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分享 发表于 2021-2-19 18:54:03

一个笨人如何脱胎换骨?如何逆袭?

你的人生如何才能逆袭?
说实话,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为什么呢?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owf1wal0wvq.jpg
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假设你现在的能力分数是60分,
我给你找一个需要80分能力的事情,你也做不到。
但如果我给你找一个需要60分能力的事情,你又不想做。
因此,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下,做什么定位都是徒劳的。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观点:成功是进化出来的!
所有牛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以下两点:
第一步:做减法
成功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不做什么!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rwzt0uyfqew.jpg
你要做减法,减掉手中的事情,减掉不必要的应酬
减少对别人的承诺,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所有成功者无一例外,都是赢在做减法。
我们如何把做减法的理论,真正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特别厉害的概念:
叫做控制数量!
这是一个你此生必备的方法论。
也是所有商业高手在做的!
先举几个例子
让你看看那些大佬是怎么做的:
1.控制员工数量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员工数量越多,不一定越赚钱,
因为员工数量多了,内部斗争就会加剧,
规章制度就会复杂,整个系统就会更复杂,
管理成本会上升,对管理者的要求会更大。
很多公司拿到融资以后,首先是租豪华宽敞的办公室、然后疯狂招募员工。
疯狂挖竞争对手的员工、疯狂扩张产品线,然后呢?
然后公司就死了。
比如当年红极一时的凡客诚品。
凡客诚品从2007年开始试运营,
我们把凡客诚品这家公司看成一个系统。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fei4gftro1f.jpg
凡客诚品巅峰的时候,有1.3万员工,光从员工数量这个角度来看,
凡客诚品这个系统太复杂了。
盲目的增加员工,加速企业的衰败。
在控制员工数量方面,马云是一位高手中的高手。
2012年,阿里年初制定战略时,要求业绩要增长1倍.
各部门就根据业绩翻倍的战率,
认为业绩翻倍员工必须要翻倍。
阿里当时有2.8万个员工,意味着还要增加2.8万个员工.
结果马云不同意,说公司无法承担这么多人的薪酬支出,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220z1zapujv.jpg
让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沟通,重新调整新增员工人数。
经过各部门的充分沟通,最后各部门提出,业绩要想增长一倍,
员工人数至少增加1.2万人,结果马云还是不同意。
认为还是增加太多了,并提出最多增加5千人。
如果员工增加超过5千人,包括马云在内,所有人一分钱年终奖都没有。
如此严格控制员工数量的马云,结果如何呢?
2012年,阿里业绩不止翻倍,人数也没有超过5千人。
2.控制产品数量
好的,控制数量除了体现在控制员工数量上,还体现了控制产品数量上。
还是以凡客诚品为案例。
这个公司一开始经营男士衬衫,拿到多轮融资以后,
产品线方面,它没有控制数量,它不断拓展产品线,
最多的时候,拥有30多条产品线,
范围涉及男装、女装、家纺、鞋、化妆品、配饰、百货等多产品线。
凡客诚品的产品线太复杂了,不仅员工数量多、产品线还多。
正如托尔斯泰说的那样: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一样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
我把他的名言改一下:
所有赚钱的公司都一样,都在控制数量。
不赚钱的公司各有各自的不幸,都在放纵数量。
乔布斯是一位极度克制的人,他也是控制数量的高手,
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你现在打开苹果的官网,
你会发现苹果的产品线很简单:
四个产品:
苹果手机
平板
苹果手表
苹果电脑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euvth24hqek.jpg
正因为乔布斯控制数量,所以,苹果公司是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
电影史上,有一位天才级的导演,那就是昆汀·塔伦蒂诺。
他也是控制数量的高手,他的理想是拍完10部绝对不再做导演。
还表示,自己眼中的成功就是当完成10部目标后,能被视作世上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
由于他严格控制数量,所以,他拍出了这些经典电影。
《低俗小说》,该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奖。
《杀死比尔》
《落水狗》
《八恶人》
《无耻混蛋》
《被解救的姜戈》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bltw4vrivpg.jpg
好的,你可以梳理一下,你的产品线有多少个产品呢?
在控制数量这块,百度相对做的就没有今日头条好。
在百度发文章,基本没有什么门槛,你一天想发一亿篇都可以,
所以很多创作者,并不会去珍惜每一次发文章的机会。
因为百度没有控制数量的思维,导致百度的文章很杂乱,阅读感不好。
而头条有严格的文章规范制度,对创作者有很多要求,所以大大提升了文章的质量。
3.控制投资数量
刚才说了,很多高智慧的人,他们的思想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世界首富巴菲特曾经说过他致富的秘诀,这被称为“20个打孔位”原则:
当巴菲特在商学院演讲的时候,他说:
我可以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你可以打20个孔,
代表着你在这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资,从而最终增加你的财富总值。
但是一旦打完了卡上所有的孔,你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资了。
他继续说:
根据这些规则,你将会真正认真地考虑你的每一次投资,
你会被迫三思而后行,所以这样一来你自然会做的好得多。
我觉得,要成为赢家就要非常有选择性地下注,这是显而易见的。
是的,世界首富巴菲特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他也是一直在控制数量。
4.控制看书数量
现在强调成长,强调学习,于是很多人开始疯狂看书。
但是,我们看书的时候,也要遵循“控制数量”的原则。
前几天,一位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问我一个问题:
我读了您所有文章之后一直想创业,但不知道如何入手,您有推荐的书吗?
看了他的这个问题以后,我这样回答:
你缺的不是书,
是行动。
我说完以后,这位朋友说:
诚哥一针见血。
为什么我还没问他问题,就知道他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原因一:我们写的文章里涵盖人性,生意场,思想,最精华的内容,
他看完以后还想再看别的书,那就说明他是在逃避,他在拖延。
学习知识是智
实践知识是慧
我们很多时候缺的不是“智”,缺的是“慧”,
所以,我们要控制看书数量,然后多实践,多积累慧。
看书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书,学到一点知识,就实践这部分的知识。
5.控制解决问题的数量
没有人能同时解决所有事情,还能解决的很好,
你应该只解决最核心的事情,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解决。
不那么重要的事,让不那么重要的人去解决。
任何事情都是牛鼻子法则。
你让一头牛很听你的话,不是你拼命的打它,拉它,拽它。
而是要在这头牛身上找到最重要的部位,就是牛鼻子。
在它鼻子的部位穿一个环,然后绑一根绳子。
这时你轻轻拉一下这个绳子,这头牛就特别特别听话。
这就是牛鼻子法则。
给你带来80%回报的,不会超过20%的事情。
你每天面对的80%的事情,都是没什么用的事,
那80%的事情只能给你带来20%的回报。
你应该把你的全部精力都投放在那20%,对你最重要的事。
什么是20%最重要的事?
你每天花的每一分钱,做的每一件事,度过的每一分钟,
都可以分成两类:
一个叫消费,一个叫投资。
什么是消费呢?
就是这个时间你去见这个人,他未来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的回报率。
那么这个人就是在消费你的生命。
什么是投资呢?
就是你这一分钟做的这个事,见的这个人,未来能给你带来回报。
那么你就是在给自己做投资。
你这一分钟玩了游戏,刷了电视剧,其实这个游戏和电视剧就是在消费你的生命。
如果你这一分钟拿来看了一篇文章,成长了自己的大脑,或者增加了自己的能力,
那么这一分钟你就是在投资。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quclljoz1c1.jpg
接下来讲一下第二个核心。
第二个核心:做加法
怎么做加法?
你要做的就是写,把你的经验都写出来,展示给别人,
让别人知道你的才华、你的人品、你的能力、你的见识、你的一切。
也许你觉得自己碌碌无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干货。
错,大错特错,你的价值被你严重低估了,其实你的经验价值千万。
我的观点:
“生活就像一个楼梯”,你目前在21楼,还有人还只在10楼呢,
这时你就比10楼的人有经验,你就可以教他如何从10楼爬到21楼。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0mi1abofb15.jpg
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才华,
但你好歹也参加过高考啊,你比高一的学生有经验啊,你可以把你的经验分享给高一的学生,
就算你的经验不多,你至少也听过周围优秀的大学同学的高考经验,
你可以把这些经验,教给高一学生啊。
因此,不要觉得你没有价值,“生活就像一个楼梯”,总有比你楼层低的人,
相对于他们,你的经验价值千万。
如果你不写出来,你的经验还是不值钱的。
就算钻石埋在土里,但别人不知道这个土堆里有钻石,那这堆土的价值也只是0!
举两个牛人的案例,让你彻底清醒!
古代有个特别厉害的人,相信你听过,他叫曾国藩。
他出身平常,家族五六百年没出过秀才,可谓典型的小镇青年。
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
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踌躇满志进京。
面对全国精英,发现自己见识狭隘、观念鄙俗,陷自卑和焦虑。
他对抗太平天国,屡战屡败,甚至两次投江自尽,多次深陷绝境。
47岁时更被皇帝弃用,陷人人生低谷。
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
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
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曾国藩是如何逆袭的?
我看了他很多的自传后,找到了最关键的原因:
曾国藩得到高人指点,每天都写日记!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2twkdbpjcwk.jpg
是不是让你大跌眼镜!
成功居然是因为写日记!
能理解,我以前也不信!
就连曾国藩自己都不信..
一开始曾国藩不理解,他觉得以前自己也写日记,但发现日记没有什么用。
后来发现,他写日记存在几个问题。
问题一: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写。
问题二:把日记记成流水账,经常一整天的事,就记成一句话。
问题三:在日记中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并不能做到。
简单小结一下,就是写日记的时候,敷衍了事,并且没有做到言行如一。
后来,曾国藩开始改进,开始高度重视写日记这件事,
为了让自己写得更好,他还开创一个新的玩法,那就是把写好的日记送给朋友传阅。
通过每天写日记,曾国藩自信心暴涨。
借助这份自我管理得到的信心,他又养成了一个新习惯,那就是戒烟。
这个戒烟习惯养成以后,他自我管理的信心又继续暴涨,戒烟成功,是曾国藩终生引以为自豪的事。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odqr401c35n.jpg
这份信心对于他日后渡过难关帮助极大。
他后来带兵打仗,两次都自杀未遂,是什么帮他渡过难关?
靠的就是每天写一篇日记这件事和戒烟给他带来的自信。
曾宝慈曾经这样总结过。
看来文正(曾国藩)这一生的学问事业,与此日戒水烟有莫大关系,
因为戒水烟表示了莫大的决心,要在紧要关头撑得住,挺得起。
这可以这样说,曾国藩作为一个笨人,靠着笨办法,一步步从笨人成为圣人,
每天写日记,是曾国藩崛起的重要习惯。这是一个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模仿的方法。
从那时开始,我开始每天写一篇文章。
别人经常问我,为什么要写文章呢?
是什么驱动你们一直写文章呢?
由于写文章的好处太多了!
写作好处一:
倒逼你让你快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看书和听课只是输入,这种学习还行,但知识的吸收率不高。
你看下面的学习金字塔。
http://img.biiyy.com/360doc/2021/02/19/18/mtylrndrnga.jpg
听讲、阅读属于被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不超过30%。
而把学到的知识教授给他人,是主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高达90%。
我经常说,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只有一个。
在诸多学习方法中,写文章是我目前已知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你把写文章这个方法练到极致,你能快速成为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
因为你要写出好的文章,你就要大量的去阅读和学习同类的书籍和同类的文章。
在这样倒逼自己的过程中,你的学习力会非常强。
最终倒逼自己成了这个领域里的大师。
写作好处二:让你更靠谱
说实话,现在的专家也比较多,但靠谱的专家太少了。什么叫靠谱?
通俗来说,就是说话算话的人。
在越来越浮躁的时代,你要反其道而行之,你越靠谱,你越值钱。
那如何向别人体现你说话算话,体现你靠谱呢?
一个好方法就是每天写一篇文章,比如你每天写一篇文章,不管风吹日晒,连续写了4个月。
那你朋友圈的人会觉得,这个人挺靠谱,知道你不会跑路,
知道第二天太阳升起以后,你的文章会依然发出来。
商业的根基是信任,有了这份信任,就算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合作,
别人看到你连续写了这么多文章,也会觉得你很靠谱。
写作好处三:让你拥有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有很多种解释,这里的核心竞争力,
是指就算告诉竞争对手怎么做,对方也模仿不了你的能力。
如果他知道你怎么做以后,就能够迅速模仿并且超越你,那这种能力就不是核心竞争力。
举个例子,罗胖从2012年起,就一直在做一件事,每天一条60秒语音,然后每周一次视频。
其中每天一条60秒语音这件事,一做就做了8年。
做了6年的好处是什么呢?罗胖的罗辑思维在2017年的利润过亿,2017年网上传言估值70亿。
这太厉害了,罗胖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茁壮崛起,他的吸粉方法、赚钱方法你也看懂的。
中途也有一些人模仿他的方法,但最终没有持续做下去。
从某个角度来看,罗胖的核心竞争力是央视出来的人,
其这个不算核心竞争力,因为央视里高手如云,
罗胖当年就是待不下去了才出来,所以央视人这个身份不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罗胖的核心竞争力是他每天60秒的语音,这件事别人看得懂,但做不到。
就算做到了,做的时间也没罗胖长,罗胖已经做了6年了。
什么事是能让你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事呢?
答案就是:方法很简单,持续时间很长。
这种方法很简单,持续时间很长的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
一开始竞争对手看不见
然后是竞争对手看不起
中途是竞争对手看不懂
最后是竞争对手赶不上
比如罗胖的事,很多大佬一开始就不知道罗胖在用60秒语音打造个人品牌。
后来知道了,会嗤之以鼻,就60秒语音也能做大?这就是看不起。
随着罗胖越做越大,很多人开始看不懂了,60秒语音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现在罗胖靠着60秒语音起家,准备A股上市了,很多人才发现,已经赶不上了。
你想拥有属于你的核心竞争力,你就要做一件方法很简单,持续时间很长的事。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就属于方法很简单,持续时间很长的事,
它是就算告诉竞争对手怎么做,对方也模仿不了的能力。。
无论你是哪个行业的,你从看到文章的这一刻,就开始每天写一篇同主题的文章,
你要相信,当你开始写文章,别人看你的时候,就觉得你已经非一般人了。
当然啦,写了一个阶段的文章以后,就要把文章升级成为一套理论,
就像你上山采黄金,采了一堆黄金,你就要把黄金打包运下山,然后再继续开采。
文章是精华版的思想
有了很多套思想,在你的行业中,你就拥有了更厉害的核心竞争力。
每一篇文章都是你的内容资料库。
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短视频也好,直播也好,讲课也好。都只是内容的一种展现形式。
而核心背后需要有一个内容的资料库,简称就是剧本。
只要你有了这么庞大的文字,资料。那么无论你制作短视频也好,你做直播也好,
你在线下讲课也好,你给你的员工开会也好,你和同行沟通也好,你跟客户交流也好,
这些内容资料库都是你最大的宝藏。
别人对你一切的认知都来自于你表达出来的语言所传递出来的思想。
而这一切的思想,都来自你日积月累下来的内容剧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笨人如何脱胎换骨?如何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