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1-1-22 19:45:22

其他教案-课题:扎风筝

课 题:扎 风 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学会扎制简单的风筝。
2、能力目标:
⑴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⑵ 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扎制简单的平板式风筝的方法,学会扎简单的风筝。
2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创作出造型各异的风筝。
三、课型
1、实践创造型。
2、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实物展示---引导探究---迁移创新---展示评价。
四、教学手段、设备
1、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2、教学设备: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风筝骨架成品风筝。
五、教学过程
程序
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创设情境
运用古诗《村居》导出“风筝”,运用录像激趣导出“扎”。
让学生背诵《村居》说出“纸鸢”的意思,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板题。
揭示课题
明确学习任务


实物展示
教师展示课前制作的两个风筝及八角风筝骨架。
教师展示风筝的同时,请学生观察说出扎风筝的特点:左右对称,及八角风筝的扎制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
利用投影仪演示八角风筝的扎制过程。
学生边听教师讲解,边看教师演示,明确制作过程。
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八角风筝扎制的步骤及如何保证左右对称,感悟制作技巧。


迁移创新
学生基本掌握了扎八角风筝的方法后,迁移发散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别的式样的风筝。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制作技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扎、糊、绘。
增强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合作的风筝。
学生谈创作意图,最后评出扎的优秀的风筝。师生共同总结。
培养学生审美、评析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
作课教师:刘本忠    单位:大港区太平镇邱庄子联校
2001年11月

劳技课教案 贴补烫


教学目标 :
1、学会贴补烫的制作方法。
    2、了解贴补烫的用途。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创新意识。
    2、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贴补画与烫花的结合技巧。
教学难点 :烫花在贴补烫中的运用。
教学手段: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模式:小组竞赛形式(培养学生的羹体意识与团体精神),渗透STS教育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示范作品、酒精灯、火柴、卫生香、即时贴、布料、绷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讲评作业   
二、授新课
    1、引言,展标,导入新课。
    2、欣赏贴补烫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检查工具。
    4、讲授贴与烫的顺序及注意事项。
    5、学生进行贴补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6、烫花注意事项(教师示范)。
    7、学生进行烫花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小结
    1、讲评作业
2、学生讨论:
(1)作品的意义及用途。
(2)经验交流。
3、教师总结
[*]其他教案-课题:扎风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其他教案-课题:扎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