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1-1-22 11:12:56

《捞铁牛》课堂实录

西藏拉萨市第一小学    罗含情
 课文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是拴住浮桥用的,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子潜到水底,把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和尚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和尚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
这个和尚个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课堂实录
 
师:昨天,教师让你们预习了17课,哪位小朋友把生字读一下。
出示生字:宋 拴 陷 沦 尚 潜 舱 绳 绑 铲 拖
指名读生字
师:有一个字他读得很准,“铲”,但有一个字没读准,是“潜”,(跟老师范读)
师:课文里说“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中”那“潜”是什么意思?
生:游到水里去。
师:“陷”字怎么记?
生:先记左耳旁,再记刀字旁,最后……
师:你说得很准确。这个字跟“蹈”字有什么区别?
生:偏旁不同。
生:右边上面也不同。
师:把本子打开,把这两个字写一遍。
(生写生字)
师:同学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给大家在个故事好吗?
(出示课件,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课文事情的起因)
师: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河底的铁牛?
生:用起重机。
生:用直升飞机。
生:用专门抽淤泥的方法抽掉淤泥,再捞上来。
师:同学们所用的都是现代的工具,但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就有人把铁牛捞起来,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7课,大声地读,划出喜欢和不懂的句子。
(生读课文,师画铁牛)
师:一二自然段里有哪些不懂的?
生:什么叫“淤泥”?
生:就是河底的烂泥。
生:“是水把铁牛冲走了,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是谁说的?
生:是怀丙和尚。
师:那怀丙和尚是个怎样的人?从试试可以看出什么?
生:他非常谦虚。
师:我们用谦虚而自信地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师:水真能把铁牛送回来吗?请大家欣赏动画,看这个动画是讲什么内容?
(动画演示,师讲解捞铁牛的过程)
生:这个动画是讲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那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生:主要讲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师:请小朋友默读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划出表示准备先后的词语。(生读课文划词语)
师:有哪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生:先 然后 再 又
师:从这些词,我们知道怀丙和尚准备工作做得有条有理,谁能用上这些词把第三自然段的意思概括地说一下。
(生练习说)(指名概括地说)
师:和尚做得准备工作做得有条有理,相信同学回去后能说得有条理。但对准备工作,你们有哪些问题?
生:为什么要在船上装满泥沙?
生:为什么要把两船拴得紧紧的?
生:为什么要用结实的木料搭架子?
生:为什么要用很粗的绳子?
生:为什么装泥沙而不装石头?
师:同学们的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生:因为铁牛很重,不用结实的木料会断的。
生:我能理解为什么用很坚固的绳子,不用的话,容易断。
生:装石头不容易铲,装泥沙方便。
生:我不同意,装石头比泥沙更方便。
师:因为黄河两岸都是泥沙,用泥沙更方便。
师:读第四自然段能解决剩下的问题。谁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
师:请小朋友读这第四自然段(出示段落),看看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用自己喜欢的记号划出来。(生边读课文边划)
生: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去了。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级紧,铁牛上拔。师:泥沙减少可以说成是“沙减”(师板书),那按老师的说法,接下来应该是怎样写?
(生回答师板书:船浮——绳绷——“牛”拔)
师:请小朋友用为“因为……所以……”来说说事物的变化。
生: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向上浮。
生:因为船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
生: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牛拔。
(欣赏动画)
师:牛能向上拔,靠的是水的浮力。
师:那么刚才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装沙,能解决了呢?
(生答略)
师:围绕打捞的过程,提出疑问,合作学习。
(生小组讨论)
生:怀丙和尚用水的浮力把牛拖到了岸边。
师:不仅借助水的浮力拔“牛“,还借助水的浮力“划牛”,“拖牛”。我们再读读怀丙和尚说的那句了不起的话——
(生齐读)
师:未来的小怀丙就在你们中间,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学科学,用科学。
作业:
1、思考,如果你在那个时代,还可以用哪些更好的方法打捞铁牛?
2、收集有关利用水的浮力的故事。
[*]《捞铁牛》课堂实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捞铁牛》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