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8 18:06:10

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五)

作者:刘传刚
树石盆景的动势造型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或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称水旱盆景。
前面讲来,盆景艺术依据材料,应该分为树木盆景、山石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别。
树石盆景是树木盆景和山石盆景自然而巧妙融合的构成形式,在作品的近景或中景位置上,应有突出的树、石组合构成的景物。在树石盆景中,虽然也会有以树木为主或以山石为主的现象,但是树木和山石在作品的结构中,双方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舍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成立,或大为逊色。
树石盆景的历史渊源在我国盆景发展史上,树石盆景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唐代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上,生动地绘有“侍女一”,'双手托一盆景,中有假山和小树'。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8/18/z52vvuznhpn.jpg
画圣吴道子的得意门生卢楞伽画的《六尊者像册》描绘树石盆景都可以证明,至少在唐代,树石盆景就是比较普及的盆景形式。
宋徽宗“赵佶还亲自绘制《祥龙石》盆景,图中描绘玲珑多孔的奇峰,左侧有石窠,边缘用小卵石堆叠,使能稍积土壤,里面长一大一小两棵树”并依据题诗“水润清辉更不同”判断画外“有盛水的石盆”。依此判断,树石盆景在北宋进入了宫廷。 元代诗人丁鹤年《为平江韫上人赋些子景》,在诗中写道:'尺树盆池曲栏前,老禅清兴拟林泉。气吞渤澥波盈掬,势压崆峒石举”,细品诗意,写的也是树石盆景。
明代宫廷画家朱端画的《松院闲吟图》在其图中绘有盆景若干,并绘有大型树石盆景盆。盆为白色长方形,有一险峻峰状山石置于盆中,其旁种植苍松,主干依偎山石,枝干绕石之左右。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8/18/f54stgyyamj.jpg
明万历六年,画家丁云鹏作《玩蒲图》这是景创作者进行盆景创作的山水画件描绘盆作品:松荫之下,一赭衣老者,手执蒲扇坐于石上,四周盆景,高低错落,或列于案桌,或陈置石上,或放于地下,老者正对这些盆景一品味,赏析专注的神情历历可见。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8/18/z4xi2mmo40o.jpg
图中所画盆景虽用笔草草,然山石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以及盆植菖蒲等等,均交待得十分清楚。
清代园艺家陈子在《花镜》中写道:“近日吴下出一种仿云林山树画意,用长白石盆或紫砂宜兴盆,将最小柏桧或枫、榆、六月雪或虎刺、黄杨和梅桩等,择取十余棵,细视其体态,参差高下,倚山靠石而栽之。或用昆山石,或用广东英石随意叠成山林佳景。
在中国盆景发展史上,树木、山石、树石盆景本来是齐头并进、一脉相承的,把中国盆景归纳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既不符合历史,也无法解释今天多种形式的树石盆景蓬勃发展的趋势。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8/18/q3z5q1inkkt.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8/18/cnle1fbibmh.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动势盆景的造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