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3 16:13:02

一个小故事,背后藏着一种生存的大智慧

一个小故事,背后藏着一种生存的大智慧,读懂了,或许会顿悟人生,胜读十年书!看完我才明白:生存的质量,在于这两个字,受益匪浅!这两个字就是韧性,也就是柔韧胜刚强,柔和的才能长存,和物体的质量在于硬度不一样,一个人生存的质量在于韧性。
来看这个故事:
说是有一位老人叫常摐,是一位得道高人,传说就是老子的师父。常摐年纪大了,生了重病,老子受到消息后,就前去看望,顺便向师父请教和学习。
老子问常摐:“老师,你的病已经很重了,有没有什么话话留给弟子呢?”
常摐微笑着说:“即便你不问我,我也的确是要留一些话给你的。”
老子一听,赶紧正襟危坐,恭敬地说道:“请先生教我。”
常摐于是就说道:“让我先来问你,在经过泥泞的土地时,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背后所体现出的道理吗?”
老子答道:“老师,我想,这是说要能忘记过去,别再想之前坐车赶路有多么的舒适。”
常摐听了,欣慰地笑道:“你说得得对。那我再问你,经过乔木的下面时,要恭敬地走过去,你知道这里面所说的道理吗?”
老子答道:“乔木代表着长者,我想,这是说要要敬重年长的人吧。”
常摐又微微一笑,夸道:“你很聪明,又说对了答案。”说着,他张开自己的口,指着自己口腔,问老子:“你来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看了一眼,不假思索回答说:“您的舌头还在。”
“那我的牙齿呢,它还在吗?”
老子如实回答说:“您的牙齿都已经掉光了,没有了。”
常摐便问老子:“那你说说,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这一次,老子稍微思考了一会,才恍然大悟一般,恭恭敬敬地对着老师说:“谢谢老师的指点,我想我明白了,您要说的就是舌头还在,是因为它是柔软的,是有很强韧性的,而牙齿之所以没有了,就是因为它过于刚强。”
常摐看到老子领悟得如此之快,非常的高兴,对老子说道:“你说的对,看来你已经领悟了天下的事理,已经不用我再教你什么了。”
老子和师父常摐的这段对话,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最后所要强调的正是韧性的重要性,强调的是生命的高质量在于韧性,柔韧胜刚强,柔和的才能长存,就像舌头那样,即便牙齿都掉光了,但舌头还在。
在网上看过一段很有意思的文字,标题叫“你是鸡蛋还是胡萝卜?”内容是假设鸡蛋和胡萝卜是两个人,他们同时面临着被水煮的困境,但被水煮后的反应却是完全不一样的。鸡蛋被水煮后,蛋清与蛋黄都会凝固,比之前的脆弱要强大很多。而胡萝卜却不一样,在被水煮之后,就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刚强,反而变得软乎乎。那么,你是愿意做一个鸡蛋,经受岁月的磨砺,活出生命的韧性,还是像胡萝卜一样,一经打击,就变成软脚虾呢?很明显,只有像鸡蛋那样,保持顽强的韧性,才更有助于战胜人生中的种种困难,活出生命的高质量。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3/16/fyw1yltmxj2.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3/16/oynwj3sewu3.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3/16/sybmu3aqo5v.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小故事,背后藏着一种生存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