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4-29 00:11:23

中庸的15个内涵,阐述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庸思维

《易经》讲的是中庸,儒家讲的也是中庸,中庸哲学里面包含了一切的优秀传统思维。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面的人生哲学,那就是中庸哲学。中庸,就是中用、中行、秉持中道,物各得宜,各得其利,人各得其分。
中庸真正的内涵,其实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取中间、或者是和稀泥那种。普遍认为的“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刚刚好”,也只是对中庸的模糊理解,下面我们对中庸的内涵做一个清晰全面地阐述:
1、“正”的思维。正者,无偏私也,至少要“己所不为,勿施于人”,不要老想着歪门邪道、损人利己,那样不得人心。
2、“位”的思维。做好分内事儿,在其位谋其政,不要试图包揽超出职位或者能力范围的事儿,做了也是达不到预想的结果,还会搞糟。
3、“时”的思维。时机不成熟,不能勉强,不急不躁,水到渠成。做好准备,等待胜利向你走来,而不是去追逐胜利,胜可知而不可为。
4、“势”的思维。势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势只能顺,只能借,而不能违抗,要善于观大势。
5、“德”的思维。就是那种宽厚的品性,抽象地说,德指容载万物、培育万物,成其所成,成其所美,是其所是,皆大欢喜。通过这些作为,也增进了自身的能力,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成就了最优秀的自己,何乐而不为?
6、“适度”的思维,不要非红即黑,不要都两个极端,适度是一种“度”的把握和拿捏。
7、“条件”思维,也就是做事考虑外部环境,不要自己心里想啥就做啥,自己觉得无比正确,但是如果外部环境和内心想的恰好相悖,那就是不正确,就不能实施。
8、“序”的思维。做任何事,都有的方法流程,都有它的次序、秩序,这是方法的本质所要求的。
9、“层次”思维。层次是无处不在的,在某一次层次,只能解决某一类问题,不能同一个层次解决所有问题,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各种职位就代表着不同的层次或者说的等级,再比如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市场之间也有层次关系。
10、“礼”的思维。礼是仪式,是程序,是文明礼貌,“礼”在不同社会其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始终都有,得讲究。
11、“阴阳”思维。阴阳同时存在,也就是阴阳相对,阴就是阳,阳就是阴,正就是反,反就是在正,好就是坏,坏就是好,这是辩证思维;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好也不是纯粹的好,好中有坏,坏也不是纯粹的坏,坏中有好,就是不要走极端;阴阳互变,阴极反阳,阳极反阴,过犹不及嘛;阴阳也是合一的,阴阳一而二,二而一,万物皆太极,都是一个真假虚实的阴阳组合,不能单方面地看。
12、“君子”思维,中庸是君子秉持的思维,小人则无所不用其极。
13、“亲和”思维。亲者,仁爱也,是“德”的最好表现,仁爱是德发出的光(德之光也)。如果动辄打打杀杀,鱼死网破,这是无德。
当然,仁爱,不光有亲,有赏,还有刑罚,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就得用狱,对于强盗就得用师,这是维护正道所必须要做的。
14、“管理”思维。从某个方面说,中庸其实讲的是管理之道,是做官的学问。任何事情,如果不主动去管理,任其发展,就会搞得一团糟,这也是熵增原理所要求的。道法自然,说的也是顺势自然,而不是纯粹不管不问,放任,甚至放纵。
15、“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致中和”的精神状态理解中庸,它的实质就是控制情绪,追求理性,做正确的事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就要求人们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甚至让“负面情绪”这种概念在你的心智里消失。人最大的困扰是情绪化,导致人不够理性,中庸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的。《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所当损者,莫切于此。损什么呢?怒和欲。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大矣哉,它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考虑方方面面,全面思维,而不是偏执一面。在儒家那里,中庸就是其道德标准、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现代人来说,中庸也确实有能力作为大家立身做事的思维之一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庸的15个内涵,阐述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庸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