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1-3-14 16:47:58

食品安全手抄报资料: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

  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人士介绍,不久前食药监局曾经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预警公告。为加强在外就餐和家庭内的餐饮安全,国家食药监局有关人士和临床专家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
  一是清洗原料,清洁双手
  泡发干制原料或培养芽苗类蔬菜,应定期更换用水,避免有害细菌的繁殖。动物性食品原料、植物性食品原料、水产品原料应用流动的洁净水多次清洗,去除存留在食品原料表面的细菌,避免造成污染菌的存留;同时清洗双手。
  二是食品应烧熟煮透
  食品烹饪前应彻底解冻,食品加工时中心温度应达到70℃。长时间贮存的食品食用前应彻底再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以防止食品原料中的细菌存活。
  三是防止交叉污染
  应重点防控食品、食品加工人员以及食品制作环境、工具、容器、设备、设施间形成的细菌性交叉污染,特别是要防止熟食品成品与半成品、食品原料间形成的交叉污染。
  四是妥善存放食品
  当熟制食品存放在10℃至60℃之间的温度条件时,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 (冷藏)的食品,其保质期应不超过烧熟后24小时。冰箱只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抑制细菌的繁殖速度,但存放时间过长,一样也会变质,吃了有可能会让人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品安全手抄报资料:如何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