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哈哈达人 发表于 2021-1-20 17:53:23

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

—— 听郑契丹老师音乐展示课《音乐与足球》想到的
                        嵊州市城关中学   王 智 英
    内容摘要: 时常的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们音乐在听什么都不知道的,听不懂。此时,我的内心只能是一揪,其实我也在努力啊!有幸听了新课程展示课,我回来后思索了几日,竟悟出了点滴,就是如何来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愉快地接受音乐,享受音乐,从三点展开:
1、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涵,让音乐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2、教师要注重结合相关学科,让音乐更走近学生的生活
3、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让音乐更接近学生的思维
关 键 词: 拉近音乐学生距离
正   文 :
教育在改革,观念要跟上,课改在实践,经验要总结。11月26日,我有幸去绍兴参加了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巡礼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课题是《音乐与足球》。我认为这节课真正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让我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新课程理念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也为我指明了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的大方向。下面就这节课后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涵,让音乐更贴近学生的心灵
这节课的内容来自七年级十三册的选用歌曲《飞吧,足球》,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怎样让学生去理解和喜欢唱这首歌呢,我觉得郑老师的设想非常的巧妙而大胆,能围绕着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热衷足球而展开教学。
她首先让学生看相应的画面欣赏《足球》,问听到、看到、想到了什么?学生几乎个个能跟唱几句,场面也非常熟悉,所以学生反应热烈,一下子进入了状态。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歌声来唱最熟悉的一、二两乐句歌词(1=C-E),再跟着原唱拍拍唱唱,在不知不觉中学生饶有兴趣的完成了发声练习。紧接着她又让学生观看了世界各国的球场、球迷、球星们,观看球赛现场时师问这样的气氛用什么呐喊最好?生齐声说用歌声,师马上放歌声配合,同时播放观众场面,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足球场,自然地导出了课题《音乐与足球》。接着师又说咱们用自己的歌声为足球队加油,利用画布展示导出了一系列的视唱和难点的解决,结合足球运动的特点,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将乐理知识和作者创作意图解释得通俗易懂。如谱中的1和2通过反复吟唱,体会到了同音反复及重音记号与升记号说明了球在飞滚;3和4的前半拍休止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能说是要进球了,而3旋律的下行说明了球未进,所以反复记号是表示再努力,4旋律的上行则是球进了。这样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始终兴趣昂然,能放声高歌。
                                           旋律上行,球进了
   >         >             #         #         4、 0 5 6| 71| 2 1. |1 - ||
1、 4.444 | 4 .444 | 2、4.444 | 4.444 |
                                                   3、 0 5 6| 54| 3 1. |1 - :||
                                                   旋律下行,足球没有进,再努力
为了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歌曲,师轻声的放着歌曲范唱,列举了各代球王和各国球星,并抢答各国球员的名字,最后在画布上让学生根据踢球的姿势将中国球员图片和外国球员图片贴上去,设计成拼搏的足球赛场面,并唱着《飞吧,足球》为球队鼓掌加油。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唱出了他们的真情,真如歌词所说的希翼和期盼中国足球队能飞向全球。 共2页,当前第1页12[*]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
因此,一首好的歌曲总是贴近学生的心灵,表达学生的心声: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挚热的情怀。这种立意和情境之美对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使之心灵萌发美的种子。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精选音乐教材,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的内涵,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让音乐更贴近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
二、教师要注重结合相关学科,让音乐更走近学生的生活
“提倡学科综合”是音乐新理念之一。它要求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的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与相关文化的延展,体现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足球是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如今的中学生极大部分都十分的热衷,如师在列举世界各代球王和各国球星,尤其是让他们看各国球员形象说出名字时,我真的是大吃一惊,自愧不如,学生居然都能说上他们的姓名。但是学生或许知道与会唱几首有关足球的歌,却不一定知道音乐是如何渗透到足球中去的。郑老师她就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拓展了许多与本课歌曲相关的足球歌曲让学生欣赏,利用学生对足球这一兴奋点架起了音乐与体育艺术之桥,丰富教学内容,扩充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如: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欣赏著名的世界足球赛主题歌《足球》,领略音乐中有足球声、欢呼声、鼓励声、呐喊声等与足球运动相关;分析《飞吧,足球》的创作意图让学生知道足球滚动、踢球节奏等与旋律进行和音乐节奏的关系;初步学会歌曲后,师生共同列举和欣赏分析了有关足球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和演唱者,有温柔的、激情的、疯狂的等,让学生明白了球员的各种情绪都可以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来表达。
因此,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把音乐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音乐课的延展。
三、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让音乐更接近学生的思维
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过:“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意境对学生很重要。教师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制作课件,运用录象投影等使声像结合,来创设教学意境,使学生的思维更接近音乐,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多媒体在这节课中充分展示了它的优势和魅力。比如让学生领略到各国的球场、球迷、球员等真正的风采时,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播放音乐《足球》时,出现了比赛现场的画面,使学生直接感知到了音乐的气氛和描写的内容的一致;在欣赏不同风格足球音乐的同时,选用了不同情绪的画面,让音乐与动态画面配合比较的效果,给学生最为直接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了音乐的情绪。这样通过多媒体沟通了抽象的音乐语言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增强了感染效果。
当然任何一堂课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本堂课也是如此,比如学生可能由于拘束没有真正的动起来,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等,这正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使我们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共2页,当前第2页12[*]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