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1-1-22 11:07:02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实录

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学谢智华
师(满怀激情地):同学们,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策之言。几乎每篇文言文的学习都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人生的真谛。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文言文。只不过,今天我们是要从中考的角度来看它,为了取得中考的最终胜利,我们必须要打好文言文阅读这场小战役。要打好文言文阅读这场战役,熟悉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及题型,明确复习方向就显得很重要了。
师:请同学们拿出印有03、04、05、06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资料。这份资料课前已请同学们做好并根据印发答案订正好,你们完成了吗?
生(齐答):完成了。
师:好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你做过的这份试卷来讨论、归纳一下中考文言文阅读有哪几类题型。(师板书:文言文阅读   题型)
师:中考文言文的第一类题型是?
生(齐答):解释词语。(师板书:解释词语)
师:第二类呢?
生(齐答):翻译句子。(师板书:翻译句子)
师:第三类有点难概括吧?
(一生插入:课文分析。)
师:恩,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文意分析题。(师板书:文意分析)那第四类呢?
(学生思考,小声讨论)
一生说:课外文言文阅读。
教师启发:是吧。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种题型的特殊性?它和我们学过的课文联系得还是很紧密的,我们就姑且称它为拓展延伸题吧。(师板书: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常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四种类型我们已经归纳出来了,就像射箭我们已找到了靶心。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一起来寻找相应的、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了。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针对四种题型找出你们认为最科学最有效的复习策略或答题技巧。讨论时,每小组推派一名同学执笔记录,再派一名同学作主发言人,时间十分钟左右。
(学生四人一组展开活动,教师巡回,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十分钟后)
师:我看见刚才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讨论,而且讨论得相当热烈,想必同学们已找到了很多金点子,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先看第一类,针对这一类题型,你们找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生1:熟悉课文,在句子里面解释这个词的意思。
生2:多读多背。
生3:遇到陌生的词,可把一个字扩充为一个符合语境的词语。
师:同学们刚才讲得都很好。对于重点字词,我们首先要紧扣注释,认真识记。(板书:紧扣注释,认真识记)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03-06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一共考了16个词语的理解,其中有14个能从课文下面的注释里找到,(学生翻看中考卷,教师略做强调)可见熟悉注释是个不错的方法。当然,解释词语时别忘了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另外,老师建议你们对实词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做个分类整理。(投影显示,教师讲解 ,学生跟着一起说)
(1)实词:
通假字      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一词多义   
如:      朝服衣冠 (早晨)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
古今异义    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品德恶劣)
词类活用    如:公将鼓之      (名作动,击鼓)
师: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同学们可以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每人整理其中一类,最后实现资源共享。
师:同学们又是如何来应对句子翻译的呢?
生4:抓住关键词。
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看一下2006年的19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到题目的评分标准?
(生翻看试卷,小声地说:“虽”、“安”、“毒”等关键词,译错2个扣1分。)
师:对呀,可见,抓住关键词翻译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还有吗?
生5:如果逐字逐句翻译不通,就要稍加添改 ,直至流畅为止。
生6:重点句子背下来。
师:背当然是一个办法,但可能不是最科学的方法。其实,句子翻译也是有一定的诀窍的,大家一起看大屏幕(投影显示,教师讲解)
(2)翻译句子: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原则:信——忠于原文
达——语意流畅
雅——文辞优美
方法:
对: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 例:《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就可以翻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共2页,当前第1页12[*]《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实录
留:人名、地名、官名、器物名、书名、国号、年代和朝代等专有名词。还是刚才那个例子,我们就保留了“十年春”这个时间名词。
增:补出省略成分。例:《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我们就应该把句子补充成:“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 (鼓)而(气)竭”后翻译。请生7翻译。
生7: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删:无实义的虚词。例:《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就可以不译。
    调:调整特殊语序。例《曹刿论战》中“战于长勺”就应调整为“于长勺战”后译。
师:翻译句子的五字法同学们有没有记住?请响亮地齐声说一遍。
生(齐声):对、留、增、删、调。
师:第三类题型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那么,同学们针对这种题型都找到了哪些“必杀技“呢?
生8:熟悉课文。
生9:能大致了解写作背景、文章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方法等。
师: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老师想再补充一点自己在解答这种题型时的一点心得,请看大屏幕。(投影显示,教师讲解)
(3)文意分析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明确指向
             整体把握,上下推导            (板书:明确指向,上下推导)
             斟词酌句,表达完整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看清题目有几问,分别问了什么,有无特殊要求。例:2006年中考卷的20题,这里显然是两问,问蒋氏的两次“戚”和作者的两次“悲”的原因;特殊要求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要求看清后,我们再结合语境,到上下文中寻找答案,经过搜索,我们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我们再把答案稍作整理,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即可。
师:问言文四大中考题型我们已攻克了三类,剩下最后一类我们一起再来研究研究,看能不能一举攻破?
生10:注重平时积累,同时结合课文,增加课外积累。
师:确实,要做好拓展延伸题,应以课文为范例,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巧妙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投影展示)
(4)拓展延伸
答题技巧:通读材料,整体感知;    (板书:迁移拓展,灵活运用)
迁移拓展,灵活运用。
师:讨论完四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我看同学们都有点跃跃欲试了。下面我们就来练练兵, 请同学们根据中考题型就《出师表》出一套题 。(教师分发资料,学生动笔出题,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8分钟后)
师:大家完成得差不多了吧?请把你的作业放到展台上。
(投影一生作业,师生共同点评。学生作业见附录)
2、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用自己的智慧栽种了一棵知识之树,还要把这种方法带到今后的学习中去,让它们长成一片森林,我们的大脑将会更加充实、心灵将不再荒芜。
附: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附:学生出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 由是感激( )
   ③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④ 后值倾覆(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 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4.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共2页,当前第2页12[*]《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实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