故而历来为无数仁人志士所称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