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1-2-7 16:24:47

京城漫行记:风雨长城

长城,是热闹的,几千年的战争撕杀,让它没有过一刻的安宁;长城,又是寂寞的,在寂寞中悄悄地见证着中国历史的沧桑。——题记

一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能与长城齐名的恐怕不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国魂”,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至少目前,这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也许是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在北京我游览的第一处景观就是八达岭长城。初登长城,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惊悸和震憾,它真不愧为中华民族的骄傲,雄伟壮观,气势磅礴,静静地屹立在山脊上,于不经意间展现着古老中国那神圣而又不可侵犯的气质。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就如同父亲的脸,沧桑而又坚毅,严峻中又透着几许柔情。长城有着让人无法琢磨的性情,平坦处如涓涓细流,温柔的让人不免心生无限爱怜,陡峭处则如蛟龙出海,凛然的又决不可侵犯;长城,以一种让人无法想象的姿态向远方延伸着,山角处似乎就是长城的尽头,但一拐弯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就是长城!世界独一无二的长城!
长城是热闹的,几千年的战争撕杀,让它没有过一刻的安宁;长城又是寂寞的,它在寂寞的山岭上悄悄地见证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沧桑。然则三次登临长城之后,站在那似无尽头的残桓断壁间,我不自然地对国人关于长城情结的崇拜和以及对长城精神的依恋,产生了一股莫名的思索和疑问:行越千年、蜿蜒万里的长城,在中国的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作用呢?是单方面的军事行为,还是一种文化上的信仰?如果是军事作用,它曾展现了多大的历史功绩?如果是文化信仰,它传承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
我茫然无解。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我在凛冽的秋风里,循着古长城的砖瓦缝隙,一路悄然地走进了中国的历史长河。没想到,就是这么轻轻地与历史一碰触,却发现有着两千余年的长城,其实就是一副无根岁月的“秋千架”,系在神州大地上随风飘荡了几千年,也荡尽了中国的历史烟云。

二
说到长城,我们是万万不能绕开秦王朝的。公元前221年,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赢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灭掉了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于中国后世的历史影响绝对是空前的,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统一六国和修筑长城”,他的政权也仅仅存活了十四年。但就是这两件事,就是这短短的十四年,却整整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关于秦长城,永远都是一个苍凉而又悲壮的千年话题,其功过是非,历来褒贬不一。也许,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一番话便是对秦长城最公正的历史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先生的话,余音缭绕,催人警醒,使秦长城在风雨中飘渺了几千年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心悸的安慰。
秦长城,你悲壮但并不用悲哀,因为你已发挥了你所应该发挥的历史作用;秦长城,你不用抱怨后世对你的遣责和漫骂,必竟你曾杀伐太重,一百四十余万的劳动号子早已定格在孟姜女那凄惨的悲泣中;秦长城,你也不用太过于历史性的内疚和自责,因为你必竟不是一道全能有效的护身符,那单薄的身躯又怎能抵挡得住内外交困的历史寒流?!
壮哉,秦长城!悲哉,秦王朝!

三
旧中国的历史,很少有晴空,也很少露出笑容。也许是因为自秦之后,长城便成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依赖和枷锁,隋、唐、宋、汉……莫不如此。他们都把修筑长城当成了定国安邦的首要任务,但筑来筑去,防来防去,收到的却都是防谁反被谁灭的讽刺结局!高句丽为防唐而筑城,被唐所灭;契丹人为防金而筑城,被金所灭;金为防蒙而筑城,被蒙所灭……长城,你为什么就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呢,致使那么多的帝王围绕着你发狂?中国的历史,你为什么就只能停留在那一堵残砖断瓦上,越走越迷茫?共2页,当前第1页1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城漫行记:风雨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