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5-2 16:02:18

文学典故系列 ①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2/16/lp5r130muae.jpg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悠远流长。在灿若星河的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名人趣事、名诗佳话被广为流传,成为后人争相引用的典故。本期典故导读:尺素、比翼鸟、连理枝、绿叶成荫、长亭、采薇、长城、章台柳、登高、东山高卧、杜康、东篱、寒食、汗青、红豆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2/16/spszed3qmyu.jpg
01·尺素
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的代称。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02·比翼鸟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03·连理枝
连生在一起的两根树枝,比如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04·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未及笄,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
05·长亭
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2/16/xnzse4utxf2.jpg
06·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07·长城
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08·章台柳
唐代诗人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居京时得一姬柳氏,才色双全。后韩翃为淄清节度使侯希逸幕僚,时值安史之乱,他不敢携柳氏赴任。分别三年,未能团聚,因寄词柳氏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氏也有和词云:“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她因自己貌美独居,恐有意外,就出家为尼。不久被番将沙吒利劫去,后赖虞侯将许俊用计救出,始得团圆。后人就名韩翃寄柳氏词的词调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为可任人攀折之路,柳墙花而专指妓女之类的人物。
09·登高
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高卧
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2/16/fhtjfu4ntph.jpg
11·杜康
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2·东篱
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3·寒食
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4·汗青
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红豆
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2/16/al1hu5syr3p.jpg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5/02/16/hekvs2iymop.jpg
海右文苑旨在弘扬国学文化、推广优质文史内容,我们尊重原创,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学典故系列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